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電影,我是天浩,一位專注宅家二十年的電影狂魔,電影對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下班或者放假後,總會去看上那麼一兩部,不論是最新上映的院線大片,亦或是經典老電影,今天要和大家聊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當怪物來敲門》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秘密,當某一天,突然有怪物找上門來,希望以三個故事來換取你心中最真實的黑暗秘密,你會怎麼抉擇?當你被家人嫌棄,被朋友欺騙,被同學排擠時,你是否懂得了逆來順受?

也許明明傷痛,卻還是要笑臉相迎,也許悲傷卻要假裝堅強,也許迷茫卻要假裝找準了方向,在多方壓力下,你是否學會了成長?是否學會了對生活妥協?也許曾經有過熱血,也許曾經一往無前,但生活就是這樣,會磨平你所有的稜角,讓你對著枯燥的生活妥協。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男孩康納每天晚上都會做噩夢,夢到自己的媽媽掉進深淵中。康納是一名普通的少年,每天自己洗衣,自己準備早餐。在學校,康納總是被同學欺負,在回到家時,康納的媽媽買了一臺老式放映機,康納與媽媽一起觀看老電影,看到電影中的金剛時,康納很羨慕,他覺著如果自己有那樣的實力,就可以把欺負他的壞人撕成碎片。

夜晚時分,康納看到窗外遠處的樹變成了一個怪物,向著自己奔來。怪物把康納抓在手裡,告訴康納他每天都會來,怪物要用三個故事換康納的一個故事,一個康納內心最真實的故事,如若不然,怪物就會吃了康納。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第一個故事:王國裡面王后去世了,國王又娶了一名女子,大家都傳說女子是女巫變的,目的是想篡奪王位,王子文武雙全,深受百姓愛戴,就在他快成年可以繼承王位前,國王突然暴斃,根據規定,由新王后攝政一年,王子心灰意冷下,與一名農夫的女兒相愛。

他們怕王后報復,決定私奔遠走他鄉,晚上他們在一顆大樹下休息,第二天王子醒來,發現心愛的女子已經被人用刀刺死了,憤怒的王子認定是王后所為,發動早已心懷不滿的人民,一起推翻了王后邪惡的統治,王子當上了國王,在他的統治下,這個國家繁榮昌盛,成為遠近聞名的強國。

而事實上,當天晚上刺死農夫女兒的正是王子,因為只有這樣栽贓給王后,人民才會聽他的召喚發動反抗,可憐的農夫女兒就這樣無辜犧牲了,而王后真的是女巫,她還沒有篡位只是因為時間上沒來得及。這個故事裡面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第二個故事:工業時代,醫學的先進讓大家都採用化學藥品,只有一個藥師還堅持用傳統植物原料的方式入藥,藥師脾氣古怪而貪婪,為了尋找入藥的植物,他需要不斷的砍伐許多名貴樹種,這個時候一名牧師來到這個地方,他聯合普通百姓,堅決制止藥師這種行為。

之後不久,牧師的兩個女兒病倒了,不管是西醫還是上帝的祈禱,都沒有讓女兒的病情好轉,這時,牧師想到了藥師,他請求藥師能夠出手救他女兒,藥師問他,如果將他兩個女兒救活,他是否肯放棄他的信仰,讓藥師開挖名貴樹木,牧師同意了,結果第二天他的兩個女兒死掉了。藥師雖然貪婪,但他畢竟還會救人,而牧師如果沒有了信仰,那他還剩什麼?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第三個故事:有個隱形人,平常大家都看不到他,所以做了不少惡作劇,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沒有了隱形的能力,本來以為大家都會打他或者嘲笑他,沒想到的是,旁邊的人根本就沒注意他,就當他還是隱形一樣,於是他發狂了。當大家都當你是隱形的時候,人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康納想讓怪物幫助自己的母親,然而需要幫助的卻是康納自己,這也有了第四個故事:面對病痛折磨的母親,小男孩無法走出自己的心魔,他太累了,雖然不情願,但他內心真實的想法是放開拉著母親的手,看她跌下深淵。

這種矛盾的心理使他敵視外婆,仇視社會,當怪物讓他赤裸裸的面對真正的自己時,小男孩終於懂得,生老病死,自然法則,誰都無法避免,活著的人必須接受並且成長,不管你是否願意,該放手時一定要放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讓親人知道我愛你。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心裡的怪物讓康納去摧毀討厭的一切,極端的痛楚逼出心臟,並不意味著終於能平息災難,所以它討論的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看過這麼多懸崖邊抓住對方,生死之際峰迴路轉的畫面了,那麼看一次無能為力,看一次早已預期的告別,都是真的。就像故事裡女巫被救,狠心的王子成為國王,牧師放棄了信仰,那些糟糕的故事不會流傳卻真實,遺憾和失去都是真相。

康納拒絕相信,抗拒內心,誰又不是呢?但故事的最後總會有種溫情的傷感輕撫傷口。一本正經的怪物不可愛,但是當這個怪物離開,你就變成不可愛的大人。怪物追隨過媽媽,噩夢是噩夢,變成回憶,不再會夜夜來臨。接受了這個,我們學會成長,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當怪物來敲門:成長就是學會了對生活妥協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怪物的遺蹟,怪物來過,帶我們走了一段旅程,我們從恐懼、憤怒、不解,到與之和解。 生活往往不會像童話般美好,總會有分別的時刻,總會有痛苦的時刻,總會有需要放手的時刻,而無論怎樣,無非該是帶著父母的一片期望,好好生活下去。

所謂心魔、噩夢,歸結原因都在乎於沒有原諒自己,想給自己懲罰,可是,人是複雜的,什麼事情又有絕對的對與錯呢?生活的本質或許是不需是非的,良好的信念就是治癒的一半,有了信念,要記得堅持下去。

生而為人,要為旦夕禍福做好準備,經歷了要懂得釋懷,亦要記得勇敢堅強,在心中保留一份超脫,與人聊天,發覺有時候順其自然不失為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抽離了自我,要與自我達成和解,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