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清初第一文臣:范文程叛明降金,真的是數典忘祖嗎

范文程,字憲鬥,遼東撫順人。

范文程這個人的家世比較顯赫,絲毫不遜於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和孟子的家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鐘鳴鼎食、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官宦世家。

范文程是宋神宗趙頊以及宋哲宗趙煦時期的觀文殿大學士商平公范仲淹的十七世孫。

清初第一文臣:范文程叛明降金,真的是數典忘祖嗎

范仲淹

就憑這個響噹噹的招牌,即使范文程這個傢伙是個白痴傻子,也能夠混得到一口飯吃,畢竟他是名人的後代!這就是他擁有的無形資產!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間的財富名譽具有延續性,上一代闖出的事業也能使下一代受益獲利。

明朝初期,范文程的六世祖範嶽將整個家族由江西省遷到了遼東的瀋陽,居住在撫順城。范文程的六世祖範嶽也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遼東人。

江西省水陸交通發達,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而遼東則是天寒地凍、荒無人煙,這兩地之間的差距,豈止是“相差十萬八千里”這詞能夠形容的,本人真不明白范文程的先世怎麼想的?居然將家搬到那樣的地方,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想成就後世范仲淹的功業。

當然范文程的家族也不僅僅只有范仲淹這一個名人,范文程的曾祖範鍃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的進士,最後官居兵部尚書,就連《明史》這樣的正規史書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也可以稱得上是光宗耀祖、顯赫門楣了!這更讓范文程家族蓬蓽生輝、添磚加瓦!

而范文程似乎遺傳了他家族的這一大優點,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努力、刻苦學習,後來范文程和他哥哥範文寀一起進入瀋陽城縣學,成為了生員。范文程和他哥哥範文寀找了個教書的工作,養活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可是那樣範文程也就註定只能夠庸庸碌碌、平平凡凡地過一生了!

可是歷史就是這樣,他註定會讓某些人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們。這就好比流星,劃過長空時發出的耀眼光芒雖然短暫,但是人們卻能夠對它羨慕不已,過目不忘,從這一點說,它就是永恆!

萬里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勁旅攻陷了撫順。

清初第一文臣:范文程叛明降金,真的是數典忘祖嗎

八旗軍隊

按理說,范文程和範文寀作為大明的子民,聽說撫順城失守的消息以後,他倆應該很傷感,奇怪的是,范文程和範文寀不但沒有傷感難過,而且還很高興興奮。

范文程和範文寀馬上就收拾包袱離開了當時遼東最大的城市瀋陽,跑到撫順城去投奔努爾哈赤了,賣主求榮、通敵叛國的醜陋嘴臉暴露無遺,如果范文程和範文寀的祖宗范仲淹泉下有知,恐怕都會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破口大罵這兩個不肖子孫!

范文程和他哥哥範文寀是讀書人,說起話來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啊!跟努爾哈赤這種文化程度不高或者是半文盲級別的人說話,自然是把努爾哈赤哄得一愣一愣的。

當然范文程和范文程和範文寀也沒有忘記借用一下自己祖宗留給他們的無形資產,向努爾哈赤大肆吹噓了一下自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孫這件事情,好增加一下自己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努爾哈赤對貝勒臺吉、滿漢群臣感慨地說道:“這是名人的後人啊!我們一定要禮遇善待他倆!”當時後金的貝勒臺吉,滿漢群臣都非常聽努爾哈赤的話,如今聽努爾哈赤這麼說,都三天兩頭地設下盛宴,款待范文程和範文寀兩兄弟。范文程、範文寀兩人山珍海味、熊掌魚翅是吃了不少,可是正事卻是一件都沒有做,這不是范文程和範文U想要的生活!

當然這也不能夠全怪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每天都在忙著與大明作戰,攻城略地、拔城下寨的大事情,需要的都是馳騁疆場、驍勇善戰的將士,而不是文人。在努爾哈赤眼中,文人是個什麼東西,敵得過一把刀兩把刀,不要以為說些酸腐不堪的詞兒,沾沾自喜地賣弄幾句看似有哲理的話,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極設立文館,急需大量博學多才、知古通今的翻譯人才,而范文程正好符合這個條件,皇太極毫不猶豫地將他招進了文館,范文程經常出沒於皇太極的身旁,他的才能逐漸顯露出來。受到了皇太極的賞識和重用,這跟“日久生情”的原理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不久,皇太極率領滿蒙聯軍繞道蒙古高原,征伐大明。從薊門長驅直入,攻陷了遵化縣城。

范文程率領一支八旗勁旅接二連三地攻陷了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柵關、大安口五座軍事重鎮。

清初第一文臣:范文程叛明降金,真的是數典忘祖嗎

范文程

可是明軍不甘心失敗,馬上集結重兵攻打大安口,大安口危在旦夕。

范文程馬上率領八旗勁旅馬不停蹄、星夜兼程趕來救援,范文程這個傢伙那可是大大地狡猾,他並沒有讓八旗勁旅正面衝鋒,而是先用火炮朝明軍轟了兩炮,明軍一聽到炮聲,頓時嚇得屁滾尿流、魂飛魄散,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大安口保住了!

皇太極率領滿蒙聯軍撤出關外的時候,命令范文程、參將英俄爾岱、遊擊李思忠率領八百八旗將士駐守遵化城。可是明軍並沒有讓皇太極打響他的如意算盤,很快就發送了反攻,八旗軍隊駐守的關內灤州、遷安、永平、遵化四座軍事重鎮,全部失守。

儘管如此,范文程的文韜武略與智勇雙全在此次滿蒙聯軍入關的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展示,深受皇太極的賞識與重用,被授予了遊擊的世職。范文程為他的子孫後代留下了個金飯碗,范文程的子孫後代不用擔心以後找不到工作,更不用愁沒有飯吃了,這大概就是世襲,接班制度的唯一好處吧!

可是范文程並沒有感到滿足,他還要繼續奮鬥,不斷努力,為子孫後代積累更多的財物與資產,這也是為人父母者共同的心願,而上天也慷慨大方地給了范文程繼續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機會與舞臺。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皇太極率領滿蒙聯軍圍困大淩河城。正當皇太極將大淩河城圍得水洩不通、滴水不漏的時候,歸順後金的蒙古軍隊又來給皇太極添麻煩了。

這些蒙古軍隊的看法與見解實在太獨特了,跟著皇太極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不過,居然想去投靠被滿蒙聯軍圍得水洩不通,已經走投無路的大淩河城的守軍。對此本人只能夠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群蒙古軍隊不是腦袋瓜子嚴重缺氧,就是神經哪根筋錯亂了。

皇太極可不管這群蒙古軍隊的腦袋瓜子是被驢踢了還是被門框擠了,反正背叛與出賣自己,那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皇太極二話不說,就命令八旗軍隊去將這些人誅殺,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程度可見一般,由此看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在皇太極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就在這個時候范文程出現了,他給皇太極講了一大套一大套的道理,舉了成堆成堆的例子,把皇太極聽得是暈頭轉向,一愣一愣的,最終將五百多名蒙古人從八旗軍隊的刀口上救了下來。佛家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范文程救了這麼多人,應該不只是勝造七級浮屠吧!

沒過多久,滿蒙聯軍猛攻大淩河城西山山顛的一個炮臺,這個炮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炮臺內的明軍特別具有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操,抵抗異常猛烈。雖然滿蒙聯軍驍勇善戰、所向披靡,但是猛攻了多次,還是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就連文韜武略、老謀深算的皇太極對此也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就在這個時候,皇太極想起了博學多才、知古通今的范文程,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既然我平時這麼關照和照顧你,現在用得到你了,你也應該出把力了!

范文程也是個知恩圖報,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人,明明知道皇太極這是讓他去背黑鍋,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並且還拍著胸脯向皇太極承諾,保證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不辜負領導對自己的殷切期望。遇到范文程這樣的部屬,也不知道是皇太極太幸運呢還是太不幸呢?

范文程接受了皇太極交給自己的任務以後,絲毫也不敢耽擱,自己一個人騎著戰馬跑到了大淩河城西山山顛的炮臺下,大有“初生牛犢不畏虎”、“藝高人膽大”的氣概。

當然讀者諸君也不能夠胡亂猜測這是范文程腦袋瓜子進水了或者是神經搭錯了線後的表現!其實范文程之所以有恃無恐、肆無忌憚,是因為他有信心也有能力能夠說服炮臺內的明軍歸附後金,效忠皇太極!

范文程不愧是名臣范仲淹的後人,果然有大家的風範與氣概,沒說幾句話,就使炮臺內對大明忠心耿耿、克盡職守的明軍將士放棄了抵抗,投降了後金。看來范文程的演講能力絲毫不遜於拿破崙、墨索里尼、希特勒這些演講高手啊,煽動人心,誘惑他人的神奇效果在范文程的演講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皇太極聽說此事後,非常高興,馬上將大淩河城西山山顛炮臺內的所有人員,包括生員一人,男子七十二名,婦女十七人等賞賜給了范文程,這些人自然而然成為了范文程的家奴與僕人。

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些人成為范文程的家奴和僕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他們落入皇太極的手上,就憑他們讓皇太極這個傢伙吃了這麼大的虧,受了這麼多的累,丟了這麼大的人,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就在同一年,皇太極聽從寧完我的請求和建議,在後金設置禮、戶、刑、兵、工、吏六部。

清初第一文臣:范文程叛明降金,真的是數典忘祖嗎

皇太極

皇太極鑑於范文程這個人博學多才、知古通今,在刑部給范文程留了一個職位,也就是這一個職位使范文程這個傢伙如魚得水,大展身手,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才幹與能力!使自己成為了後金境內身份顯赫、地位崇高的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