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史玉柱“火炮”再開!民生銀行董事會新成員收入須與業績掛鉤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2日電(魏薇)自詡“大閒人”的史玉柱最近沒有閒著。前腳在巨人集團30週年慶典上大談腦白金和遊戲《征途》;後腳又操心起民生銀行的董事會換屆選舉。

  昨天(12月11日)晚間,史玉柱在微博上放話:“民生銀行公告顯示董事會換屆開始了。我個人觀點:新董事會成員收入必須與業績市值掛鉤。”

史玉柱“火炮”再開!民生銀行董事會新成員收入須與業績掛鉤

  史玉柱放話民生銀行微博 來源:新浪微博

  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

  提起史玉柱,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巨人集團和腦白金,而他另一個身份則是民生銀行的股東之一。

  12月9日,民生銀行公告宣佈,第七屆董事會、監事會三年屆滿,近期將啟動董事會換屆工作。

  公告表示,規模方面,第八屆董事會由18名董事組成。組成結構方面,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人數不少於三分之一即6名,董事會中由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的人數應不少於2名。此外,董事會的規模和組成結構可根據提名情況及相關規定適當微調。

  2017年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選舉出董事一共18名,包括洪崎、梁玉堂、鄭萬春3名執行董事;張宏偉、盧志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志平、翁振杰9名股東董事;鄭海泉、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彭雪峰、劉寧宇6名獨立董事。

  其中,梁玉堂於2018年10月,因年齡原因退休,辭去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職務;原“安邦系”姚大鋒、田志平也已於2018年7月請辭民生銀行董事;鄭海泉也由於任職期滿而辭任,由田溯寧接任。

  史玉柱也是第七屆董事會成員之一。他還曾是第六屆董事會成員,但在2014年主動退出。2017年又再次迴歸。

  在2018年年報中也公佈了董事會成員的收入。其中最高的是董事長、執行董事洪崎,稅前收入為447.08萬元,其次為執行董事、行長鄭萬春,稅前收入為411.03萬元;而史玉柱的收入在董事會成員中墊底,稅前收入為77.5萬元,僅高於獨立非執行董事田溯寧。

  史玉柱此次喊話,或許與民生銀行近年來的業績表現相關。

  近年來,民生銀行的業績方面表現平平,淨利潤增速方面,2014年之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14年之後,民生銀行淨利潤增速快速下降至個位數,且呈現增速放緩趨勢。2014年至2018年,該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5.36%、3.51%、3.76%、4.12%、1.03%。

  民生銀行的現金流也不容樂觀,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該行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570.59億元、-3954.98億元和-1196.56億元。這意味著民生銀行近兩年多來,現金流處於連續為負的“失血”狀態,未來其“造血”能力如何也尚不得知。

  最近兩年多來,民生銀行在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差強人意。該行在A股市場股價從2018年年初的8.52元/股,到如今的6.19元/股,跌幅達27.34%。

  史玉柱與民生銀行

  史玉柱與民生銀行二者緣分可追溯至十幾年前,其投資民生銀行源於他的朋友馮侖。

  據南方週末報道,2003年萬通集團謀求上市時,為了“主業明確”,馮侖將1.43億股民生銀行國內法人股轉賣給史玉柱控制的上海健特,該公司也成為民生銀行非流通股的第八大股東,持股比例佔非流通股的3.75%。

  之後,史玉柱曾多次增、減持民生銀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史玉柱的上海健特依然持股3.15%。

  史玉柱為什麼看好民生銀行的投資?在《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一書中,史玉柱多次提到民生銀行前景非常好,而且以後他只會涉足三個領域即互聯網、保健品、銀行。

  他還曾在一檔電視欄目中談到,“我覺得投資民生銀行挺好。這一塊我應該能賺大錢,我堅信這一點。”

  史玉柱說,因為民生銀行是中國銀行裡最有特色的一個。它是民營企業,銀行裡面只有它一個真正是民營的。

  公開資料顯示,民生銀行是第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股東包括新希望集團、東方集團、泛海控股集團等,註冊資本金13.8億元。2018年年報顯示,民生銀行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不過,在2014年3月民營銀行試點啟動,2014年12月16日,中國首家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正式成立。5年來,已有18家民營銀行獲批成立,另有1家銀行獲批籌建,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業。民生銀行在銀行外部激烈競爭和內部多年股權爭鬥後,轉型也面臨一系列困難。

  史玉柱對民生銀行可謂“愛之深,責之切”。微博上,他的標籤是“退休生活、玩遊戲、看美女、盯銀行”。

  此前,他也多次在微博中對民生銀行“建言獻策”,中新經緯記者粗略統計,他在微博中一共提及過28次民生銀行,不過在此次“喊話”前,已有近兩年再未提過。上一次是在2017年11月,彼時他寫到,“在民生銀行董事會戰略投資委員會務虛會上,大嘴巴放了三大炮:必須大膽啟用八零、八五後員工進入領導崗位,不能論資排輩。”

  上市銀行高管薪酬

  中新經緯記者翻閱2018年部分上市銀行年報發現,2018年上市銀行董事長、行長年薪差距很大,最高者稅前薪酬是最低者的8倍左右。

  六大行董事長、行長的平均稅前年薪在65-75萬元左右,股份制銀行的薪酬高出六大行,最高者為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稅前年薪為555.16萬元。而統計的20家上市銀行中,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的薪酬僅次於浙商銀行、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董事長、行長。

史玉柱“火炮”再開!民生銀行董事會新成員收入須與業績掛鉤

  部分上市銀行2018年董事長、行長稅前薪酬 數據來源:各大銀行年報 中新經緯魏薇製表

  德勤中國曾發佈《中國六大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實踐研究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六大商業銀行高管薪酬偏低。

  《報告》指出,受“限薪令”影響,2015年之後,六大商業銀行執行董事的薪酬從110萬元平均水平,下降到了約58萬元。而2017年年報顯示,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執行董事薪酬卻是六大商業銀行執行董事薪酬的9倍多。六大商業銀行董事長、行長的薪酬為60-70萬元,高管平均薪酬為60.8萬元,這與國際同職位薪酬差距懸殊。

  為何銀行高管的薪酬差距如此巨大?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介紹,國有控股銀行受到國資委和財政部相關規定的直接管控,薪酬相對低一些,而非國有控股的銀行就“比較任性”,高管薪酬需要經過董事會提案,只要股東大會投票表決通過就可以了。

  董登新表示,在國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基本薪酬,無論幹得好壞都要有,二是激勵機制的薪酬,也就是績效,這兩部分應該是有所區分的,如果激勵機制的薪酬和業績掛鉤,當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董登新指出,如果在上市公司任職的董事、監事,是可以依據其在公司擔任的經營管理崗位來確定薪酬,而未在公司任職的董事、監事原則上不在公司領取薪酬。

  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將有哪些新面孔?新董事會能否重振該行業績?民生銀行轉型之路又將如何繼續?中新經緯客戶端將持續關注。(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