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蠶豆如何種植才高產?

農村小記錄


蠶豆,也叫羅漢豆或胡豆,大部分人種植蠶豆都比較多粗放,所以在產量和品質上都不高。要想提高蠶豆的產量,一方面需要認真做好生長期內的各項播種管理,另一方面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提高產量的田間管理小竅門。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高蠶豆產量的種植管理方法。

一、蠶豆選擇什麼樣的品種最好?

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特性,在選擇品種時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建議首選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性強、抗逆性好、抗旱性佳且籽粒飽滿充實、個頭均勻、顏色一致、無任病蟲害、無任何機械損傷、無任何受潮黴變的優良品種,同時建議大家一定不要使用品種退化的老種或自留種,否則無法獲得優質高產。

為了防止蠶豆苗期遭受病蟲害的侵害,在蠶豆種子選好後、播種前,提前1-2天曬種,播種時建議使用多菌靈、辛硫磷或鉬氨酸等進行拌種包衣,以此來隔離土壤中的病蟲害。

二、蠶豆在什麼樣的地塊上種植最好?

蠶豆最適合在20度左右的溫涼溼潤環境中生長,它喜水但不耐澇,同時在耐熱、耐高溫、耐旱性上也比較差,所以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山區種植比較好。

此外,對於蠶豆的種植地來說,選擇土層肥厚、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性較好的土壤,種植前應當把地塊進行精細化平整,做到墒面平整、上松下實。同時,蠶豆應當避免連茬種植,前茬作物以馬鈴薯、莜麥、胡麻等為佳,或者與小麥、油菜等作物進行2-3年的輪茬。

三、蠶豆如何播種管理增產效果好?

1、蠶豆的最佳播種時機

蠶豆的生長期比較長,在氣候條件和墒情環境較好的情況下,最好儘量早播早種,這樣有利早發芽出苗、早開花早結莢,同時還有利於蠶豆免收秋霜凍害、達到早熟早收的目的。

一般來說,北方春種蠶豆比較適合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前後播種,南方秋播蠶豆比較適合在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播種,由於南北地區差異以及地勢海拔高低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地方的最佳播種時間略有不同,但是我們可以從土壤溫度上來判斷最佳種植時間——當連續3-5天內表土下5-10公分的土壤溫度持續穩定在10度以上時,便可以進行蠶豆的種植,播種過早、土溫低,會嚴重影響蠶豆播種後的發芽出苗率。

2、蠶豆的最佳播種方法

蠶豆的種植方法多為條播或點播,播種深度掌握在3-5公分左右,每穴2粒種,株行距建議掌握在20公分X25-30公分左右,每畝用種量6-10公斤左右,每畝留苗數可以掌握在5000-8000株左右。

在土壤肥厚、墒情好、地力高的地塊以及大粒品種,建議適當稀播;土壤貧瘠、墒情差、肥力差的地塊以及小粒品種,建議適當密播。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夠使蠶豆後期更加優質高產。

3、蠶豆的最佳施肥方法

蠶豆的畝產量高、養分需求量大,基肥不僅要施足,而且還要搭配合理。在基肥使用上,首推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法,其次建議按照每畝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20-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氮肥3-5公斤做底肥;在蠶豆初花期時,建議按照每畝腐熟人畜糞尿500-800公斤或氮肥5-8公斤進行追肥。

當然了肥料使用不是越多越好,具體用量要結合種植地的肥力高低以及作物長勢情況靈活決定。

4、蠶豆的苗期管理

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蠶豆5-7天后就可破土出苗,出苗後要及時巡查田間,進行移密補稀;在齊苗後到顯蕾前,可以分2-3次做好間苗與留苗管理(間密苗、間弱苗、間病苗、間空枝,留稀苗、留壯苗、留健苗、留莢枝)。

5、蠶豆的花莢期管理

建議在花期和結莢期時,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0.1-0.15%的鉬氨酸溶液、0.2-0.3%硼砂或硼酸溶液以及硫酸鎂、硫酸鋅溶液,連噴2-3次,每隔7-10天噴施1次,以此預防植株早衰脫肥、延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蠶豆更好的開花結莢,同時飽實籽粒、提高粒重。 缺肥或長勢弱的地塊,可以搭配0.5%的尿素一起噴施。

6、蠶豆的整枝控旺管理

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蠶豆植株容易發生旺長而減產的問題,為此應當強化蠶豆生長期內的整枝、控旺管理。

建議在蠶豆長到第3片真葉完全展開後,及時掐掉幼苗主莖心葉、促使萌發多個健壯分枝,對於植株上的無頭枝、病弱枝、晚發枝、無花無莢空枝,也要及時摘除,最後等到植株中部開花、下部結莢時對蠶豆主莖進行打頂摘心(摘除頂部1心1葉),以此來控制旺長、預防倒伏、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促進蠶豆更多的開花結莢、提高籽粒飽實度和單重。除了以上控旺方法外,也可以在使用矮壯素、助壯素、烯效唑、多效唑等藥物進行化控。

除此之外,在蠶豆進入到開花結莢期時,應當保證水分充足、土壤溼潤,但不可澆水過多或過大或過旱,否則容易導致蠶豆大量落花落莢、籽粒發育不飽滿。蠶豆花莢期澆水建議分兩次進行,在顯蕾開花期澆水1次,在結莢期澆水1次。

7、蠶豆的中耕管理

中耕能夠疏鬆土壤、提高墒情、促進根系發育,有利於蠶豆健壯生長、增加後期產量。蠶豆一般在植株封行前進行2-3次,苗期時可以結合除草培土進行2次,然後在開花前再進行1次。

8、其他管理

蠶豆生長期內容易遭受赤斑病(防治藥物波爾多液、多菌靈等)、鏽病(防治藥物粉鏽寧等)、枯萎病(防治藥物甲基託布津、多菌靈等)、蚜蟲(防治藥物吡蟲啉、抗蚜威等).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蠶豆是個好東西,它既可以做蔬菜,也可以做糧食。因為營養比較豐富,倍受大家的喜歡與青睞。

如此受歡迎的吞豆在種植過程中,怎麼樣才能高產,聽我慢慢和你說道。

選擇一個好地方,種植蠶豆。

種植蠶豆需要選擇一個土壤肥沃的地方,並且通風良好,為以後的蠶豆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在蠶豆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做好各個階段的施肥工作。俗話說的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蠶豆的施肥原則是:適量施氮,增施磷、鉀肥。

蠶豆種植前做好土壤喂肥。在種植蠶豆之前,土壤裡可以增加一些消毒的藥物,也可以增加農家肥、複合肥、有機肥、草木灰。如此一來,土壤疏鬆,非常有營養,有利蠶豆的前期生長,便於根系扎入泥土。

種植蠶豆,可以帶著肥料和藥物一起種下去。它們能夠保護種子在土壤裡萌芽,遠離疾病和蟲害,有利於旺盛生長。

蠶豆秧苗期間,施上磷酸氨。它們能夠保證蠶豆的根系強力生長,莖和杆能夠強勢生長,為增產打下身體基礎。

開花期間,增加一段肥料。這個時候,你要是加了肥料,花朵開得豔,時間很長,增強坐果率,讓豆莢增加,這也是增產的關鍵期。

結豆莢的時候,施肥是最重要的。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鉀肥,磷肥,氮肥,這樣就可以讓蠶豆的籽粒更加飽滿,讓豆莢長大個,達到增產的效果。此間,莖稈筆直,葉子青綠,具有良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蠶豆這個時候,只有長得足夠旺盛,才可以產量增加,提升豆莢的總質量。

澆水管理。

每次施肥後,最好都要進行澆水管理。這樣能夠讓肥料更好的溶入土壤中,便於蠶豆的吸收和生長。遇見雨水較多的季節,做好排澇工作,避免腐爛減產,保證旱澇豐收。

搭架管理。

為蠶豆生長提供有利的生存環境,讓它們沿著架子健康生長,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享受通風良好的待遇,不僅增加葉綠素,還可以增加鈣質,減少落花與落果現象,保證產量穩定。

做好病蟲害的防護工作。

發現有蠶豆有異常現象,落花落果,及時查找原因,進行防範,做好相關措施整頓。蠶豆種植常見病害有鏽病、赤枯病、枯萎病,也會有蚜蟲等,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打藥,最少範圍內減少產量。

抓住以上幾個關鍵問題,肯定會讓蠶豆高產。

我是毅語驚人,希望我的解答能夠讓您滿意,關注我的頭條號,有更多的幸福和驚喜等著你們。


毅語驚人


我們這兒,把蠶豆叫豌豆,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老話“豌豆背時於稀飯,曹操背時於蔣幹。”拿小小的豌豆,與著名的三國人物曹操相提並論,可見人們對豌豆的喜愛。

既然蠶豆於我們的生活不可或缺,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把它種好,爭取高產穩產。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種植蠶豆時,應該注意的幾點事項。

1少施氮肥。蠶豆和所有的豆科作物一樣,自帶根瘤菌,能固氮,無需再施氮肥。除非你的田塊特別貪瘠,土層薄,性硬,那樣都只能撒一點,提一下苗。如果是非常肥沃的田塊,連磷肥和鉀肥都不用施,最好白田下籽。
2別連作。蠶豆最怕重田,重茬種植的蠶豆,從很小就開始發病,今天這裡蔫1根,明天那兒又枯2棵。開始是東1片西1片,到最後就成片成塊的萎縮落葉,直至全部枯死。

3植株別太密。蠶豆的發蔸率很強,1粒蠶豆種,可以叢生4一5根蠶豆苗。若是1穴種3一4粒種,隨便生出來都是10幾根。蠶豆苗太密集,相互擠成團,大風吹過,容易成片倒狀,折莖斷根。別說產裡,連命都難保。

4適時打頂。蠶豆開花,也象芝麻開花一樣,是1節節朝上開的。底下在結莢,說不定頂頭還含苞未放。:當蠶豆的花謝上頂時,就可以掐掉頂心
這樣最後開的花,都能結莢成熟,若是不打頂,最上面的幾朵花,就不會結莢,既便結了莢,也不會壓米。

蠶豆不是主食,都種得很少,但幾乎每家都會種上一些,在種植的時候,只要注意以上幾點,蠶豆的產量一定不會差。

蠶豆性平,主利腸胃排洩,能調和五臟六腑。有便秘,或者經常性拉肚子的,平常多吃蠶豆,可以慢慢調理過來。

這是村婦瓊姑,多年的種植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村婦瓊姑


大家好,我是大棚妹。蠶豆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蠶豆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是不錯的保健食品。據專家介紹,常吃蠶豆能增強記憶,有健腦的作用。蠶豆中的蛋白質不含膽固醇等。總之蠶豆營養豐富,是人們喜食的一種豆類蔬菜。

因此種植栽培蠶豆不失為一種增收的好項目。怎樣才能使蠶豆鬥獲得高產呢?。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限制蠶豆高產的因素有多種,但是蠶豆倒伏是最棘手的問題。甭管蠶豆生長有多好,一旦倒伏後對產量品質影響最大。要解決倒伏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增施磷鉀肥,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蠶豆和大豆一樣具有先天性固氮的本領,根瘤菌。據測算每生產一百公斤蠶豆需要五氧化二磷2公斤,氧化鉀5公斤,因此要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於初花期每畝施用硫酸鉀五公斤。結莢期每畝施用過磷酸鈣10~15公斤撒施於根部。

第二,順壟復土開溝,防倒伏,一般苗期不用澆水。但花莢期需水量較多,應順溝澆小水。

第三,整枝,主莖葉長到3~4片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端的一到二片葉,開春後打去無效分枝,應選晴天,利於傷口癒合。

第四,病蟲害防治,蠶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鏽病、根腐病、蠶豆蚜蟲和斑潛蠅。一般用噻蟲嗪加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倍+蘇雲金桿菌20毫升+敵殺死一隻按說明防治1~2次,

第五,對於生長過旺的蠶豆要噴灑40PPM的助壯素控制株高。促使莖粗壯,提高抗倒的能力。

能做到這幾點,我相信蠶豆高產不在話下,希望能給種蠶豆的朋友帶來效益!





香瓜之鄉大棚妹


蠶豆的籽粒營養豐富,是餐桌上的美味蔬菜。在蠶豆種植過程中,需要對種植方式、種植密度等多個方面加強管理,才能提高產量。

首先,適期播種,蠶豆發芽的最低溫度為3-4℃,而幼苗期抗寒能力比較弱,所以播種要掌握好時期,一般在10月中旬播種。種植的田塊宜間歇性輪茬種植,也可與馬鈴薯、青玉米等套種,能大幅度提升蠶豆的產量。

第二,選好品種,一般選莢形大、商品性好、食味好及產量較好的品種,播種前要曬種2-3天,播種前用根瘤菌接種,可提高產量。

第三,科學水肥管理,蠶豆需肥量較多,基肥宜用氮磷鉀複合肥,可用蠶豆專用肥作基肥,按照20=25公斤/畝施用,在蠶豆開花的初始階段,要施花莢肥,可選濃度比較高的復混肥,在開花盛期噴施1-2次硼肥,有利於結莢。蠶豆喜溼潤怕澇,苗期需水少,花莢期對水分需求較大,在始花期、始莢期、鼓粒期澆1次水。

第四,整枝打頂,適時化控,蠶豆要進行合理整枝,控制蠶豆分枝密度,主要去掉弱枝、病枝和遲發枝;摘除頂心,頂部的花莢少,易脫落,若不及時摘心,營養物質向上運輸,影響下部莢果發育,會降低結實率。化控在開花的初期進行,一般噴施15%多效唑25克/畝為宜。

第五,防治病蟲害,蠶豆易感赤斑病、鏽病及枯萎病,蟲害以蚜蟲為主,可選用多菌靈、代森錳鋅、苯甲·嘧菌酯等藥防治病害,蚜蟲可選用啶蟲脒、吡蚜酮等藥。

最後,適時採收,在蠶豆外表比較新鮮嫩綠時,一般在籽粒飽滿、呈白綠色時進行採收。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一般,北方地區種植時間,一般在3~4月間,氣溫穩定在0-5度,白天化凍晚上封凍,土壤解凍12-14公分時即可播種。在南方,一般是當年10~11月種植,經過越冬第2年的4,5月份收穫。

1,整地,蠶豆耐旱和耐澇性均不佳,在地下水位較高的田地裡種植,最好是進行起壟栽培,整地時,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45%控釋肥40~60公斤,起高壟,壟溝深,要以遇澇能排出積水為宜,遇旱能澆水。最好是不要連續重茬種植,連續重茬種植,會導致病蟲害多發。

2,播種前處理蠶豆種子,為了一播全苗,苗齊苗壯,將種子進行篩選,選擇籽粒飽滿,色澤新鮮無黴變,蟲蛀破損,粒大無皺皮,符合某個蠶豆品種的特徵等。在播種前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兩天,打破種子休眠期。曬種時要注意,不要放於水泥地面暴曬,防止因溫度過高,而造成發芽率降低。在播種前,將蠶豆種子用鉬酸銨拌種,然後加入福美雙種衣劑拌種。

3,蠶豆播種,蠶豆屬於喜光的農作物,通風透光性好,蠶豆的分枝生長能力強。最好採用大小壟栽培。一般每畝保苗1.5萬株左右,如果選擇的蠶豆品種,植株高大,分枝力強,同時,土壤肥沃,應適當的進行稀植,如果土壤肥力弱,選擇的蠶豆品種,屬於小棵型,應適當密植,增加畝數量,奪取高產。

4,蠶豆噴灑葉面肥與覆蓋,當蠶豆棵生長至10公分左右,可用0.3%磷酸二氫鉀+天達2116+氨基酸葉面肥,進行噴灑一遍,以利於培育壯苗。越冬的蠶豆,在壟間最好用有機肥覆蓋一層,或者用稻草覆蓋,有利於安全越冬。一般在蠶豆現蕾期與開花期,都要進行分別噴灑。

5,蠶豆保墒與澆水。在蠶豆進入開花期,及時進行劃鋤保墒,在蠶豆的現蕾期,也是需要水分較大的時期,應適當的進行澆水,保證水分供應,是高產必不可少的,有不少的地方,沒有灌溉條件,也要借下雨之後,及時的進行劃鋤保墒,儘量減少水分的蒸發。

6,蠶豆摘心,一般情況下,蠶豆不需要摘心,當雨水過於豐沛,容易引起蠶豆徒長,一般蠶豆有12層花序後進行摘除點心,這適用於小塊地,如果地塊較大,可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噴霧控制蠶豆的旺長。

7,蠶豆的蚜蟲防治,在蠶豆生長期間,由於氣溫較低,最容易發生的蟲害,一般是蚜蟲,在蚜蟲發生初期,可用抗蚜威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也可用吡蟲啉1500倍液進行噴霧,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木雨聽風


1、選種播種

選擇蠶豆種子的時候應該選擇產量高的,沒有病害的優良種子。在播種前要將土地深挖翻耕,讓土地變得鬆軟,這樣有利於根擴展發芽形成跟根瘤,再利用根瘤菌接種可以提高產量。可使用土壤接種的方法在種過蠶豆的土壤中取大約100斤的土,在播種時灑在溝內。

2、苗期管理

在苗期的時候要注意苗情,要根據苗情的情況做出相應的控制方法。播種後要用土覆蓋,蓋上稻草維持溫溼度。在生長中期的時候就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了,對發病的植株進行處理,將病殘體與雜草清除,集中銷燬。噴灑農藥進行病蟲鼠防治,控制好水分,整理枝苗。要保證植株的正常發育。後期保證植株對水分的需求,控制好密度,保持好地間的透風通光性。

3、追肥澆水

播種完後要及時澆灌,保持所需的水分,這樣可以促進早點發芽出苗。播種完後要將土壓實,防止長大後的植株出現倒伏現象。在長出幼葉時,可以是適當追施一些束小氮肥,在生長期間要分時間追施磷肥和鉀肥。結莢的時候要多施一些微量元素,可以減少掉花掉莢的現象,實現豐產。在初期的時候主要還是要保證排水與通風性,不然會引起花莢掉落,豆粒乾癟。

4、中耕整枝

在出苗後要及時檢查,如果發現了缺苗的情況要立即補種。在苗期時要經常中耕除草,將土拍實壓厚,防止出現倒伏現象。在開花期前後要多注意苗的分枝情況,蠶豆的分枝難以結莢,應該要切除多餘的分枝,為主幹多吸收養分,提高結果率,提高飽滿率。

5、適時採收

在採收蠶豆時,可以分批次進行,從下至上,大約一週一次。可以保存一些成熟的種子,在葉片掉落時



,摘取中下部分的豆莢,曬乾之後將豆莢剝開保存蠶豆。


東村祥子


5/6 分步閱讀

蠶豆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屬一年生草本,應選擇產量高,沒有病害的優良種子。

2/6

北方及西北地區的春蠶豆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中旬播種,南方地區的秋蠶豆在十月播種。

3/6

蠶豆是深根系作物,播種前進行精細整地可使土壤鬆軟有利於根系擴展和根瘤形成。

4/6

以農家肥為主,加草木灰,栽後一月左右和開花前各施一次肥。

5/6

蠶豆是需要水較多的作物,苗期葉片少、氣溫低一般不灌水,花莢期、現蕾期、鼓例期需充足水分。

6/6

蠶豆的種植期較長,當豆莢飽滿、豆粒充實時可以分批採收。


666不會飛的小魚


種植時間跟養料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