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澶淵之盟深刻地影響了宋遼兩朝的政治格局,使11世紀東亞地區兩個最大的國家形成了長達一百餘年的均勢。但細究澶淵之盟背後的歷史,則會發現這種均勢的形成是五代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在這種必然中,又存在著偶然,如意外射死遼軍統帥,這些由小人物創造的偶然又促成了歷史的必然。大人物與小人物,必然與偶然,共同推動著歷史向前發展。

一、歷史的必然:澶淵之盟前的南北對峙與軍事均勢

澶淵之盟的和平絕不是偶然,而是近100年間南北對峙的必然結果。講到這裡,就必須從五代十國割讓燕雲十六州開始。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進攻就是屢見不鮮。強盛如漢唐,則北逐匈奴,揚威大漠;混亂如南北朝,則中原地區生靈塗炭。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1、從兒皇帝到周世宗,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優勢地位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處於藩鎮割據狀態,各藩鎮之間互相攻伐,無暇他顧,北方遊牧民族便趁機開始了進攻中原的步伐,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北方遊牧民族是佔據了軍事上的優勢地位的。而到了後晉石敬瑭時期,這種優勢到達了頂峰。石敬瑭為了當上皇帝,割讓了燕雲十六州,還認契丹皇帝當爹,當上了兒皇帝。

自此中原地區門戶大開,從公元938年割讓燕雲十六州到951年後周建立這十幾年間,契丹可以肆無忌憚地進入中原地區燒殺搶掠,甚至還能左右朝代更替,皇帝廢立,由此也可見燕雲地區對古代中原王朝的重要作用。情況到後周發生了改變,後周太祖郭威與世宗柴榮都稱得上是有為之君,在他們手中,開始了統一中國的進程。二者多次與契丹交手,都是互有勝敗,算是維持了一定程度上的均勢,但後周多是被動防禦,仍處於弱勢一方。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2、從瓦橋關到滅北漢,攻守之勢異也

到後周顯德年間,經過數年生聚與整合,後周軍力逐漸強盛,中原統一的趨勢已經開始出現,契丹的均勢優勢地位已經不太明顯。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親征契丹,收復了瀛州、莫州、寧州以及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等地,共計三州十七縣。因處於瓦橋關以南,時人稱之為"關南之地"。這是20餘年來第一次從契丹人手中奪回失去的土地,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意義重大,但對於當時不可一世的契丹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可接受的事實。所以在之後宋遼的100多年的外交史中,關南之地都是每次都要爭執的問題之一。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有了關南之地做保障,中原王朝才能稍稍鬆一口氣,所以趙匡胤才能大膽地謊稱契丹入侵來奪取皇位。雖然這一時期後周略佔優勢,但雙方軍事上的力量對比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是攻守形勢稍微發生了變化。契丹變成了防守一方,後周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中國,逐漸變成了進攻的一方。這種態勢在北宋得以延續下去。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在北宋的統一進程中,宋遼雙方的爭奪重點從燕雲十六州轉移到了北漢。從地圖上看,燕雲地區是宋遼對峙的東線,北漢則是宋遼對峙的西線。在北宋建立初期,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將北漢作為宋遼之間的緩衝地帶。但隨著統一進程的加快,宋遼之間的戰爭便不可避免了。從宋太祖趙匡胤969年親征北漢到979年宋太宗攻滅北漢,總共十餘年。這十餘年間,宋遼圍繞北漢發生了多次戰爭,雙方互有勝敗,總體上仍然維持著平衡。宋朝雖然歷經波折,但還是滅了北漢,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北宋還是佔了一些優勢。

3、從高粱河兵敗到雍熙北伐,攻守之勢再異

北宋的優勢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宋太宗本想趁著滅北漢之兵威乘勝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統一,但其人本身就是拙於兵事,宋軍又是師老兵乏。雖然暫時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高粱河一役,宋軍遭遇耶律休哥輕騎突進,十餘萬精兵僅存活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逃跑。這是從959年後周世宗柴榮收復關南之地以來,20年間宋軍的第一次大敗,這次大敗也導致了宋朝的軍事優勢地位蕩然無存,開始處於劣勢地位。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986年,不甘心的宋太宗又一次發動了雍熙北伐,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如同幾年前一樣,宋軍在取得短暫的勝利後又一次遭遇慘敗,北宋開國以來南征北戰的精兵銳卒損傷殆盡,使得宋遼雙方在軍事上態勢產生重大變化,遼又重新取得了優勢地位,開始由守轉攻,雙方攻守之勢再異。

4、近百年的軍事均勢,澶淵之盟的必然

總得來看,從938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到1004年澶淵之盟,南北雙方的攻守形勢發生了幾次變化。但這些變化都是暫時的,雙方都未取得壓倒性的優勢,總體來說處於一種均勢態勢。這種均勢態勢在澶淵之戰中延續了下來。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遼軍雖然號稱20萬,但其一開始的打算就是以戰促和。戰爭剛開始,遼就派王繼忠致書表達了和談的意思,到十月份,王繼忠又再次公開上書言契丹請和。這種還沒打就談和的情況在契丹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而宋真宗也是聞弦而知雅意,派遣了曹利用前往遼磋商。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戰爭並未停止,遼先後攻擊宋威虜軍、順安軍、保州、定州等地,但都沒打下來。為了達成以戰促和的戰略意圖,遼軍便繞開了這些地方,直接打到了澶州。

澶州在黃河邊上,離開封府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從表面上看,遼軍可謂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可從雙方實力對比上看,北宋依託澶州和黃河,集結了十多萬人,而在定州,也有宋朝將領王超率領的十萬兵團,遼軍反而處在了孤軍深入、腹背受敵的局面。宋遼雙方各有優劣,雙方依然處於均勢。在這種均勢態勢下,雙方誰都承受不起失敗的後果,遼軍敗則蕭太后及遼聖宗都可能葬身宋境,燕雲十六州也不可保;宋軍敗則首都開封將直面兵鋒。和談成為了雙方的共同且唯一的選擇,因此可以說澶淵之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二、歷史的偶然:小人物也可以書寫大歷史

在歷史的必然中存在著一些偶然,正是這些偶然促成了歷史的必然。在澶淵之盟中,就有這樣的兩個小人物,和兩個偶然事件,促成了澶淵之盟的簽訂。要知道和談雖然是必然的選擇,但戰場上兩邊加起來超了40萬大軍,誰也不想先低頭,這就需要一個契機。而戰場上的兩個小人物,就創造了這樣一個契機。

第一個叫張瑰,這是一個《宋史》上連名字都不願意記的小人物。《宋史·真宗本紀》記載"其大帥撻覽耀兵出陣,俄中伏弩死"。還是在《宋史·寇準傳》中才記載"時威虎軍頭張瑰守,弩撼機發,矢中撻覽額,撻覽死,乃密奉書請盟。"張瑰是誰,是哪裡人,生卒何時,戰後得到了什麼賞賜,宋史一概不記,其所擔任的"威虎軍頭"放到現在也就相當於一個班長或者排長,可見真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了。可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射死了遼軍統帥,才加速了雙方的和談。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那麼中弩箭到底是意外,還是宋軍有意設的埋伏,目前學界尚有爭論。爭議之處在於"伏弩"一詞的解釋。查資料可發現,"伏弩"主要有三個意思,一是埋伏的弓箭手,如《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這裡就是埋伏的弓箭手的意思。

二是隱蔽的弓箭,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講古代墓葬時講到墓中有"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這裡講的應該是觸發式的機關;第三種則指暗箭,《明史·葉旺傳》有"率精騎數百挑戰城下,中伏弩僕"。其實三種意思有所相似之處,都是指藏於暗處,所以稱之為"伏",但這裡的"伏"都不是指有意的埋伏。在澶淵之戰中,宋軍處於守城一方,在暗處設置弩箭是應有之義,而不是指有意埋伏。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另從史料的記載中也可以看出來,《宋史·真宗本紀》記載的是"其大帥撻覽耀兵出陣,俄中伏弩死",《續資治通鑑長編》也記載是"等整軍成列以御之,分伏勁弩,控扼要害。"可見分伏勁弩的目的是控扼要害,也就是守城用,而不是有意埋伏。蕭撻覽在出營督戰或視察時中箭,應該只是一個意外。所以元人也忍不住感嘆:"撻凜中弩,我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第二個叫王繼忠,其實這個人在當時不算一個小人物,但也算不上一個大人物,但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在澶淵之盟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也算是宋遼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王繼忠首先是宋臣,而且還是宋真宗潛邸舊臣,所以宋真宗當了皇帝之後,王繼忠是一路青雲直上,當上了定州副都部署,相當於定州前線的副總指揮。但在1003年,王繼忠不幸兵敗被俘。宋朝當時以為他死了,還追贈他為節度使,還蔭補了幾個兒子當官,可見宋真宗對他還真是不錯。但誰料到他並沒有死,只是被俘虜了。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時有發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漢代的李陵,而宋朝歷史上,這種烏龍出現的還不止一次。在之後和西夏作戰的三川口戰役中,宋軍也是慘敗,大將劉平和石元孫也被追贈為節度使,但哪知道其實人家也只是被俘虜了。

劉平還算有氣節,最後不降而死,石元孫就沒這麼好運氣,被西夏人給放回來了。這就尷尬了,於是有御史就說"元孫軍敗不死,辱國,請斬塞下。"雖然最後沒被處斬,但也被流放了,算是給宋朝君臣挽回了一點顏面。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言歸正傳,王繼忠被俘後發生了什麼呢?《遼史·王繼忠傳》記載是"太后知其賢,授戶部使"。這就有問題了,"賢"一般是指文臣,能治國安邦才謂之賢。王繼忠不過一介武將,還是靠宋真宗潛邸舊臣的身份才爬上來的武將,怎麼能稱為"賢"呢?可見遼國蕭太后必別有目的。這個目的是什麼呢?很快在第二年的澶淵之戰中就顯示出來了。

《宋史》記載是王繼忠代表遼朝多次上言求和,而《遼史》記載是宋朝方面通過王繼忠求和。雙方的記載不同,但也能理解,就像澶淵之戰後,雙方都說自己打了勝仗,誰先求和關係到面子問題,所以肯定要打打嘴炮,各說各的。到底是誰先求的和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王繼忠在整個過程中發揮了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真宗潛邸舊臣,宋真宗相信他,一方面已經在遼朝成家立業,遼朝也相信他。所以就充當了宋遼之間的中間人。正因為王繼忠在澶淵之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才出現了歷史上都少有的《宋史》《遼史》為同一個人列傳的情況。

小人物是如何促成澶淵之盟的?澶淵之盟的必然與偶然

澶淵之盟雖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這個必然如何實現,則有賴於一些偶然的契機,一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幾個熱血青年在薩拉熱窩的街頭刺殺了斐迪南大公,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宋遼雙方的和平也需要一個契機,而張瑰與王繼忠就因緣際會,提供了這樣的契機。這也是歷史的精彩與迷人之處。


參考文獻:

《宋史·真宗本紀》

《遼史·王繼忠傳》

《酉陽雜俎》

《續資治通鑑長編》

《史記·高祖本紀》

《明史·葉旺傳》

《宋史·寇準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