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風風雨雨幾十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年前收麥,一般農村家庭,從收割小麥到貯藏,最少需要兩週的時間。現在不一樣了,一家十幾畝地,用不了一兩天就能完活。以前怎樣收穫小麥,你或許依稀有些印象,或許早已忘記,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是怎樣收穫的。

外出打工的娃們、女們、勞力們、婦女們請注意了!不管你是縣城裡還是鎮上的。村裡還是縣裡,小夥子們,不管你們在KTV、酒吧、舞廳、網吧,在這裡正式通知你:這個月末你們家又要割麥子了,請你換上爛鞋,爛衣服,爛褲子趕緊回家,喊你回屋割麥子嘞。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遠看:

幽靜的虎搖頭村,藍藍的天空,濃密的大樹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這綠油油的麥田

新鮮空氣 坑邊野草

很有故事的鄉間小路

這是你們嚮往的生活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根莖很粗壯

麥粒很飽滿

一看就是大汝州滴麥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那麼接下來

請你們換上爛鞋,爛衣服,爛褲子

準備回家!喊你回家割麥啦

請把這條信息擴散出去,

讓遠在他鄉的孩兒們回家割麥

……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頂著大太陽
幹活都是按畝算

割完後再用拖拉機運到自家的場上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打曬晾乾後

最怕的就是幫大人撐口袋

一股土腥味

還是忍著一袋一袋的往裡灌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趁天還沒黑
大家爭分奪秒地把曬乾的麥子裝進口袋

那時候雨水說來就來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脫粒後的麥秸

一層一層堆積在自家門口

燒鍋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曾記得先輩們高超的割麥技術-------

又快又多,麥茬又短又平

但是現代收割機割的麥茬,跟豬拱的一樣

麥秸留著燒鍋的也不多了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麥場上頂著烈日辛苦勞作的人們

這些場景勾起多少人童年的美好回憶

農民的日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實寫照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這一袋袋沉甸甸的麥子

是農民朋友一年的辛苦換來的勞動成果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炎熱的盛夏

忙碌的季節

豐收的喜悅

農民的追求

每一粒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這一系列生動的場面

將成為過去20年

中國農民夏忙辛勤勞作的活化石

是否也讓你想起了童年時的回憶呢?

二十年前 割麥的情景

二十年前,

中國農村幾乎還沒有自動收割機,

更沒有現在的聯合收割機,

人們都是這樣用鐮刀割麥子的。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割完麥子,還得把它拉到場裡,

這時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

沒牲口就得用人力。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後來慢慢有了拖拉機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壓好了,就得起場,

這是起場用的叉子和耙子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兒時的打麥場,

大人的繁忙場,

孩子的歡樂場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如果說現在的孩子有充氣蹦蹦床,

那麥秸垛就是我們的蹦蹦床
無所顧忌,肆無忌憚,

藏老貓,不怕磕著碰著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把沒有麥粒的麥秸稈堆成麥秸垛,

堆出一個既穩定又漂亮的麥秸垛

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等過了麥季,依然可以玩耍,

沒準兒還能摸出倆雞蛋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接下來就是 揚場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趁有風的時候,

用木掀把軋下來的麥粒迎風拋向空中,

借用風力吹去麥糠等雜物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麥子入囤之前還得曬乾了,

要不會生蟲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最後就是裝袋運回家了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無人玩耍的麥秸垛,

顯得異常孤單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麥秸垛,青麥芽,大石磙,

這一雨後初晴的鄉村景象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老人也喜歡在麥秸垛上曬暖兒……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好的麥秸垛,必須是有角有楞,

規規矩矩,一看就很漂亮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曾經的麥秸垛,

是鄉村的一道風景,煞是漂亮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麥秸稈不是喂牛,就是用來燒火做飯。

拽瓷實的麥秸垛,是個技術活,

手拽的生疼生疼哩,也只拽出來一小把兒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割過麥,也代表著夏天正式來臨!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晚上常把桌子搬到外面吃飯,

邊聊天邊吹著晚風邊吃飯,可舒服了。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池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

一到傍晚就有孩子偷偷來玩水了,

不過安全是個大問題!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看著就想吃的小白瓜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小香瓜...

你還記得這味道嗎?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菜瓜,

以前基本上加家家戶戶都會種的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西瓜,

自己種的,天然無公害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每天早上可以去菜地裡摘些新鮮的豆角,

雖然有那麼幾個小蟲子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青椒綠油油的,城裡好幾塊錢一斤呢!

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摘,保證最新鮮!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晚上幾個小孩玩老鷹抓小雞,

這情景,可能N年沒見過了吧!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偶爾趕個集,賣桃的都是認識的,

村裡就是這樣

聊一聊總能找到共同的熟人

好吧,來幾斤吧!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老家麥收三題:磨鐮、割麥、打場

磨 鐮

當布穀鳥“割麥種豆”的叫喊聲越來越急,集市上買齊杈子、掃帚、揚場鍁和那扎麥捆車的大繩之後,波濤般的麥浪已被幹熱風吹入了蠟黃期。麥稈已承受不住沉甸甸的麥穗時,勤勞的農家人翻騰出去年的舊鐮刀,找木工師傅將新買的鐮刀片釘上。磨鐮在割麥頭天晚上開始。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磨鐮,是每一個男人都應會的農活,也是考驗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磨鐮不耽擱割麥”。磨鐮是麥收的序曲,是戰士在戰鬥開始前的擦槍上刺刀,是衝鋒號吹響前的熱身和動員。

傍晚,莊稼漢從無邊無際的麥浪中,一路呼吸著清新的麥香回到家,把那磨刀石放平,握緊鐮刀,運足勁,粗糙的大手挾裹著一股風。“嚓,嚓,嚓”,一聲驚雷,一道閃電,胸膛裡孕育著一場新的戰鬥。

一把鐮刀磨好了,又一把鐮刀重新找回了光芒。而一塊磨刀石也被農家漢子磨成了一彎新月,一個身軀也終於彎成了一把鐮刀。

鐮刀是農家漢子與大地交手過招的工具,也是他與大地溝通的信差。夜,靜悄悄,家家戶戶的磨鐮聲像甜蜜溫馨的小夜曲。

鐮刀漸漸成了久遠的回憶,但“嚓、嚓、嚓”的磨鐮聲仍時時在我耳邊響起。


割 麥

天越來越熱,大地像個蒸籠,炙烤著一方方麥田。站在黃澄澄的麥田彷彿可以聞到白饃饃的香氣,布穀鳥白晝黑夜在田間地頭鄉村原野叫喚的更急。烙上一次煎餅,買上幾斤鮮肉和時令蔬菜,打上一桶散酒,家家呼朋喚友,準備一場新的戰鬥。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芒種前後,夜涼白天熱。天剛攏明,父母忙喊醒熟睡的孩子。揉著惺忪的眼睛,腋下夾著鐮刀往田裡趕。來到田邊,看著金黃的麥穗,彷彿眼前就是熱騰騰的白饃饃,頓時睡意全無,渾身都增添了精神。往手心裡吐口唾沫,用力搓搓手,握著鐮把一伸一鉤,一攏小麥如歌星甩頭般攏到腋下,“刷”的一拉,小麥很整齊的斷裂,和大地失去了聯繫。

麥收就是一場硝煙迷漫的戰鬥,搶時間抓戰機,才能爭得主動。“蠶老一時,麥熟一晌”,割麥人從裡到外都是髒乎乎的,誰也不會計較美醜,用手被往臉上一抹,立馬畫出一個大花臉。汗水摻和著灰塵往下流,吐口唾沫都是黑色的。累了直直腰,插科打渾,說什麼玩笑也不計較,笑聲在起伏的麥浪中迴盪。

太陽昇高了,溫度也高了,麥稈也乾枯起來。這時再吝嗇的娘們也捨得花錢,將那剛出鍋的地蛋燉肉,成捆啤酒,青皮鹹鴨蛋,送到地頭,讓割麥的男人盡情吃、盡情喝。

現在鳥槍換炮了,大片的麥子被捲進了收割機,頃刻間,便會吐出了飽滿的麥粒。但腦海中揮汗如雨揮鐮割麥的場面,仍然讓我不忘勞動的艱辛,珍惜糧食的重要。


打 場

麥收還有幾天,村裡便組織青壯勞力開始拾掇村前村後的麥場。刨了地蛋,拔了菜,將放置的柴火垃圾清理掉,平好地,灑上水,套上牲口,用碌碡將麥場軋得平平整整。麥場四周還要放上幾口大缸,裝滿水,用來防火。栽好電杆扯上電線,小孩在場上跑來跑去,大人們也不停地忙活著,嘴角都掛著一絲絲淡淡的笑意,那是喜慶豐收情不自禁的流露。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當麥場裡的小麥垛成了一座座小山,麥子收割的差不多時,打場(碾麥)也就開始了。將收穫的小麥攤開,晾曬半天。碌碡安上木框固定,套在驢、牛肩上。臨近中午,翻過第二遍麥,毒辣辣的日頭曬得麥稈劈啪作響,就可以打場碾麥了。碌碡一圈一圈的碾過去,塵煙四起,張牙舞爪的麥稈一次匍匐下去,越來越溫順,服服貼貼的爬在地上,一顆顆飽滿的麥粒崩落下來。

在“駕、駕”的吆喝聲中,麥場上的圓越來越大,喜悅的心情越來越濃,情不自禁的微笑在麥場響起。一聲驚雷、一片烏雲,莊稼人再也不敢在樹下乘涼,趕緊找來麻繩十幾個人、七八個人一組拉起碌碡就跑,麥場上頓時就熱鬧了,人歡驢叫孩子鬧,拉碌碡的男女你喊我“駕駕”,我喊你“嘚嘚”,完全忘記了勞動的疲勞和生活的艱辛。

打場碾麥碾出了農家人的希望,碾出了對生活的追求。金黃的小麥漸漸堆成山,一年的希望也就在這時候成了現實。純樸的莊稼人心裡也更加踏實了,“一麥頂三秋啊”。

汝州,七、八十年代割麥的記憶


打場碾麥的勞動技巧和工具都成了歷史,“嘚嘚”、“駕駕”的吆喝聲再也聽不到了,但父輩們正是用這些簡單的工具和繁重的勞動方法,逐漸走向富裕文明和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