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北大校長郝平


日前,北大校長說了一句:在2019年,北大總收入為340億元,包括附屬醫院的收入,是全國收入最高的大學。一個大學有什麼收入啊?不就是國家撥款、社會捐款和校辦企業的收入。2019年北大獲得國家撥款190億,社會捐款數額也有限,意思就是附屬醫院收入有100多億。


北大這句話應該是針對清華來說。作為兩所中國TOP2高校,比試是日常。北大校長這句話是在北大校友會理事會的工作會議上說的,當時在坐有300多名北大全球校友。因為北大2019年預算是190億,清華是297億。北大校友們肯定會有疑問,為什麼北大經費這麼少?這麼少的經費會不會影響北大的發展?


北大校長這句話一方面寬慰校友,一方面踩一下清華,因為清華醫學院是清華的一個痛。


醫學院合併浪潮

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的頭十年,中國高校的合併此起彼伏,波瀾壯闊,堪比建國初期的院系調整。據統計,從1990年~2006年,一共發生了431次合併,涉及了1082所高校。


發生大規模合併潮的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北大醫學部

第一,官方有建設綜合性大學,取消專業型大學的意願。


綜合性大學和專業型大學之爭,自有高等教育之後,就一直存在。民國時期,胡適等人主張取消師範大學,覺得沒有必要單獨開設此類學校;梁啟超則是強烈支持。建國後,國家極需工程技術人員,應用型人才,於是設立了各種專業型大學,像醫學、財經、政法、航空、鐵路、農業機械、農業、林業等。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官方又覺得這種辦學模式有很多問題,所以,教育部有意要建設綜合性大學,取消一些專業型大學。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西北農學院

第二,211工程和985工程做了合併最好的助推劑。


“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建設100所高水平的大學。各高校紛紛摩拳擦掌要入選這個序列。211評選的標準,就是師資、教學、科研水平、博士點、重點學科點,經費、成果等等,要的是學科齊全,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大學。


這種要求怎麼來達到?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合併,把兩所高水平的學校一合併,這些條件馬上就符合。


985是211中的優中選優,更是要求規模大,學科齊全。


我們可以看看多少大學通過合併,馬上就進入了211和985。 隨便舉幾個例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99年以西北農業大學為首的7個單位合併,2004年進入985。西南大學,2005年西南農業大學和西南師範大學合併,同年,進入211。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西南大學


第三,國家還對高校的行政隸屬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對部屬院校進行合併,調整,大部分劃給教育部或者省裡。


這些行政上級主管的變更,可不是官網上一句話的變化,這事涉及面極大,對於高校辦學來說,有可能資金變化很大。


所以,在種種因素的推動下,各高校的合併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醫學院校的合併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在合併中,第一個被盯上的是醫學院。高教界有句話:一流大學都要有一流醫學院,像哈佛、牛津、劍橋等都有頂級醫學院。而對於醫學院來說呢,一方面專業型大學很難進入211或者985序列,還有一方面,要從衛生部轉為教育部或者省屬大學。


綜合性大學需要一所醫學院,醫學院也不是很反對合並。在這種形勢下,綜合性大學對著心儀的獵物開始下手。


最好的標的就是原衛生部的11所直屬高校,包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 、同濟醫科大學、湖南醫科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山東醫科大學、西安醫科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


這裡面,


  • 北京醫科大學併入了北京大學;
  • 上海醫科大學併入了復旦大學;
  • 中山醫科大學併入了中山大學;
  • 華西醫科大學併入了四川大學;
  • 同濟醫科大學併入了華中科技大學;
  • 湖南醫科大學併入了中南大學;
  • 白求恩醫科大學併入了吉林大學;
  • 山東醫科大學併入了山東大學;
  • 西安醫科大學併入了西安交通大學。


在衛生部的11所高校中,有兩所比較特殊,中國醫科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沒有跟其他學校合併,協和醫科大學則是另一個故事,我等會重點來講。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985大學一共有39所,這9所醫學院只滿足了9所大學的需求,其他大學怎麼辦?接著往下找,就像排序配對一樣,好的沒有,再找下一級的。


上海交通大學合併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武漢大學合併了湖北醫科大學。武漢大學爭搶同濟醫科大學時落敗,就退而求其次。浙江大學合併了浙江醫科大學,浙醫大是浙江最好的醫科大學。


總之,985的大佬們基本都能抱的美人歸。


裡面奇特的是清華大學,沒有找到佳麗。按說,憑清華理工男的實力、精明的眼光和務實的態度,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啊。它究竟做了什麼了呢?


清華與協和的聯姻


2000年,北大和北醫合併。


對於清華來說,北大任何一個動向都是要注意的。因為這有可能一招不慎,在TOP2的比拼裡敗下來。


在醫學界,協和是最頂尖的水平,下來就是北醫。北醫在1959年就屬於全國重點建設的16所大學之一,是唯一一所醫科大學,而且北醫在醫學領域專業設置非常齊全,比協和要齊全。


在北京,有三所西醫醫學院,協和、北醫和首醫。當時,在醫學界兩大最頂尖高手面前,首醫毫無存在感。當然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個後面再說。清華要跟北大pk,第一選擇就是協和。


要說跟醫學院的關係,北大更有優勢。北大和北醫在歷史上曾是一家,屠呦呦在入學時,是北大的學生,在畢業時,是北醫的學生。在院校調整中,北醫從北大分出去了。所以,合併的時候,北大找北醫,是比較順利成章的。


協和也喜歡北大。原先協和學生的基礎教育在北大做,因為協和實在太小,只有兩棟樓,沒有太多基礎課的老師。但北大已經有了北醫了,協和不可能在北大待著了,需要另找一個學校,清華變成第一選擇。


在這個情況下,兩家談起了合作。清華是想聯姻、合併,但協和可能只想解決它的基礎課問題。


在2002年,清華新聞網上冒出了一則新聞,說教育部和衛生部簽署協議,協和和清華將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不再單獨辦醫學院。而且新聞裡說,清華的211工程和“十五”建設裡,都包括了協和的重點學科建設了。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雖然有這個新聞,但好像我們在校內,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麼變化。確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內容。因為在2006年,搞了一個隆重的揭牌儀式。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參會的人包括協和的校友、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教育部部長、衛生部部長,還有北京市領導、清華和協和的領導們。規格非常高。


在這個大會上,大家拍板,發佈了一個《清華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關於落實兩部協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個《意見》一共有5點,前3點跟2002的新聞稿裡說的一樣:


第一點:兩校合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就換名稱,其他都不變;

第二點:清華不再辦醫學院;

第三點:協和的重點學科建設納入清華的“211”和“985”的計劃中;

第四點:協和和清華共同制定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計劃,這個專業學生具有清華和協和的兩個學籍,畢業證有兩個學校的章。

第五點:兩校成立工作小組,來推進這件事。


開完會,兩位部長、兩校領導們分撥跟牌子照相。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這個意見看著很有意思,除了兩塊牌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第四點,清華、協和共建的專業就是臨床醫學專業。為了這點事,協和和清華從2002年折騰到2006年,還要讓兩部部長出面,一起來開會。這真的是頭牌待遇。


我的感覺,清華、協和就像一對小夫妻,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下,口頭同意,但沒有實質內容;2006年相當於辦一個豪華婚禮,昭告天下,我們兩家結婚了。


但這個結婚跟普通人的結婚不一樣,看看協和改名的函,復旦和上醫大合併的函,區別很大。復旦和上醫大的是真正的結婚,裡面都用到了“同心同德”了。清華和協和最多隻能算走婚,都不離開孃家的,除了名稱和合作的項目,什麼都照舊。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協和和清華這種異乎尋常的結合,或者說勉為其難的結合,為後續的分開埋下了種子。


清華自辦醫學院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清華醫學院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在人民大會堂的會議上形成的意見中一直有一條,清華不再辦醫學院。其實在2001年,清華已經創建了醫學院。跟協和合作後,清華醫學院確實沒有什麼發展。


但跟協和的合作,清華和協和的目標並不一致。比如,按照《意見》說法,兩家共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在清華眼裡,這幾個字應該是:清華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這種命名跟其他高校的一樣,像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但是在協和的做法裡,我們只看到一塊牌子立在它的學校門口:北京協和醫學院,從沒有看到另一塊牌子:清華大學醫學部。就是說,2006年的《意見》根本就沒有實施下去。


我看網上有說法,在2007年,教育部和衛生部再次簽訂協議,裡面不再提“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而是改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同時強調兩校還是合作的。不過我沒有查到原始協議。


如果是真,到這個地步,兩校基本已經貌合神離,各走各路了。清華自己開始行動了。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清華第一個建的是生物醫學工程系。這個專業清華早有,2001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有院士饒子和、施一公。


從2009年起,清華設立了“生命科學與醫學藥學實驗班”。這是一個8年制的計劃,包括醫學和藥學,達到要求,就能授予博士學位。在2016年,清華正式成立了臨床醫學院。這個舉動清清楚楚地表明,跟協和已經是徹底兩家了。在雙一流的評選中,協和也入選了,這也表明教育部和衛生部同意兩校正式分開了。


不過,清華在醫學方面還是遇到了麻煩。醫學跟其他學科不一樣,非常依賴實踐,需要醫院。清華這麼多年的耕耘,只有4家附屬醫院,最好的是一家三級醫院、兩家類似於社區醫院,還有一傢俬立醫院。在三甲醫院最多的北京城,清華的附屬醫院實在拿不出手,還不如一些三流醫學院。


首醫成為香餑餑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北京有60多家三甲醫院,可惜大部分都是名花有主,基本屬於首醫、北醫、協和三個系統,比較特殊的就是軍隊系統的醫院。武漢大學在這個方面有成功經驗,把軍隊醫院搞成了自己的附屬醫院,但清華沒有成功。清華只是簽了301醫院和積水潭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與此同時,首醫在北京三所醫科大學裡進步神速。我個人認為,一是,首醫佔據了北京最多的三甲資源,它有20多所附屬醫院,比北大醫學部多多了;二是,北醫被北大合併後,發展有點變慢。


總之,首醫從一個灰姑娘變成了一位非常惹人喜愛的大姑娘了。這種事情,京城的986“光棍”們是不會錯過的。於是,傳出了北航要跟首醫合併的傳言。


這個傳言不停傳,不停闢謠。直到有一天,首醫的附屬醫院宣武醫院出了個新聞,北航的領導去視察了宣武醫院,討論兩校合併或者聯合的事情。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但是,某天以後,這事沒有下文了。


原因是,清華反對。清華也想要首醫。


未來發展的預測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最初的合併到現在有20年了,從結果來看,並不是每個都成功了。強強聯合結果一般,像復旦和北大的合併。一方強、一方弱的組合反而好些,像浙大和上交大的合併。


對於醫學院來說,它們並不很想合併。醫學院有自己的附屬醫院,有收入,也可以安排學生就業,日子非常舒服。


合併之後,很多大學會打附屬醫院的主意,讓它上交一些費用,因為附屬醫院年收入超百億的不少。後來衛生部還特地出了個文,不讓附屬醫院上交各種費用。相對來說,綜合性院校是屌絲,只能靠教育部撥款,醫學院是白富美,自己家有礦。


從清華和協和的關係看,綜合性大學辦醫學院的難處


所以,雖然有傳言清華想要合併首醫,但我想首醫和清華應該都比較謹慎,不會像17年前這麼熱情,志在必得。


我認為,清華自身的發展更應該立足自己,憑藉自己世界一流大學的優勢,跟國外頂尖醫學院搞聯合培養,我相信雖然沒有附屬醫學院,學生的就業還是有保證的。


另外,我看新聞,清華和協和還是有合作,專家有雙聘。我想,在學生培養上也可以合作,清華幫協和上基礎課,協和幫清華做專業課的培訓。這也許是對雙方最有利的合作模式。


兜兜轉轉,不幸福的夫妻,分開做朋友或許能做得很好。


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