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於12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藥品管理法》自頒佈以來進行的第二次系統性、結構性的重大修改。其中,亮點之一便是

對網絡處方藥監管做出了進一步規定


新《藥品管理法》明確了在一定條件下,不禁止網絡銷售處方藥,但疫苗、血液製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多種特殊管理類藥品仍在禁售之列。網絡售藥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等部門制定。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網售處方藥方便了誰?


網售處方藥首先的受益者便是慢性病人和複診病人


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醫療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沒有完善的體系,因此主要以“輕問診”為主,對於病患的服務主要為網絡諮詢。因此,病程長、需要多次複診的慢性病人便成了首要的受益者。同時,慢性病人群體中老年人佔了多數,互聯網醫療也可以方便腿腳不便和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就診


此外,偏遠地區的患者也將受益於互聯網醫療。我國的醫療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全國區域性醫療發展依舊不均衡。例如新疆、寧夏、西藏等地區,其經濟水平不夠發達,醫療水平相對較弱,醫生資源較為緊缺。而

互聯網醫療可以作為當地醫生資源的補充,可讓偏遠地區患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享受到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醫療資源。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百姓亂吃藥的狀況也有望通過互聯網醫療解決。由於醫藥專業性高,百姓亂吃藥及不合理用藥的狀況時有發生。中國科協曾對全國27個省(區、市)城鄉居民的安全用藥問題進行過調查,發現87%的受訪者曾有過自我藥療的經歷, 36%在自我藥療時出現過失誤,其中26%表示因此耽誤了治療。


伴隨著互聯網醫療的逐漸發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也開始跟上。今年八月,國家醫保局發佈《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後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將“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納入現行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體系統一管理;對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按照線上線下公平的原則配套醫保支付政策。


不論是從事在線診療的醫生還是線下互聯網醫院的平臺運營商,都有望從中獲益。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網售處方藥是否安全?


此前,人民網記者曾對網購處方藥進行實測,發現25家醫藥電商中,19家無合規處方能買到處方藥,部分醫藥電商存在電子處方無藥師簽名、用藥信息如姓名、年齡、症狀可虛構等問題。



可能致死劑量的處方藥,無需處方依然可購得;寵物狗照片充當處方在多家醫藥電商仍可通過審核;處方藥也能參加“雙十一”促銷、“健康囤貨節”……


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都讓老百姓對網售處方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疑問。


不論網售處方藥政策是否放開,處方藥應憑方購買是不變的底線,這是毫無疑問的。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嶽表示。


國家衛健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肖永紅教授指出,藥品特別是處方藥是關乎人生命的,呼籲針對網售處方藥進一步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


明確了!疫苗、血液製品、精神藥品……這些處方藥禁止網售

互聯網醫療政策正逐步明朗


我國互聯網醫療尚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諸多挑戰,除了老百姓的網售處方藥安全保障問題,還要面對如何將優質的醫生從線下帶到線上、如何滿足不同患者的用藥需求等問題,在開藥之後,如何讓看病、開藥、配送成為一體化流程也同樣值得思考。


目前,互聯網醫療政策正在逐步明朗。從去年頒佈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到剛剛新出臺的《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都在撥開互聯網醫療的重重迷霧,對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的准入和互聯網醫務人員的執業資質、工作經驗都進行了規範


如今,新《藥品管理法》的施行,對網絡銷售處方藥做出進一步規定。關於網絡銷售處方藥的問題“人大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採取了包容審慎的態度”。

網絡售藥的具體管理辦法將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等部門制定


與此同時,眾多互聯網醫藥平臺也在進行探索,未來有望使得互聯網醫療及其醫保更加完善。


(來源:南方網、21世紀經濟報道、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