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大量裁员,欧美银行负利率背景下颓势已现,国内银行在干嘛?

欧美地区作为全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集聚地,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引领世界经济领域。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核心,再到新千年以来欧元贸易区的建立,欧美地区银行业一直是国内银行发展的学习方向。

一、我国银行业和发达国家银行收入对比

在我国传统银行业还在利用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时候,欧美国家的银行业已经完成了收入结构的转型。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推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多元化,在业务种类上限制很少,在资产业务方面面临资本市场、投行、租赁公司以及国外银行的竞争;同时在负债业务上又面临着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产品分流了大量银行客户,从而推动了西方银行金融行业在产品开发和业务渠道拓展方面的发展,从这方面看,西方银行更像是“服务型”银行。

大量裁员,欧美银行负利率背景下颓势已现,国内银行在干嘛?

我国与发达国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分析

既然非利息收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收入比重并不高,为什么“负利率”会成为欧美国家银行发展的重负呢?

近日,欧洲知名的银行集团——意大利意大利裕信银行宣布将通过裁员8000人与关闭部分网点以节约10亿欧元,应对当地经济增长放缓和负利率环境的新闻响彻了全球金融圈。

这是继4个月前德意志银行宣布在全球裁员1.8万人之后又一欧洲银行宣布的裁人计划。

在整个2019年度,全球银行业裁员人数达到73400人,其中有85%左右的裁员都来自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负利率地区。

二、为何裁员总发生在存款负利率地区?

据相关的专业人士分析,正是由于负利率的整体市场环境,大大地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和经营收益,导致整个银行业充斥着严重的惜贷情绪,贷款发放不出去,自然不需要多余的网点和工作人员,裁员势在必行。

大量裁员,欧美银行负利率背景下颓势已现,国内银行在干嘛?

世界主要国家利率表

在亚洲地区,日本是最先进入负利率国家,整个银行业目前也深受负利率影响早已进入裁员潮。

事实上,早在年初,日本的几家银行业巨头就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计划。仅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银行三家银行集团就计划在5年内相继裁员的人数就达到了4万人。

自从上世纪美国人导演了《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楼市泡沫破灭,二三十年来经济一直处在艰难的复苏阶段,国内经济增速始终在努力摆脱负增长的厄运。

大部分日本银行不断增加房地产项目投资,以及对中等风险借款人与信用风险偏高企业的贷款额度,但在负利率导致信贷利差缩水的情况下,超过百余家区域银行核心资本比率正逐渐下跌,难以赚取与风险相匹配的利益;

 另一方面受制国内惜贷情绪,越来越多日本金融机构增加海外放贷,导致银行整个资产负债表因海外市场利率波动而面临危险。

欧美国家银行裁员潮之所以相比于日本市场相对缓慢,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有完善的劳动法律的保护,员工不是你想开就能开,条件得先谈妥啊。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法国80万工人罢工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

大量裁员,欧美银行负利率背景下颓势已现,国内银行在干嘛?


三、 面对艰难前行的国外银行市场,国内的银行业环境也不容乐观,整个银行业的转型大幕正在缓缓升起。

以利差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施行多元化经营。

国内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方面给与客户较高的资金收益,另一方面直接抢夺银行优质客源,倒逼银行不得不以缩小利差为代价进行吸储。

主营收入下降了,就得大力发展其他增值业务以保证银行利润增长,同时还要处置因经济下行带来的企业形成的不良贷款。

我国银行业要想打破现状,实现行业整体升级,必须解决以下弊端:

①、打破垄断经营,实现利率和经营的市场化。

一些国有银行在行业准入的限制下,拥有了垄断利润的宽松条件。

银行只要加大存贷款投放的规模,在一存一贷之间把控好贷款质量就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息回报,“躺着”都能挣钱,何必花大力气去开发新产品,研究新的发展策略呢?

②、放开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体制的限制。

国家法规和金融政策的制定,严格规范了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业务范围的内容,而许多银行业亟待开展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又与国家金融法规限定的行业有交叉,政策上不允许发展,银行业又不敢触碰这根红线,在“破”与“立”的抉择上银行业左右为难。

③、专业人才匮乏、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很大,但是在专业领域进行开发、创新的人才却是有很大的缺口。

拿理财业务来说,普通银行网点销售最多的也就是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但是一些相对高端的信托、基金类理财产品、理财咨询业务开展的并不广泛,同时对于客户自身经济条件量身制定理财规划的专业理财规划师则少之又少。

大量裁员,欧美银行负利率背景下颓势已现,国内银行在干嘛?


商业银行发展就是要因时、因地不断地进行变革优化,中国商业银行转型更是迫在眉睫。利差缩小就已弄得整个银行业近年来一片哀嚎,负利率时代真的到来银行业该如何自救?

根据《中国基金报》披露,上半年15家上市银行中,除去浙商和浦发银行,其余13家银行裁员仅六大行就达到了3.4万人。

当然,这些银行裁员主要是面对大堂经理、保安、柜员、信用卡销售人员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可替代性岗位;

同时增加了科技研发的IT人才和新零售产品开发的人才的招聘,可以看出银行业也在向着零售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也许就在三五年后,客户进入银行网点的次数逐渐减少,办理业务的服务人员也会变成自助机器人,以往在柜面办理的业务在手机上即可轻松办理,排队等待、繁琐的单据、更加新颖的产品将改变整个银行业的服务模式。

寒冬已至,唯有以“变”才能应万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