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湛江遂溪县杨柑镇永安村————北部湾畔古窑场

遂溪县杨柑镇永安村一北部湾畔古窑场在雷州半岛北部湾畔,从遂溪县杨柑镇马城村至草潭镇东港仔村,界炮镇西湾村至海田村的海岸线上,唐宋,元时代的古窑址,连片成群达20多里,逼遥两岸的沿海滩涂,到处都是陶瓷残件。可见,这一带当年陶瓷生产业十分兴旺。

20里古窑场,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杨柑镇的永安村和下山井村大窑址。这两大窑址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陶瓷制品的种类繁多,有碗,碟,杯,盏,罐.钵,盆壶、瓶、枕、砚、炉、网坠等10多种,碗、碟的数量最大。此外,还有碾槽,碾轮、压锤、匣钵等制陶工具。窑场生产的产品,以青瓷器为主,从器物内底有4点垫烧泥痕这个特点来看,梵制过程采用的是大小器物叠置的方法,较大的器物是单个装烧。产品的装饰工艺主要是印花、刻花、堆塑等,内容以莲花、卷草、点彩为主,也有“金雀福至”字样及赭花彩绘图案。有的制陶用具刻上铭文,如陶压锤刻着“张告用”,碗模刻着“大德九年”(即元成宗公元1305年)字样。这些文物的出土,为这一带窑址群的断代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曾广亿《略论广东发现的唐宋元明外销瓷》(见《古陶瓷研究》1982年第一辑第121页)一文的记载:“宋代是广东瓷业大规模盛烧时期,其中遂溪窑的范围最广,延绵长度20里,遗物非常丰富。元代广东瓷业空前衰落,这一时期的外销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潮安、佛山和遂溪。”唐至元代,遂溪窑火持续燃烧500多年,成为广东陶瓷生产、外销的主要基地之一。

(注:本文素材经湛江市民俗特色研究协会会长庞建雄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其他用途,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湛江遂溪县杨柑镇永安村————北部湾畔古窑场

古窑场现存的陶瓷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