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雖然本質上名創優品是一個十元店,但是憑藉著獨樹一幟的日式簡約風格在傳統零售行業都遭到巨大沖擊的今天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很多人以為名創優品是一家日本企業,其實並不是的,這是一家徹頭徹尾的中國企業。名創優品的老闆葉國富,做小飾品實體店出身,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將一家十元店開到了全世界。

很多模仿名創優品的營銷模式以及產品風格的店鋪,也從側面印證了名創優品的成功。

在傳統零售行業很不景氣的情況下,名創優品為何能在其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名創優品商業模式解析

成立時間:2014年

1、目標用戶

18-28歲年輕人,28歲以上的人一般很難做出改變,不是目標消費者。

2、商品

新產品先小批量試產,投放到若干店鋪進行為期一週的試銷,決定是否大規模推向市場。達不到預期的產品,開會決定是否淘汰,或者進一步優化完善。

3、價格

“10元黃金價位”背後:讓對手無法競爭的商業模式。

從品質與價格的落差構成了競爭優勢,使之超越了傳統的“1美元店”、“10元店”、“百元店”,獲得快速增長的動能。

4、供應鏈

與ODM和SPA非常相似,同樣是找代工廠加工,但代工廠的標準都較高。比如刀叉,名創優品賣的是15元兩個,雖然便宜,但60道工序一點都不差,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名創優品都會把這個產品從頭做一遍,名創優品對供應鏈品質的要求非常嚴格。

商品直採:一間名創優品店約有3000種商品,絕大部分從800多家中國工廠中直接訂製採購,因此能夠保證價格上的優勢。這些工廠幾乎全部為外銷企業,80%在珠三角和長三角。

設計管控:控制了商品的設計核心力,除了食品外,全部使用MINISO(名創優品)的品牌,由此掌握了商品的定價權。

快速流轉:一般百貨店的商品流轉時間為三到四個月,名創優品可以做到21天,對所有商品的動銷速度進行大數據管理,提高資金和銷售的效率。

帶資加盟:實行投資加盟,由投資人租下並裝修店鋪,名創優品進行統一的配貨銷售管理,投資人參與營業額分成,提高了開店的速度。

全球思維:全球輸出日本設計,無縫對接全球採購戰略,在售產品中有20%國外採購,與此同時店鋪佈局也逐步走向國際化,從東京、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開始輻射全球。

粉絲運營:通過“掃描微信號即可免費贈送購物袋”的辦法,快速積累粉絲,用戶超過800萬,為互動營銷創造了可能性。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5、盈利模式:招商加盟模式

開設名創優品店鋪,有兩種合作形式,一個是與名創優品總部1:1投資,共擔風險,共享利潤。另一個就是“投資型加盟”。名創優品的加盟政策是“品牌使用費+貨品保證金制度+次日分賬”。

(1)加盟商

付出:掛牌費8萬,貨品保證金75萬(擁有從供應商處進貨的啟動資金),店鋪租金、人工、電費、工商及稅收等雜費自理,還有門店的裝修、貨櫃貨架等--初期投入累計成本近200萬。這些都是剛性成本。

得到:每天營業額的38%(食品33%),次日轉入賬戶。

(2)總部

付出:初期0投,提供品牌特許使用權、門店設計裝修、供貨及日常運營等。近似零成本投入。

得到:每天營業額的62%(食品67%)。高收益回報。

商品研發製造出來之後,通過加盟商賣給消費者,加盟商提出銷售額的38%作為收益之後,每件商品留給名創優品總部的只有8個點的利潤率。從這個角度來看,名創優品本質上是一家B2B企業,門店數越多,銷售額越大,總部也賺得越多。

由此也可以看出,名創優品正在以輕資產的模式運作,它將設計、研發、供應鏈掌握在手中,而將門店租金、裝修等“重”投入交給加盟商,從而減輕總部負擔,使得其快速奔跑。

一方面,商品中心的買手以年輕女性為主,基本為一線消費者。更容易從消費者的角度開發商品。這屬於定性分析。

另一方面,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大數據平臺為定量分析消費者需求創造了可能。哪一家門店銷量多少、什麼樣的產品賣的好,第二天馬上就有數據反饋,剖析消費者需求。更精準的開發,意味著更少的偏差、更少的投資失誤,以及更高效的盈利水平。

全球擁有1400多家供應商,擁有18座大型配送中心,物流系統和高效的自動倉儲設備保證每家店每個月都能有新商品補充。

(3)用戶

現在企業的重心已經從過去的經營企業、經營產品轉向經營客戶,一切以客戶需求和體驗為中心。

名創優品有一套“顧客表情指數理論”,顧客結賬後從收銀臺到店門口的幾步之內,面部表情說明了這次購物的一切——顧客開開心心的結賬離開,表明這是一次滿意的購物;如果面無表情或悶悶不樂,那麼一定有某個環節出了差錯。

不設導購,但是卻要求店員在必要的時候出現在顧客面前,解答一切關於產品的問題。不設防損員,沒有令人不自在的掃視的目光,卻可以將損耗控制在0.5%以內。名創的收銀員必須在最後一名排隊的顧客失去耐心前完成結賬。

名創優品的價值體現

名創優品在2015年實現了銷售額50億元,當時預計2016年將實現100億元銷售額。

在隨後的幾年,名創優品每年的門店數、營收、員工人數都在不斷擴張,年會的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等到2019年1月的時候,這家公司年會的地點已經從廣州體育館換到了場館更新、面積更大的保利世貿博覽館。

名創優品的狂飆猛進是“十元店”生活百貨品牌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與名創優品的高調不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十元店”品牌增長速度也十分驚人,但他們選擇了悶聲發大財。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以一家名為“三福時尚”(SanFu)的品牌為例,這個總部位於自福建省福州市的快時尚品牌在2018年全國門店達到900家左右,除了西藏之外,國內各個城市都已經開設了門店,營收也過百億了。

然而對於一線城市的精英來說,幾乎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三福”這個頗為“土氣”的品牌。

一線城市不是三福時尚這樣的品牌的主打市場。目前三福在北京和上海的佈局還比較少,目前北京只有兩家店,而且都在南四環外。

另外一個原因是,包括名創優品等品牌也很少做推廣,獲客更多的是靠口口相傳,靠高密度的門店展示,而很少會做廣告。

相比進入一線城市,“十元店”品牌們還是更願意深耕二、三線城市。目前三福時尚在北方的重心就是河北、東北和陝甘寧一帶,主要是進行市一級城市的佈局。主打大飾品和生活百貨類的“十元店”積極佈局的背後,是二、三線市場的需求的不斷爆發。

近年來,市場價值被挖掘出來後,一些“十元店”品牌也開始受到資本的青睞。2018年9月,名創優品宣佈與騰訊、高瓴資本簽署關於合共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協議,這也是名創優品自2013年創立五年來首次引入外部資本。幾乎同時,京東旗下的京東到家也宣佈與名創優品展開戰略合作,二者合作的門店數量將達到800家。

融資完成後,2019年1月,名創優品喊出了“百國千億萬店”的中期目標,即到2022年實現進駐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門店數量達到10000家,且營收超過1000億元。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據名創優品官網顯示,MINISO名創優品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和中國企業家葉國富於2013年在東京共同創辦,並於同年9月進駐中國,自2015年起開拓國際市場,五年時間全球開店3500多家。目前,名創優品已與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阿聯酋、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澳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合作,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

如今,隨著各大電商的快速擴張,在夾縫中生存的實體零售幾近蕭條。不過,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十元店”卻出人意料的逆勢生長,6年間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600多家門店。

名創優品的爆紅邏輯

名創優品之所以能夠爆紅,並非是其創始人葉國富編織的出口轉內銷的營銷故事,即聯合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在東京共同創辦的日本設計師品牌。

客觀來說,名創優品能夠做到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並實現不錯的顏值與效率,最核心的便是其供應鏈體系。

與網易嚴選的ODM模式相似,名創優品也是找代工廠加工,比如做香水就是找香奈兒的代工工廠奇華頓,做眼線筆找的是迪奧的工廠瑩特麗。

另外,與傳統的十元店相比,名創優品在店鋪裝修、貨品陳列等方面都模仿了無印良品,而在低價之外,龐大的SKU和快速的更新頻率也是名創優品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在選址方面,名創優品則反其道而行之,代表品牌形象的大店往往選擇城市人流大的繁華地段,這些門店的價值既在於賺錢,又適合品牌營銷;而在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名創優品優惠選擇與屈臣氏這樣快消店做鄰居。

名創優品的策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眾對“十元店”的印象,並在擁擠的消費升級賽道外,走了一條消費降級的實體連鎖之路。

名創優品在過去短短數年就創造了國內實體零售商業的奇蹟,追根究底就是其商業模式及供應鏈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