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中國近代史上一顆閃耀的明星。吳良鏞從中國近代城市發展史的角度提出:“南通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城!”。

自駕前往海南途中特意繞道南通,第一站選在唐閘鎮,車停在古鎮一座酒店停車場,周圍是按照歷史原貌復修的一片四合院組成,和周圍整修一新的古鎮融為一體。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忽然間下起了大雨,原本在古鎮上舉辦的南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展賣的攤位紛紛收攤,遊客四散避雨。這一片院子鬧中取靜,太招人喜歡了。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如今的唐閘只是位於南通市西北方向十幾公里的一個普通小鎮,然而這裡卻是南通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起點。

唐閘俗稱唐家閘,原為通揚運河上的一個水閘,因附近有一唐姓人家得名。該處水運交通方便,1895年夏,張謇經過多方勘察,決定在南通城的唐閘鎮興辦紗廠,並將紗廠取名為“大生”,取意於儒家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希望紗廠能擔負起富國強民的重任。後又在此創建配套的一系列工廠和企業。至20世紀初,唐閘逐步成為新型的工業城鎮:工業的原料和產品進進出出;水陸車船來來往往;上下班的工人如水似潮。繁榮一時的唐閘,為時人所矚目,有“小上海”之稱。《中國城市建設史》描述到:“唐閘形成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工業區,工廠外圍面向運河的一段,留有空地建成以兩層商店為主的商業街,支河與工廠之間空地建有倉庫堆棧,工人住宅區則建於工廠附近,多系磚木結構平房。運河的另一側設有唐閘公園。”《南通縣圖志》記載,1920年,唐閘人口近萬戶,已接近5萬人。通揚運河沿岸工廠林立,商業繁榮。當年國外的世界地圖,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沒有標出,卻在南通方位赫然印著“唐家閘”三個字,一個彈丸小鎮因為張謇進入了世界的視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輝煌的歷史給唐閘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漫步其間,隨處可見當年的歷史建築,唐閘作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名副其實。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西式鐘樓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入中國的標誌。鐘樓的出現,標誌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開始產生,鐘樓增強了人們的時間觀念,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開始改變千百年來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生活方式。上世紀初,鐘樓還是稀罕之物,當時南通就有四座,是頗可引以為自豪的。目前南通尚存有三座。一是唐閘大生紗廠鐘樓,二是現南通中學前的原南通縣鐘樓,三是海門三廠鐘樓,而天生港鐘樓已毀。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唐閘大生紗廠鐘樓

1895,是南通作為近代中國輕紡工業發祥地的起點,如今這裡眾多的老工業建築被保留了下來,創建了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改作美術館的廣生油廠車間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還有眾多的老建築被保留了下來,改做了酒店,飯館和文化中心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別墅是南通近代住宅建築中的精華。唐閘河東南路33號的高清別墅,是兩層的英國式建築,因有紅色呈褶疊的尖屋頂,當地人稱之為紅樓(曾作為江海旅社)。如今紅樓被閒置,掩映在濃密的樹從中,靠近了反而看不到,站在運河橋上看得更清楚。如果這棟建築被利用起來改作酒店客棧,我是很有興趣住上一晚的。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唐閘紅樓

入夜,戚風冷雨,街巷空無一人,唯有那溫暖的燈光暗示著這裡曾經的輝煌。還好,有溫暖的酒店可以棲身。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第二天開車進入南通市區,進入老城必須穿過濠河,濠河是南通的古護城河。護城河曾經是我國古代城池的標配,然而如今國內古護城河僅存四條,濠河是保留最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護城河,距今有千餘年的歷史。

沿河附近的公路不寬,多是單行線,大多路口並沒有紅綠燈,行駛起來非常順暢。濠河環繞著長方形的老城區,時而狹窄分叉,時而寬闊如湖,四周是大片的綠地,更像是自然形成的河流和湖泊,周圍有很多公園,並不象北京西安那種方正規矩的人工護城河。夫人說感覺很像杭州,大概蘇州也有護城河,我說更像蘇州。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當然,若說江南水鄉古建園林,莫說蘇杭,就是江北的揚州也遠非南通可比。南通之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乃是其作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種城市發展的一個樣板,在中國近代城市發展史上,南通創造了創辦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第一座民間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1903年,張謇赴日考察,明治維新後日本社會的巨大變化,深深觸動了張謇,他深感強教育、興實業,才是強國之策。他上書清政府,建議在北京設立帝室博物館,但未被採納。他毅然在家鄉開始了創建博物館的努力。1905年,秉持“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的理念,他開始規劃創建南通博物苑。以“苑”為名,這裡既是一個博物館,又是一個植物園、動物園。最初苑內藏品分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分,廣植花草樹木,養殖珍禽鳥獸,與室內展品呼應。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博物苑中館

趕上週一,博物館閉館,但絲毫不影響遊園,整個博物苑是一座開放的公園,儘管遇上寒潮悽風冷雨,卻絲毫掩蓋不住秋的豔麗。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張謇的故居濠南別業就坐落在博物苑北側,1926年8月24日,張謇病逝於此,享年73歲。他留給南通的是全國最大的民族資本集團,50多家企業、400多所各類學校、場館組成的實業教育文化體系,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電等市政基礎設施,以及一系列公益慈善事業。梁啟超稱之為“中國最進步的城市”,魯迅的朋友、日本人內山完造稱南通是一個“理想的文化城市”。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偶遇一個國外考察團,故居單獨開放,得以進入參觀。故居內的展覽詳細地介紹了張謇一生的追求和偉大實踐。可以從三個方面簡要了解張謇的一生:

1、求學從政

早年求學趕考,經歷曲折,終於在1894年(光緒二十年)值慈禧六十壽辰,特開恩科會試,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然不久因父喪回籍守制。1909年他被推為江蘇諮議局議長。此後發起國會請願活動。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等。1912年起草退位詔書。在辛亥革命之前,張謇一直是帝黨成員,主張君主立憲。但是辛亥革命之後,他迅速轉向共和,剪掉辮子,日記換成陽曆,並且受孫中山邀請擔任實業總長。後又加入袁世凱政府。但當袁謀劃解散國會、復辟帝制之際,他選擇離開政壇,回到家鄉,實踐實業興國、教育救國的理想。

2、實業救國

張謇主張“父教育、母實業”,提出“實業救國”“教育為先”。以大生紗廠為核心,還創辦了油廠、麵粉公司、肥皂廠、紙廠、電話公司等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形成一個輕重工業並舉、工農業兼顧、功能互補的地方工業體系,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民族企業集團,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做出了巨大貢獻。

3、教育慈善

張謇在發展實業初見成效後,迅速創辦新式學校,並首先致力於師範。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民辦師範——通州師範學校於1903年開學,將通州師範農科升格為農科大學,並創辦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在上海,創辦吳淞商船學校、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協助創辦復旦學院;在南京,創辦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等,1916年,張謇還創辦了由中國人建立的第一所盲啞學校。張謇一生創辦了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國內具有百年曆史的復旦大學、河海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南通大學等,它們追根溯源,都會‘找到’張謇的身影。

“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在張謇的主持下,南通先後建立了養老院、育嬰堂、殘廢院、盲啞學校、貧民工廠、濟良所、棲流所、遊民習藝所、惡童感化院、改良監獄、醫院等一系列社會機構,成為當時中國1700多個縣中,率先初步建立幼有所撫、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地方。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張謇的理念決定了他事業的高度。當面對內憂外患,眼看報國無門時,他毅然選擇離開政壇,聚焦家鄉建設。張謇以一人之力建了一座城,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致力於家鄉南通的城市建設,特別看到在城市治理方面眼光超前。南邊的新城道路逐漸寬廣,沿著濠河和模範路,南通師範、圖書館、博物苑、更俗劇場、南通俱樂部、有斐旅館、桃之花旅館,以及女工傳習所、通海實業銀行、繡織局等等企業及公共設施比鄰而興。南通成為了當時中國最現代的城市。

他辦的是家鄉事,行的卻是強國路。他興實業、辦教育、做慈善都是富民強國的實踐。南通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當不僅僅是因為發達的實業、先進的教育、超前的城市規劃和治理,更在於一位偉大的理想主義者探索富民強國的現代化道路的偉大實踐。百年前張謇在南通的卓越成就,讓今天的我們依舊可以清晰而具體地感受到在那個中華民族最落魄最多難的時代,無數令人景仰的先賢們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偉大探索和實踐,他們用自身的行動告訴我們一個偉大民族的偉大之所在。南通,張謇的理想國,不也正是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理想國嗎?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曾在張謇和他朋友創辦的學堂中求學的胡適,在一篇序言中寫道:張季直(張謇的字)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為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著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

縱觀張謇的一生,集士子、文人、狀元、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但不論身份怎樣變化,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始終不變的富民強國的理想和行勝於言的實踐。中國現代化的先驅,是對張謇最好的評價。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老城區不大,濠河周長不過10公里。城中漫步,隨處可以看到張謇對這個城市的影響,心裡充滿了敬佩。在南通城市的血脈中,張謇是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鐘樓和譙樓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鐘樓和譙樓

市府前的鐘樓,同頗有封建社會時代特徵的譙樓建在一起。前面是洋建築,後面是古建築,高大的鐘樓將譙樓壓在後面。鐘樓在當時城市裡很少有二層以上樓房的情況下,猶如鶴立雞群。這兩座不同風格的建築連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協調,卻對時代的變遷作了很好的註釋。


女工傳習所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女工傳習所


第一所戲劇學校—伶人學社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第一所戲劇學校—伶人學社



漫步南通令我想起了2018年夏天漫步英倫時特意造訪的新拉納克和索爾泰爾,張謇和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1771 - 1858)及提圖斯.索爾特(Titus salt 1803-1976)是一樣偉大的社會實踐者。雖然張謇比二者晚幾十年,但歐文和索爾特所做的張謇都做到了,而且成就更大,相比之下新拉納克和索爾泰爾更像是南通的唐閘,進一步聯想到當時中國和英國的內外環境差距之大,則更覺張謇之偉大。

英國有不少文化、藝術和歷史價值高於歐洲大陸很多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老建築,英國人並未將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反倒是早早把新拉納克和索爾泰爾這樣的近代工業遺存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可見這些近代工業遺存在英國人心目種的價值。相比之下,我們對於中國近現代工業和文化遺存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其所承載的眾多先賢在探索國家進步民族復興的現代化道路的偉大實踐經驗,對於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乃是一座座有待發掘的金礦。

南通,何以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南通以農業生產為主,經濟落後於許多它曾經領先過的城市,改革開放後,南通奮起直追,一大批民營企業重新崛起,2018年南通GDP僅次於蘇州、南京、無錫之後排在江蘇省第四,位列全國城市20名,超過很多省會城市。如今的南通,正在向萬億GDP邁進,如何解釋既無資源又無區位優勢的南通取得的發展成就,唯有百年前張謇留下的不甘落後富民強國的基因。


一個人一座城:無張謇,不南通 。


關注徐老遊

跟著老徐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