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人物真實、觀感真實、態度真實,“河山”就這樣真實地擺在你面前。

“與當演員相比,您認為當導演帶給您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知道了導演的不容易,知道了導演為什麼總是睡得少。”

伴隨著一陣爽朗的笑聲,電視劇《河山》導演兼主演王新軍向記者展現出與以往熒幕形象反差鮮明的一面——儒雅且健談。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王新軍

“當然了,這是笑談。最主要的還是懂得了導演的責任與擔當吧。這次經歷不僅幫助我明白了很多業務層面的東西,也讓我在心理上成長了很多。”

11月6日,由王新軍導演、領銜主演,秦海璐、韓立、李雪健、張嘉譯等參演的戰爭題材劇集《河山》正式開播。目前,隨著劇集播出過半,宏大的革命主題,鮮活的人物描摹,以及動人的情感寫照為該劇贏得了不俗口碑。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河山》幕後的故事,影劇頭版(ID:yingjutouban)專訪了王新軍以及該劇總製片人、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苗萌,共同探討了熒幕之上這片大好“河山”的來龍去脈。

1、有了“人”才能有“戲”

說起王新軍,許多人都會想到鐵骨錚錚的抗日英雄孟雲霄,血性十足的軍人黑子,以及智勇雙全的特戰隊長楊億。

十幾年來,王新軍相繼與《歷史的天空》《永遠的田野》《獨立縱隊》《黃河絕戀》等影視作品結緣,用自己渾然天成的軍人氣質,為觀眾塑造了多位堅毅、穩重且有血有肉的硬漢形象。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歷史的天空》劇照

然而在《河山》中,首次擔任導演的王新軍卻不單單是“演而優則導”。“現在大家都想用情節來做一部劇,比方在某一集裡設置很多情節點,每過幾分鐘就有一個爆眼球的東西出現”,王新軍說道,“當我們不是靠人物來推動故事的時候,慢慢地大家就會發現很多同質化的東西。”

依靠人物來撐起整部劇集,是王新軍近幾年得來的新感悟。在他眼中,塑造豐富、立體的人物形象遠比編纂故事更加行之有效,而且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像我當年拍過的《歷史的天空》,以及大家都喜歡的《亮劍》《士兵突擊》等,都是用寫人物的方式來寫戲,並且都獲得了成功。所以我就想,我能不能也去拍這樣一部戲。”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正因有了這樣的想法,《河山》的創作藍本在王新軍腦海中逐漸浮現。但到底如何才能寫好一個人物,以驅動整個故事前行?王新軍本著“戲劇來源於生活”的思路,直接把“自己”寫進了戲裡

在聊到《河山》男主角衛大河的形象設計時,王新軍說道,“他是一個集匪氣、義氣、俠氣、痞氣,和一點點靈氣的人。”之所以能夠將如此多鮮明的特質融於衛大河一人之身,王新軍笑稱,“因為我就是這麼一人嘛,並且我還想通過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傳遞出來。”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在劇中,衛大河既是一名軍人、一位團長,也是一位父親、一個兒子,隨著劇情推進,他還將是一位深情的丈夫以及一名信仰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當昔日長官的部隊需要支援,衛大河帶領戰士們義不容辭地參與了戰鬥;當被撤職還鄉後,衛大河轉臉又成為父親眼中的“乖寶寶”,鄉親們口中的“大少爺”;當身處政治陰謀中,衛大河還能想出類似“假提親,真吆喝”的妙招,既緩解了敵我矛盾,又俘獲了姑娘芳心。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當然,這樣一個立體有趣的人物,王新軍並不想讓他“完美”,“用劇中高曉山的話來概括,衛大河是一個好人,也是個混蛋。他有優點,也必須有瑕疵。如果塑造出一個不管做什麼都特別英雄,特別不問生死,特別高歌猛進的‘高大全’式人物,就太不真實了。”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提及“真實”二字,這也是王新軍打造《河山》時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不僅體現在對衛大河一人的塑造上,還必須落實到整部劇的人物中。畢竟“河山”太大,不能只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群像戲同樣是該劇的一大側重點。

出身于軍人家庭的總製片人苗萌在回憶初次接觸《河山》時提到,“我很喜歡這部劇的名字,它既有鐵骨錚錚的家國情懷,也有性格各異的人物群像,這兩者相輔相成地組成了《河山》的氣質。”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河山》總製片人、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 苗萌

例如,以衛大河為代表的陝軍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守衛家園,以小見大地呈現著劇集的厚重情懷。劇中對於殘酷戰爭的描寫,萬眾一心的情感爆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情橋段,都在真實且豐富的體現中,描摹著人性的高光。還有以國共合作為背景,對各勢力相爭的群像體現,不僅真實地還原了歷史,更凸顯了共產黨的高尚思想。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透過寫實且豐富的人物描寫,王新軍總結了《河山》想要表達的主旨:“我們一定要凸顯出,黨是如何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中,團結一切力量,最後領導全國人民取得偉大勝利,守衛祖國大好河山的主題。”

2、“只要效果好,就不計成本”

在談到如何打造劇集品質時,王新軍再次提到了“真實”。在他看來,歷史有它的故事,有它的質感,並應該“像一幅畫卷一樣徐徐展開”。如何呈現這一點?打造真實感是第一要務。

為了做好並做足前期準備,王新軍與身兼監製、主演的妻子秦海璐三次前往中條山(劇中場景)實地採風,深入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大量蒐集歷史資料,以便“儘可能地把劇集品質做得好一些”。

前期準備過後,王新軍又先後與三位編劇合作劇本,並前往陝西邀請到著名編劇張金平進行最終加工。在長達近半年的打磨期內,王新軍與張金平在家中針對每一場戲都進行了細緻推敲,“那時候我們就一場場戲來過、來商量,真挺不容易的。”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對於在劇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的戰爭戲碼,團隊還邀請了來自西安陸軍學院教研室的戰術教研主任蔡建權擔任《河山》的軍事顧問。王新軍坦言,“我想力求做一個成建制的戰爭戲,那麼首先我就要考慮,如果這是一場真的戰爭,我將會怎樣去打。”

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王新軍親自參與設計了《河山》各個方面的軍事元素,包括對地型、陣地的設置,增援部隊、阻擊部隊的埋伏地點,部隊的運營模式等都在一一細化下貼近真實戰爭。此外,類似炮火、子彈等道具,王新軍也向劇組給出了他的指導原則——

不對任何一顆子彈、一個炸點施加限制和要求,一切只以效果為準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因為在真實的戰爭中,不可能有那麼精細的炸點設計,子彈也都是隨機打出的。如果我們非增加一些無謂的要求,反而會影響真實性”,王新軍說道,“當然,每一個炸點和子彈都有它的成本在裡面,包括人力物力各種成本在內,但這次我們幾乎是不計成本的在做這個事情。只要效果好,就不計成本。

《河山》全劇共使用了近12萬發子彈,4萬多個炸點。如此巨大的消耗也超乎了王新軍自己的想象。除此以外,他還透露,劇組總共挖了近4公里的戰壕,修了約30公里的山路,建了300餘米的城牆,招募了近4萬名群眾演員,全組共計19次大轉場,行程約為4000公里。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當然,沒有足夠的幕後支持,再強大的劇組也“難為無米之炊”。作為王新軍在採訪中重點感謝的對象之一,苗萌也對劇集呈現出來的品質感發出感慨,“我們對目前的效果真的很滿意,包括它的製作等方方面面的細節,我們都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且我認為

最重要的是觀眾們都看到了、接受了,這是最令我們欣慰的。”

3、跳出“舒適圈”

除了在人物塑造、場景打造兩大方面堅守“真實”,王新軍和苗萌在自我評判的態度上也是十分real。

苗萌說,身為一名製片人不僅要面對市場,同時也要面對來自各方的評價,“我們每天都會關注劇集的實時數據,充分感知觀眾們的意見,並及時把這些意見全都吸收回來。”

而對於劇集存在的進步空間,苗萌也根據自己的感受提出了看法。她認為,如果留給劇集製作的時間能夠更加充裕,整部劇的剪輯水準還能更上一層;劇中人物還能進行更多的細化和描寫;人物的軍服還能再處理得更加舊、更加真實等。

大好“河山”這樣來丨專訪《河山》導演王新軍,總製片人苗萌

從導演層面出發,王新軍也指出了自己略有遺憾的地方,“我們的進步空間還很大,包括這次的軍事戰略戰術、部隊的隊形,以及其它軍事化方面,我們做的其實還有相當的距離,這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

“就目前來講,可能有很多我們從業的小夥伴們,包括我自己,都被侷限在一個‘舒適圈’中了”。王新軍坦言,當下的影視行業中不乏許多經驗豐足的從業者,但正因為這些長期積累的經驗,也為他們帶來了一些“慣性思維”。

“這會導致我們在現場只留意到自己認知內的東西,並出現一些疏忽的地方。對此,我們就更應該摒棄這些慣性思維,去探索更多可以進步的空間”,王新軍說道,“深挖故事,不依靠套路取巧,我想我們的工匠精神就會更凸顯出來。”

-END-

作者丨任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