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光棍節,按理是父母催婚催生的好時節。

然而這屆老年人圈子裡的風氣好像和往年不太一樣了:

催婚催生?催什麼催?神經病啊,我們不要自由嗒?!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幾年前,當把孩子送進學校的那一刻,我們都以為期盼許久的自由終於到來了,可是沒過多久,我們又發現事情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

連我們的爸媽都開始質疑:“不是說等孩子上學就好了麼?怎麼感覺更忙更累了呢?說好的把孩子交給學校,把自由換給我的呢?”

上學一個娃,責任靠全家。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我們小時候,一人帶娃,全家受益,但凡有一個勇士挺身而出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剩下的家庭成員都能該吃吃該喝喝,自己的生活節奏幾乎毫無影響,不管你還是不是你,反正我還是我。

三十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這屆中老年人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尾,他們曾經幻想的各自安好被現實摁在地上反覆摩擦,碾得粉碎。

你打算輕輕鬆鬆安享晚年?對不起,“三代捆綁式帶娃”瞭解一下。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子女日常上班,接送孫子孫女上學的重擔就落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上,每天兩次,風雨無阻;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這些常規操作,都形成了肌肉記憶,經過日積月累,又滲透進了骨髓。

所以,在夜幕降臨後的街心公園,你看到的不是廣場舞,而是大媽大爺們逃離吃喝拉撒滿地雞毛後,釋放出來的內心張狂;在精心拼圖的朋友圈,你看到的不是絲巾和墨鏡構成的風景照,而是這屆中老年朋友欲與天公試比高的不羈與倔強。

總之,他們對於放飛自我、解放天性的渴望,一點不比年輕人少。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以前,我偶爾任性一句“好想丁克一輩子”,會換來爹媽公婆兩百多個白眼;現在,我隨便嘀咕一句“我要不要再生一個呢”,會被他們科普三百多個生二胎的弊端。

爹媽們聊天話題都不帶催子女結婚生娃了,當代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已經頓悟:孩子不結婚,事情少很多;孩子不生娃,麻煩少很多;各歸各享受,生活好很多。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曾經,在小區裡遛娃曬娃的老頭老太是那個空間裡最熠熠生輝的一群人;現在,不用帶娃、自己瀟灑的老頭老太是整個小區最令人羨慕嫉妒恨的一群人。

他們在會員制的超市裡購物消遣,在古風猶存的山間小鎮感受人文歷史,在秋風蕭瑟的湖畔蟹莊享受人間美味,他們跨過山和大海在聖托里尼觸摸天空之藍,他們穿過人山人海在埃菲爾鐵塔上揚起絲巾……

現實中的他們無跡可尋,朋友圈裡的他們無處不在。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而那些手裡牽著老大,懷裡抱著老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嘴上說著無所謂,心卻飄到了千里之外,本來以為孫子最好玩,帶了孫子後才發現,除了孫子,什麼都好玩。

曾經我天真地以為電視能承包中老年人的業餘生活,電視購物琳琅滿目包羅萬象,隨便換幾個臺,總有一款適合你爸媽。

然而,就在我爸買的菜刀拍個黃瓜拍成了兩段、我媽買的電飯煲把一鍋生米煮成了碳之後,他們對電視購物的興趣降到了冰點,而電視也成了家裡節能減排的排頭兵,不到看春晚,都不記得還有這麼個存在。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後來,手機和各種眼花繚亂的購物app給他們帶來的新生,只要隔壁張阿姨半價買到了一張涼蓆,我媽就恨不得0元砍到一床蠶絲被,否則就輸了,而從文爭武鬥的年代挺過來的中老年同志,是怎麼也輸不起的。

而在這些小打小鬧中勝出的老頭老太還不算不上真正的人生贏家,那些不用帶娃、享受人生的才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人。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不用帶娃的中老年人有多野?大概就是一種“孝子手中線,遊母身上衣”的感覺吧。

最近我們辦公室裡的對話大體是醬紫的:

我爸媽這會兒在內蒙古吃烤全羊,羨慕。

我爸媽也去海南浪了,一點沒有想家想子女的跡象。

別說了,我爸媽更不消停,沒事跑阿拉斯加看極光去了。

唉,我爸媽上週剛從澳洲回來,昨天又飛迪拜了,不知道這次要買黃金還是鑽石。

我已經一個多月沒見到我爸媽真身了……

瞬間,大家沉默了。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當我們為月底的KPI輾轉反側,為孩子的考試升學徹夜難眠的時候,老當益壯的爹媽們又默默完成了一波消費升級,他們的目標不再是菜場裡價格躁動的豬肉,不再是電視上那些被打了雞血般叫賣的電器,他們的購物車裡多了免稅店的茅臺和米其林三星的下午茶,個別更有追求的,張口閉口都是P2P和區塊鏈。
曾經,父母拿我們和鄰居小孩比,和學霸比,和神童比;現在我們不曬自己不曬娃,只曬公婆和爹媽。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對門的王大爺徒步走完川藏線,樓上的薛大媽自駕橫穿歐亞大陸,隔壁單元的劉叔叔單挑撒哈拉,對面樓裡的蔡阿姨遠航百慕大……

我們用這些“別人家的爸媽”時刻告誡自己,督促父母,身體要好,視野要寬,格局要大,他們的放飛是我們最大的救贖。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目送父母歡天喜地出去浪,我們眼含欣慰,看著他們大包小包下飛機,我們欲哭無淚。

中老年人在旅途中的旺盛的購物慾和魔幻的購物水準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食物還好,要麼逼全家連吃一個月的黃橋燒餅,要麼旅行箱塞滿全口味的山核桃和蘿蔔乾,好歹是能消化掉的物件。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紀念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媽去雲南帶回來一條號稱能辟邪驅宰價值兩萬元的銀腰帶,比如我爸從莫斯科打包了三件made in海寧的皮大衣,還有一次要不是沒法飛機沒法託運,他們差點給我帶回來一尊1:1的兵馬俑石膏模型……

後來我get了,這不是我父母的個案,而是全天下中老年人的通病,畢竟來都來了,買到就是賺到,除了朋友圈,他們還需要這些實物延續自己旅行的意義。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我們的父母,經歷了資源貧瘠的童年,熱血澎湃的青春和含辛茹苦的中年,他們直面了世事的變遷和時代的飛躍。

他們養大了兒女,又帶大了兒女的兒女,儘管傳統的認知和信息爆炸讓他們有些困惑,有些迷茫,不過沒關係,他們通過一波又一波的消費升級來證明自己仍然年輕,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我們公司新來的姑娘剛結婚,婆婆拉著她的手說:“2020年我們姐妹團要環遊歐洲,2021年我們同學會要去美國自駕的,2022年我們知青群打算去南極看企鵝……”

姑娘自己心裡翻譯了下,婆婆的意思大概是:你三五年之內,千萬別生娃。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不催婚,不帶娃,解放天性的中老年人有多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