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發育遲緩?

諺檎ZgKt6463


發育遲緩主要體現在3種情況

1、語言發育遲緩

如何判斷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每個年齡都能夠表達出該年齡段該說的話或是該發出的聲音,如果不能,代表語言發育可能相對遲緩,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我們可以先檢查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孩子有沒有自閉傾向,如果有這兩方面原因,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2、智力發育遲緩

智力發育可以看寶寶在嬰兒期哺乳是否困難,是不是經常吐奶,超過9個月的寶寶能不能夠自主伸手拿東西,還可以觀察寶寶是不是經常性的目光呆滯,如果有這些情況,說明患有智力方面的疾病比較大,及時發現進行干預和訓練,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3、身體發育遲緩

身體方面家長們可以對照兒童的身體體重對照表來對照,看寶寶是否達標,如果低於最低標準,就要看是否餵養方式上出了問題,必要的話要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干預治療。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困惑。


孕嬰育兒經


以前我是一名幼師,班上的孩子我都平等對待,平時孩子們吃飯睡覺都很正常 直到有一天我們出去做早操需要重新排隊形,老師們給孩子們拍好了隊形告訴他們站在誰的後面要記住。讓他們現在就前後左右看看。然後我就下令解散,孩子們玩了一會我就說集合,按照做操的隊伍站好。小朋友們都迅速找自己的位置,有三個小孩沒找到位置,然後我就讓他們的夥伴幫他們找到了。之後我又訓練了幾次,總是有一個孩子找不到。後來另外一個老師告訴我這個孩子有點發育遲緩。我很吃驚,另外一位老師說他在治療中 ,長得很慢,大腦反映也跟不上大家。我覺得發育遲緩首先是不怎麼長個子,其次是大腦發育不全。如果採用比較適宜的康復治療孩子可能會有好的恢復,可能會趕上健康的孩子。所以對於輕度的發育遲緩的孩子要引起大家的關注。關愛這類人群。


Mr李子肉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的早期篩查:

  • 第一步:家長的細心觀察

  • 第二步:及時徵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比如:容易觀察到孩子肌張力的問題,這個在案例中也有體現。

△左邊是正常嬰兒,右邊是“肌張力低”的嬰兒,俗稱“Floppy Baby”(鬆軟兒)


1、身體發軟及自主運動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表現,在出生1~3個月就可發現,肌肉過分鬆弛,抬頭無意識,無力。


2、與1相反的情況就是肌張力亢進(孩子發硬,姿勢異常)

觀察依據

中國有句俗語:“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歲走”。可見,寶寶的運動發育遵循一定的順序和進程,是由一定的規律可循的。


兒童運動發育的程序性包括以下幾個規律:

1.頭尾發展律

兒童運動發育首先表現為頭的控制,然後是軀幹發育,最後是下肢的發育。即兒童粗大運動總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順序發育。

2.近側發展律

從軀幹開始,接近軀幹的肌群先發育,遠離軀幹的肢段動作後發育,如上肢發育沿著肩頭、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順序發育。

3.由粗大運動到精細運動

粗大運動先發育,精細運動後發育。

如3個月以前的嬰兒高興時出現“手舞足蹈”,4、5個月嬰兒取眼前玩具用整個手臂,6個月左右嬰兒可用拇指和其餘四指指端取物,9月嬰兒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後反

嬰兒手的運動表現為先抓後放,如6個月以後的嬰兒出現倒手,即把一個手的玩具換到另一個手中,此時兒童出現摔玩具現象;兒童先起坐是從坐位站起,後從立位坐下;兒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後向後退。


兒科醫生熊莉娜


認識孩子:第九個月

腦門逐漸閉合,來到人間。獨立行走、獨立思維,愛的溫暖☀️。

一、身體發育

1)身高體重: 孩子出生後8-10個月是生長髮育平緩的時期。身高男孩75.4釐米,女孩73.9釐米。

2)肢體能力:獨立行走。

3)常見疾病:

口瘡:嬰兒的口腔黏膜極其敏感矯能,如果吃了過熱、過硬的食物,或者大人在擦洗嬰兒口腔時用力過大,都可損傷口腔黏膜而引起發炎、潰爛。給孩子用溫開水漱口,不要給孩子吃過熱,有刺激性的東西。宜服用溫涼、富有營養的半流質或者流質飲食。重症口瘡患兒可能會發熱、煩躁等不適,父母應遵醫囑,給孩子吃藥、打針,對於高熱的孩子,及時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溫水擦浴、服用解熱止痛藥等。

皰疹性咽炎:夏初流行,患病的孩子會突然嘔吐,高熱39度左右,不想吃東西。咽喉上方有鐘乳石般倒垂著的東西,舌頭兩側有許多小水泡,水泡破裂後變成米粒大小的紅點,高熱持續1-5天后下降。有時候孩子手腳上長出大豆般的診(手足口病)。儘量給孩子喝白開水,吃清淡易消化的東西。如果孩子發熱,喂冷流食。

急性喉炎:聲音嘶啞。多見於6個月-3歲的嬰幼兒,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時候多會繼發急性咽喉炎,也可能是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或併發症。多給孩子喝白開水,飲食清淡,用淡鹽水給孩子漱口,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防止急性喉炎引起的鼻、喉、氣管、支氣管、肺、耳等併發感染。

4)飲食:斷母乳。孩子長出不少牙齒,大部分孩子吃食物時的吐舌反射喝乾嘔反應已經減輕或者徹底消失了。孩子能吃輔食。練習咀嚼有利於孩子胃腸功能的發育,有利於出牙,還有利於頭面部骨骼、肌肉的發育。餵食後加一些點心,早午飯中間增加餅乾,烤饅頭等固體食物,增加一些酥軟的手指狀食物,讓孩子磨牙,鍛鍊咀嚼和抓握感。

注意營養均衡,主食、蛋白質、澱粉、維生素、油脂等。儘量讓孩子接觸更多口味的食物。市場更新孩子的食譜,包括乳製品、穀類、各種蔬果、肉類等。

孩子一日三餐形成規律,可以在飲食中增加軟飯、肉(以瘦肉為主),也可以在粥或者麵條中加肉末、魚、蛋、碎菜、土豆、胡蘿蔔等,量比上個月增加。上午6:00餵奶,10:00可以交替喂稠粥、菜泥、蒸蛋。14:00可以交替餵養蛋糕、饅頭、麵包,18:00菜肉粥、清蒸魚肉,豆腐腦,22:00餵奶。

5)運動

獨立行走,訓練孩子從站立到坐下。孩子最早的畫畫。看動物畫冊,指餅乾。分類撿豆子。生活和鍛鍊能力的結合,其實是個很好的學習方式,既能學習技能,也能鍛鍊認知。

二、認知發展

1)語言能力:開始模仿別人的聲音,用動作代替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搖頭、拍手、再見,喊爸爸媽媽。

2)視覺能力:通過圖畫認識物體,圖畫書、圖畫玩具。認識直接的初步。因為視力提高,孩子也會察言觀色。

3)孩子動起來。知覺全面發育後,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萌生,孩子需要動。玩水。

4)扔東西是學習的過程。他會觀察物體的墜落軌道、方式,並注意不同的物體落地的聲音,他會逐漸發現物體之間的聯繫。不要放任孩子扔東西,要及時歸類和放回原位。

三、情緒/社會性

1)自我意識:增強。

2)恐懼情緒:由於孩子聽覺和視覺能力都有所提高。

更多信息,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春蠶媽媽👩,育兒是一生大事,一起探討!


春蠶媽媽


醫生:寶寶睡時的4個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娃全佔就偷偷樂吧


醫學上認為,人的醫生,大腦發育主要集中在3個黃金階段,其中,嬰幼兒階段是第一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幾乎佔據大腦發育的50%~60%,可以說是最重要、最頂峰的階段了。

因此,很多寶媽為了達成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從寶寶小時候就十分注重大腦的發育。但是大腦的發育又不像身高、體重這般明顯,寶寶嬰幼兒時期,除了吃就是睡,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大腦發育的好啊?

不過,寶媽們也不要完全沮喪,並非完全不能,兒科醫生曾說,寶寶幼兒時期,睡覺時若有這4個動作,說明小傢伙的大腦神經發育的很好,如果你家寶寶全都有,你就偷偷樂吧。

1. 睡時微笑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如果經常笑,在睡覺的時候,嘴角也是輕輕上揚的,那麼寶寶的智力發育不會很差的。這是因為“笑”是大腦神經與外界環境結合而成的產物,寶寶越是愛笑,不僅運氣不會差,智力發育也會更好一些。

2. 睡覺時有驚跳反射

驚跳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出生之後,隨著大腦機能的發育,加上外界環境的刺激,寶寶的各種感覺會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如果寶寶睡覺時經常出現雙臂伸直、手指張開、雙腿挺直等各種驚跳反射的時候,說明寶寶大腦正在迅速發育。

當然,這隻適用於寶寶出生6個月前的觀察,寶寶6個月後,還存在驚跳反射,家長就該小心了。

3. 經常翻身

寶寶小的時候,睡覺的姿勢大多是仰臥,如果發現自家寶寶總是嘗試著往兩側翻身,這說明寶寶的運動能力正在提高,大腦正嘗試著支配自己的身體,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種表現哦。

4. 抬腿砸床

很多寶媽看到孩子睡覺的時候,經常會將雙腿高高的抬起來,然後又重重的往下砸,總是擔心孩子發育不完全,骨骼較脆弱,會受到傷害,其實大可不必。

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寶寶睡覺的時候,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逐漸降低,運動神經依舊在悄悄活動所致。所以說,如果你家寶寶出現抬腿砸床的現象,說明大腦發育的不錯哦,不過寶寶週歲後,能夠站立、行走,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看到上面提到的4種行為,如果你家寶寶嬰幼兒時期出現過,哪怕是佔了2個,說明大腦發育很好,如果全都有,你就偷偷樂吧。

不過,家長想孩子大腦發育的好,除了仔細觀察,注意這些動作的持續時間,防護好寶寶的安全之外,在寶寶滿6個月,添加輔食的時候,還要注意多給寶寶補充雙低聚乳清,呵護寶寶的脾胃,以此來保證寶寶營養吸收好,能夠供應寶寶大腦發育的需求。


莫忘初心Y


如何判斷孩子發育遲緩?在孩子發育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孩子的生長髮育趕不上其他孩子的節奏,比如走路比別人慢,長牙也比別人晚等等,如果是整體都比別人慢點,那還好說,只要孩子的整體發育能跟上就行,但是如果某一點遲遲不發育,家長就不能掉以輕心,很多情況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要給孩子詳細檢查一下原因,及時補救。

下面這些都是典型的孩子發育異常的表現,家長可以做個參考。

有些症狀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不明顯,整體發育進度能跟上就算正常,如果從某一項開始後面的都跟不上了,家長就要早做決定。


兒科醫生陳青


1、異常的哭鬧或安靜:大腦發育遲緩的表現,首先就是經常哭,主要是受到刺激後哭的時間長或很用了;還有的表現為不哭不鬧,安靜的有些不正常。這兩種情況出現都需要注意;

2、咀嚼能力差:如果智力發育遲緩,咀嚼能力就會下降,到很晚才學會,有時還會出現吞嚥障礙或者嘔吐情況;

3、轉頭困難:有些寶寶滿百天後轉頭困難或豎頭不起,單眼或雙眼持續向裡或向外。 4、表情呆滯:有些先天智力障礙的寶寶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比如舌頭常拖在嘴外、流口水、表情呆滯等;

5、運動發育落後:有些寶寶甚至3歲還有走不穩的情況出現,這表明寶寶的發育有可能出現異常;

6、語言發育落後:寶寶3歲後語言表述能力比較弱,甚至不能完整的說話,口齒很不清晰,有的孩子甚至對外面的反應比較遲鈍,或者對周圍的人和事沒有興趣,不喜歡和人交流。


贏在起點月老師


導語:孩子的生長髮育指標包括各個方面,心智上、身體上、語言上、運行上等等,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有早有晚,有快有慢,因此,父母不能拿自家孩子與別家孩子比較,但對於發育遲緩的情況卻應該引起重視。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發育遲緩呢?

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1、1歲時,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渴了不會發出聲音或者做出動作來表示。

2、2歲時,還不會說任何完整的話,只能蹦出幾個簡單的字。

3、3歲時,會一些簡單的句子,但表達不清楚,讓人無法理解。

心智發育遲緩的表現

1、入睡困難,睡著後容易受外界干擾而驚醒,睡眠時間過長。

2、餵養困難,喝奶會嗆到、吸吮無力,7到9個月還在流口水。

3、滿3個月後眼睛無法追著物品走,也無法追著聲音轉動腦袋。

4、寶寶一直表情都比較的呆滯,滿3個月不會笑,媽媽餵奶時無互動。

運動發育遲緩的表現

1、6個月後,仍然拇指內收,不能主動打開,並且抬頭不穩。

2、5個月後,看見物體,仍然不會主動伸手去抓。

3、9個月後,不能獨坐,1歲半不會走路,2歲不會跑。

睡眠發育的標準

1、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大約為18-20小時,基本處於吃睡狀態。

2、2到3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6-18小時,過多過少都會影響發育。

3、5到9個月的寶寶,仍然需要每天睡15-16小時,睡覺依然很重要。

4、滿週歲的時候,大概每天需要睡14-15小時,白天的活動時間長了。

身高發育的標準

身高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平均增長25公分,第二年平均增長10公分,第三年平均增長5公分,無論寶寶出生時有多高,在生長過程中基本按照這個增速,就表示身高發育屬於正常範圍。

重點提示:發育遲緩會影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父母們可以針對上述表現和標準,與自己的孩子進行對照,如果發現異常,要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避免耽擱而造成終身遺憾。

今日話題:你們的孩子是否有發育遲緩的表現呢?是否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治療呢?

大家好,我是泉媽育兒心得,專注親子關係,對親子心理、教育、溝通、閱讀等有獨到的見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幫助,歡迎關注、留言、點贊、轉發、收藏!


泉媽育兒心得


作為一名醫生同時也作為一位母親,對於兒童發育遲緩的感受也是深刻。


如果一個孩子在正常的寬泛時間範圍內,沒有達到相應的發育里程碑,醫生就會使用“發育遲緩”這個術語。如智力上、體格上、運動上、語言上、感知上各個方面都會發生髮育遲緩,患兒的症狀可能表現在單個方面,也可能表現在多個方面。

1、智力發育遲緩。孩子在智力上有發育遲緩,智力較低,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同齡孩子差,明顯表現為學齡後學習進度跟不上,學習成績落後。

2、體格發育遲緩。患兒身材較為矮小,體重偏輕,生長速度緩慢,並且身體發育不均衡,造成了身體發育受阻。

3、運動發育遲緩。患兒在運動上發育障礙,表現為走路、爬行、跳等動作較同齡人發育遲緩,行為笨拙,手腳不靈活,很多患兒生活上自理困難,肢體不協調,給一個家庭帶來了負擔。

4、語言發育遲緩。患者在語言上有困難,語言表達能力差,說話遲,詞彙匱乏,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發音不清晰,嚴重的患兒不會說話。

5、感知發育遲緩。感知上發育遲緩的患兒對外界事物辨識度低,以及綜合反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較正常兒童差,感覺上反應遲鈍。

定期帶寶寶做身體檢查,掌握具體發育水平

個人建議家長定期帶寶寶做兒保檢查,因為您最瞭解自己的孩子,所以也最容易及早發現問題或潛在的徵兆。跟著直覺走,如果感到擔心,就要帶孩子找醫生進行諮詢。


兒科醫生王玲


判斷依據1.體格生長:評價兒童體格生長評價包括髮育水平、生長速度以及勻稱程度三個方面。(1)發育水平包括所有單項體格生長指標,如體重、身高(長)、頭圍、胸圍、上臂圍等,可用於個體或群體兒童的評價。(2)生長速度的評價較發育水平更能真實瞭解兒童生長狀況。生長速度正常的兒童生長基本正常。(3)勻稱程度是對體格生長指標之間關係的評價。

通過病史、體格和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判斷引起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來確定治療原則。預後情況經積極有效治療及護理,預後一般較好。

體重是身體各器官、組織、體液的總重量。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內的小兒最好每月測查一次,6個月至1歲每3個月測量一次,1歲以上每半年測一次,3歲以上每年測一次。測量體重最好選用槓桿稱,測量前要檢查零點,應脫去小兒外衣、鞋和帽子,年長兒儘量排空小便,這樣稱出的數值較為準確。正常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就在2500克以上,如果低於2500克為低出生體重兒,若等於或超過4000克為巨大兒。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由於多睡少吃、呼吸、皮膚蒸發及大小便的排出導致體重下降,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在生後 3—4日體重下降最低點,一般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8%,以後逐漸增加,每天增長25—30克,7—10天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身長高是測量小兒頭頂至足底的距離。3歲以內小兒測量時取臥位姿勢,因此稱身長,3歲以後要採取立正的姿勢稱身高。測量身長時應脫帽、鞋、襪。3歲以內的小兒身長與營養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3歲以後身高受種族、遺傳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長與短期營養變化不明顯,但是與長期營養狀況有一定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