03.04 為什麼科學家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

愛好養豬仔


種群是進化的最小單位。進化是一種過程,發生在長時間的適應過程中,通過種群的繁衍,適應性基因在後代中的複製擴散。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一種常見方式:河流,山脈,大陸漂移,生物遷移,曾經的連續種群被分成兩個或更小的種群。物種形成開始是因為種群被地理隔離阻止了雜交繁殖。兩個種群之間的棲息地,導致無法彼此交配。

關於為什麼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很顯然,由於全球化,整個人類都可以自由交配繁衍,不存在一個與世隔離的群體,不存在單獨進化的可能性,因此基本上整個人類已經構成了一個物種進化單位。

第二,目前證據顯示整個人類走出非洲不到10萬年,雖然遷徙到世界各地會產生地理隔離,但是10萬年時間的時間尺度對於進化而言太短,不足以產生與10萬年前人類區別明顯的亞種,因此實際上跟10萬年前是同種,都是現代智人。當然,世界各地的人類都各自在進化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代智人遷徙到各地之後為了適應當地環境產生的膚色變化。

第三,隨著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監測種群進化的本質——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來觀察物種時候在進化。事實是,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在不斷地進化,但是,在那些跟細菌不一樣快速存活和死亡的物種中,很難看到這個過程。去年, PLOS Biology上發表 的一項大型基因研究就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通過觀察21.5萬人的DNA追蹤了800萬個基因突變,就證實了一些基因的基因頻率在不同年齡段人之間發生了變化。

細菌因為繁殖迅速可以使適應性基因通過分裂繁殖在種群中迅速擴散(上圖)

最後,麻煩大家把進化生物學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區分開來,現代進化生物學是多學科交叉的具有無數證據(從種群遺傳學到DNA蛋白質生物分子進化)支持的研究生物進化的學科,與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並駕齊驅。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不意味著就知道了生物進化,就像知道E=mc²並不意味著知道相對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