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重访炎陵:从“人口不多清洁工多”说起

重访炎陵:从“人口不多清洁工多”说起

因参加一次活动,前不久去了一次炎陵县。这也是我相隔二十几年后的再次重访。我去过全省所有的县市,最近两三年又重走了全省大半的县。关注县城,是我多年来养成了习惯。所以我对全省每个县市的城市规模、主导产业等可以说是了然于胸。就最近两三年重走过的一些县而言,大凡隔了十几二十年没去的地方,大都今非昔比,县城都由过去农贸市场式的县城,建设成了非常漂亮的宜居小城市,有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得到优化升级,十分令人欣慰。那么,炎陵这个地处罗霄山腹地的山区小县,又怎么样了呢?所以我对这次炎陵之行充满期待。

炎陵县,因"邑有圣陵"炎帝陵,原来叫酃县,始建于宋嘉定。1994年又更加直白地更名为炎陵县。全县总人口20.4万,县城人口约6万左右,为湖南第三人口小县。

重访炎陵:从“人口不多清洁工多”说起

摄于炎帝陵景区

炎陵除了有被誉为神州第一陵的4A级景区炎帝陵以外,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4A级景区神农谷,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亚洲第一。湖南的最高峰也在炎陵。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5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湖南省第一,是观光旅游和休闲养生的风水宝地。这些大家都耳熟能祥,不在话下。

今天的话题是,这次到炎陵,在开始进入县城的时候,负责接待我们的同志就在车上介绍说,炎陵县城不大,但特别干净;人口不多,但环卫工人多。因为我关注县城,甚至这次之所以来这里就是冲着县城来的,所以我对接待的同志的这番话满怀兴趣,而对有关景区景点的介绍却没有多少在意。于是,接下来在炎陵的两天两晚的时间里,我始终结合接待同志的这番话,观察着这个县城。

毕竟是山区小县,相隔20多年之后,炎陵县城并没有出现多少令人惊叹的高楼大厦,但真如接待的同志所说的那样,整个县城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干净到如果在大街上丢一个烟头也会有犯罪感的程度,哪怕在背街小巷,县城边缘也找不出卫生死角。从炎陵已是国家卫生县城也可说明炎陵县城的环卫程度。不过,并没有感觉到环卫工人比别的地方多。就此我与来参加活动的县领导进行了简短交流。县领导说县城的卫生搞得好,环卫工人并没有多多少,关键是这一块工作没有承包给保洁公司,是县里自己搞,这样有利于动员各方面力量来参与县城的齐抓共管;再是环卫岗位都面向贫困户招聘,这些人能吃苦,珍惜工作岗位,工作责任心强。

重访炎陵:从“人口不多清洁工多”说起

摄于神农谷景区

是的,为做好县城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许多地方进行了市场化运作,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把这一块原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工作,承包给有关保洁公司,交由社会管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改革的方向。但值得深思的是,一些进行了市场化运作的地方,其县城的卫生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相反,把这一块工作紧紧抓在政府手中的炎陵,却把县城搞成了国家卫生县城。由此我想,炎陵用传统质朴的管理方式能把环卫工作作好,相信一定是带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和很强的责任来做这件事的。那么,一些进行了市场化运作而环境卫生又没有得到改善的地方,会不会是把关系民生的环卫管理工作当作包袱,而又把市场化改革当作甩包袱的手段,把环卫工作一“包”了之,无所作为呢?还有,会不会“包”的时候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把“包”之前的“脏乱差”水平作为了对乙方的工作要求,如果想要改变“脏乱差”的状况,乙方就要你加购买费呢,而合同一签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你不加购买费就同样无所作为呢!可见改革也好,市场化运作好好,如果真想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对人民的感情和责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重访炎陵:从“人口不多清洁工多”说起

摄于神农谷景区

至于炎陵的环卫工人多与少的问题本来不用再纠结。我要说的是,一些地方的环境卫生老是搞不上去,如果是人手不够的话,不仿面向贫困人口多招一些环卫工人来解决这个问题。环卫是民生,向贫困户提供环卫岗位也是民生,一举两得。这样当然存在一个财政负担的问题,但只要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调整优化财政支出方向,该压缩的压缩,该砍掉的砍掉,这点空间还是有的。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一定要还人民一个干净卫生的县城。

本头条号只为使用多年的五笔字输入法不被遗忘而打字闲聊,不为传播,如有冒犯,请多原谅,直至私信于我,立即删除;如闲聊中有可取之处,也纯属意外,绝非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