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人因偏心無人養老,讓5個兒女輪流平攤,合理嗎?

傲世寶寶


網友,你提的問題我現在就答覆你。根據你的敘述。你的父母偏心。現在輪流贍養,合理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權益保護法。你的父母。偏向你兄弟姐妹中不行的子女。害怕他們吃不上飯。生活有困難,父母的眼中是很有數的。優秀的子女。不用父母幫襯。就混的很好。現在你的父母老了。需要人贍養照顧了。你現在在總結你父母的錯誤。輪流贍養合理嗎?合理。根據國家法律。你的父母把你撫養到18週歲。就已經完成任務了。他們供你上學。給你娶妻抱子。你的良心何在?現在還在總結他們的錯誤。如果你不贍養你的父母。派出所,法院會管的。重的判遺棄罪。輕的拘留。如果你不贍養你的父母。國家會對你進行制裁。你的兒女也會笑話你,不贍養你的。有一句話叫上行下學,上樑不正下樑歪。還是好好孝順你的父母吧。











山東農村那些事


偏疼兒女不得紀。我家也這樣。我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就我一個女孩。我退休了。做銷售工資不非。但是,爸爸個性大,和那個兒媳婦都不行。我接來6年了,還要給老兒子攢錢💰,當時他們不養他,還把他們貸款(用我爸爸樓房貸款20萬買車)留給我爸爸還,每月還貸款2200元,當時,我爸爸氣的夠嗆,現在還是偏向他們,今年我爸爸90歲了。在我家。別人不養他,哥哥孝順,嫂子不行。所以這個問題我有絕對的發言權。老人都這樣😊。千萬別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有好多時候,兒子孝順,媳婦不行,不能難為老人。百善孝為先



茉莉55505


老人即使偏心別的孩子,不是也把你養大了嗎?生的孩子多了,哪個老人能沒點偏愛,要是非要計較這個,天下老人都沒人養老了。

做人各憑良心,管別人幹嘛,五個孩子都不養老,連被偏愛的也無所表示,說明沒有一個孝順的,誰也別說誰委屈。

我姥姥非常偏心我舅舅,經常跟我媽我姨摳摳上貼補倆兒子,可是我倆舅舅看見她就夠了,根本沒有因為得到偏愛而變得孝順。以前我姥姥自己做的吃,現在生活不能自理了,讓他倆一人管一個月飯都不樂意,現在管了一年多了,兩個人的意見別提有多大,恨不得比竇娥還冤,我媽我姨就活該出錢出力,老人的零花錢,零食,衣服被褥洗漱全是我媽我姨來管,家產自然沒份分的,我媽我姨也常氣的哭,但從沒想過不管老人。如果我媽我姨也那麼計較,我姥姥只有受死的份了。

我婆婆嚴重的重男輕女,可是四個大姑姐,一個比一個孝順,不但孝順老人,對弟弟們也是十分疼愛。

說到底孝順老人都是各憑良心,你不管老人是你自己的事情,別找理由。誰都有老的時候,兄弟不和可以,你要是因為他不管老人,你就也不管,這個沒道理。

善待老人,終有一天命運會善待你,老天爺有眼。


紫豆蔻zidoukou


在老人身上,就別計較合不合理了。我岳母把家都給了兒子,有病臥床,趴在我家8年了。她兒子也不看她,她也不要兒子的,說姑娘養是應該的。養著她她還不同情我們,我和老伴都快60歲了,也沒退休金,老伴伺候她出不去,靠我一人打工維持生活,還得養她,她農村老太太,一點錢都沒有。一個月尿不溼就得400多元,打針吃藥就更多了。還天天躺床上想著吃,不和我們吃一樣的。想起來啥吃的就要。我累得病了她也不問一句,就是惦記兒子。還嫌我不去幫她兒子幹活。挨累憋氣又窩火。沒辦法碰到這樣的老人咋辦?也不能把她扔出去。憑良心吧!


用戶2284556559560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應盡的義務。雖然老人偏心,對子女有薄有厚,但絕不可以此為藉口,不願付出不願去贍養。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我有一個同學的鄰居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最小,他們對四個女兒刻薄,吃最差的,家裡的所有事都由她們做,四個女兒個個都聰明能幹,因家庭條件較差,四個女兒初中畢業就要去打工,現在個個都小有成就。小兒子嬌生慣養,橫草不拈直草不拿,讀書從小就逃學上網、抽菸、收毒、打架鬥毆,結果被判入獄十年。去年爸爸去世,母親則病重臥床不起,四個女兒爭先恐後照顧母親那怕放下工作也不委屈母親,但母親毫不領情,經常罵幾個女兒,還怪四個女兒沒有關照好弟弟,讓弟弟受苦了。在這種情況下四個女兒任勞任怨,不離不棄照顧老人。雖然是義務也令人感動。

所以說無論是什麼情況,不管老人做錯了什麼事,贍養老老人是後輩責任,也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裡的贍養,是指贍養人為被贍養的老年人在物質和經濟上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並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關心、扶助和照料老年人。

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承下去,我們每個也會老去,你的行為會影響到你的孩子,你現在怎能做,孩子將也會這樣做,讓我們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瀟灑糊塗蟲


合理合法但卻令人不服,雖然內心不服,但也不得不從。我婆婆的心眼那是偏到大馬路上了,老二一家是她的心尖尖,老二家的兒子更是她眼裡傳宗接代的重要人物,就好像他們家有皇位要繼承一樣😡結果公公一去世,還不是三個兒子平攤贍養義務?一個兒子買菜一個月,雷打不動。得了享受的老二一家,卻並沒有因為佔盡便宜而多盡一天孝😔(兒子被公婆倒貼錢帶到十八歲,兩口子一年四季在公婆家吃飯,從來沒有交過一分錢,公婆的存款還被老二兩口子借走了四萬九千塊,根本沒有還,結果公公一去世,婆婆就紅口白牙地胡說八道,說老二兩口子已經把錢全部還給她了,哼,鬼才相信😡😠)反而千方百計地編造理由躲避贍養,可惜老太婆還是一如既往地偏心眼,天天刻意強調說老二一家是如何如何地孝順……對於這一切,我老公心知肚明,但是他依然認真盡孝,做著自己份內的事情,不能因為自己的媽媽偏心眼而不孝順噻!要知道,那是要遭雷打的。


鳳146983974


孝敬是可以傳承的,我老公爺爺活九十三歲才走,我婆婆家公對老爺子真的好!沒有牙齒吃不動肉,家婆用刀砍細給他吃,飯煮得很軟,年輕人剛開始真是吃不慣,可他們一大家子都是這樣吃的,我嫁過去大半年才慢慢習慣,吃魚的時候我也給老爺爺理魚刺,對他很尊重!我老公說我們以後都會老,不要嫌棄老人家,我老公、老公姑爺都是政法部門的領導,其他人都有很好單位,家裡人都不嫌棄老爺爺,所以我現在自己的媽媽九十歲了住在我家,我也是跟我家婆一樣做,菜葉給媽吃,我吃菜梗,肉撕開給她吃,我也不嫌棄我媽媽的很多缺點。我孩子們對她也是很好!


馬藍4


輪流贍養是對的,不管怎樣,老人也養大了你們。我媽的堂姐和我們是一個村的,她姑娘也嫁的一個村的,嫁的這一家弟兄6個一個女兒,老太太去世後老頭6個兒子輪流一家一個月吃住,我這個姐是老三,她和老四媳婦不和,等她伺候完一月後老四家不接,就一直在我姐家住著,又過了一個月該老五家接了,老四媳婦就跟老五媳婦說:你不許去老三家接,我不接你就不許接,老五媳婦也不去接了,就一直在我姐家住著,老頭也沒辦法。我姐說:沒事,人家一個兒子就不養老人了?就當一個兒子。樓主說的這家這情況和我姐家估計差不多吧!


雲彩139423797


我覺得父母偏心不能和善養父母化等號。我們的父母不是聖人,五個手指伸出來還不一邊齊呢,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會操心多一些,這讓我們這些聽話的孩子感覺父母對我們關心少。我們家就這樣,我哥哥和我弟弟從小就沒少讓父母操心,我和妹妹基本上沒讓父母操什麼心。我們結婚後,我母親只給兒子看孩子,母親認為只有,兒子,兒媳,孫子是自家的。有一次,我妹妹去母親家,看到母親一個人滿頭大汗在燒茄子,我嫂子在吹著電扇吃西瓜,妹子生氣的對母親說,大熱天,吃什麼燒茄子,什麼省事吃什麼!母親卻說,你少管我們家的事!妹子哭著走了。母親一輩子沒看過病,去逝前住了8天醫院,在這8天裡,我嫂子沒給我母親挮過一杯水。哥哥和弟弟照顧母親不方便,都是我們姐妹們照顧。我看出來了,母親去逝前非常傷心,她好後悔。有同感的兄弟姐妹們,不要願恨父母,必定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的父母不是聖人!


4620015823248


看題主問題,老人因偏心無人養老,看來他偏心的五個兒女其中的一位或幾位,也不願意給他養老呀!

首先來看看,老人為什麼會偏心呢?

1.大家庭內部溝通不良。

我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有位老人得拆遷款30萬,最初給小兒子保管,小兒子把30萬做了理財。大兒子憤憤不平,老人自己錢不在身邊也有點焦慮,鬧到後頭,小兒子願意把錢拿出來但表示以後不願意管她了,女兒也表示不想再管,大兒子信誓旦旦卻滿口都是那30萬,要求把30萬存入自己名下。這看似老人偏心小兒子引起的家庭紛爭吧,我覺得實質還是大家庭內部的溝通問題。像這種情況,老人事先開個家庭會議,安排所得拆遷款的處理問題,也不至於她在擅自給小兒子保管後引起一系列的猜疑和誤會。對於其他子女來說,這30萬能跑啊?為這個事情鬧只能說格局胸襟太小。

2. “會叫的孩子有糖吃”

人無完人。特別對於老人,孤獨,缺少陪伴,與年輕人的世界脫節。雖有兒有女,但總會抱有焦慮感。在兒女面前,越來越老的他們顯得弱勢起來。如果某個兒女稍微嘴甜些,貼心點,他們會比較開懷,所謂“會叫的孩子有糖吃”,說父母偏心的,都是偏心那“會叫的孩子”了。就像《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受母親偏愛,原於他會說會哄會陪伴啊!

3. 某個子女生活境況差

我周圍就有很多老人,對家庭條件差的子女進行補貼,心疼他們生活困難。

結合以上三點,看題主問題,五個子女都不願養老,很可能是第一種情況,大家庭內部溝通不良。建議家裡的兒女們還是開誠佈公的把情況溝通透徹,老人養老的事情不能猶猶豫豫,否則會使老人寒了心,也會使兄弟姐妹們產生嫌隙誤會。另外一方面,年輕人還是胸襟大些,無論怎樣,老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源頭,沒有他哪有你們呢?就像《都挺好》裡面蘇明成說的“難道你們喝西北風長大的?”。贍養老人不要推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覺得都挺好的。

如果是上面第二第三種偏心,我覺得也能理解吧。畢竟有人給了老人陪伴與歡樂,老人偏愛他一些也是正常的心理趨勢吧!如果兄弟姐妹有誰的日子特別困難,不說老人,其他條件好點的不也應該是儘量幫忙麼?兄弟姐妹能互幫互助,我覺得這是特別榮耀的一件事。

所以,子女平攤,當然可行,靈活一點的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必爭來爭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