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中國式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總是顯得很極端,在崇尚棍棒教育的同時也有大批的父母正在當著“直升機式”父母。

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家裡的雞腿總是留給孩子,即便家庭經濟再貧窮也捨不得孩子吃苦,認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家庭中無時不刻不享有著特權。

那麼這些在父母們苦心經營的“蜜罐”中長大的孩子真的如父母們所想的那般得到了恰到好處的教育嗎?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女兒對父親大打出手,只因父親不給其買800元的鞋,白眼狼是如何形成的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篇視頻新聞,上海靜安區的一位初中女生因為父母沒有給自己買一雙800塊錢的鞋而對父母大打出手,父親迫於無奈只好報警求助。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可誰又能想到自己精心呵護的女兒居然會如“白眼狼”一般對自己拳腳相加呢?

在民警趕到後,女生的情緒非常激動,直言自己對父母很生氣,原來當天父母帶著女兒去逛商場,但是逛了2個多小時都沒有購買成功。對於女兒相中的800塊錢的球鞋,父母並不樂意買單。

女生覺得很生氣,“既然不買為什麼要去逛街,逛了2個小時這麼累什麼都沒買到,真不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他們是白痴嗎?”

據女孩的母親哭訴“這孩子曾經因為和我生氣,把我的頭髮生生地揪下來一大撮,好長時間以後頭髮才長出來!我不知道我的寶貝女兒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稍有不順心意就拿我和她爸爸出氣!母親泣不成聲,父親也紅了眼眶。而另一個房間的女兒卻依然氣急敗壞。

新聞的最後民警對女生進行了批評教育,但是這些話是否能夠被女生聽得進去不得而知。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卻換來孩子的拳腳對待,孩子的舉動不僅寒了父母的心,也是對父母教育的極大否定。

梁曉聲先生說: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孩子幼時的哪些表現,長大了以後可能是個“白眼狼”

1)凡事只顧著自己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時,會抱以極大的寬容,甚至會認為不願意分享的孩子懂得“護食”,比其他願意分享的孩子“心眼多”。於是孩子越發地只顧自己,吃的、穿的、用得上孩子捨不得與人分享,即便對方是生養自己的父母。

2)喜歡推卸責任

對於孩子的錯誤,家長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容忍。“小孩子哪有不犯錯的!”“他不是故意的!”這些託詞父母們說多少遍也不會膩。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會推卸責任,犯錯後第一反應就是“不是我乾的!”“這事與我無關!”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3)不懂得感恩

孩子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對於父母的辛苦沒有絲毫的感激之情。“養我是你們的義務!”“別人家的父母比你們做的更好!”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對父母、對家庭環境多有挑剔,唯獨看不到自身的問題。

父母哪些行為容易養出一個“白眼狼”?

1)讓孩子享有特權

很多家長似乎已經默認了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權位置,家裡的雞腿永遠留給孩子吃,家庭的開支永遠以孩子為重,“只要你學習好,媽媽再辛苦也值!”“只要你快樂,媽媽就願意付出!”家長無意識的愛的表達,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自己享有的特權是一種天經地義。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2)有意偏袒孩子

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父母偏袒的一方並非會如父母們所想象的那般更為孝順,反而更加有可能成為讓父母寒心的那個。習慣了偏袒的孩子對於父母的索求越來越多,慾望越來越大,當父母無法滿足時,孩子甚至會對父母心生怨恨。父母的愛反而把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越來越貪婪

3)過分溺愛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認為,溺愛型的父母會培養出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同理心和換位思考的孩子

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總是想著替孩子代勞,這種溺愛的心理使得孩子的能力很少得到鍛鍊,在成長中缺少提升自理能力的機會孩子傾向於依賴父母,行事風格越發地軟弱、無能

,溺愛讓孩子無法走得更遠。

慣子如殺子,孩子若是有這些行為表現,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把握愛的分寸非常重要,不過分給予,也不過分克扣。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與其沒有邊界的付出愛,不如適當地地向孩子索取“回報”,讓孩子更加明白愛的真諦是彼此付出。

今日話題:大家對於孩子的教育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見解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