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國龜之韻——墨龜

墨龜,有些地方也叫烏龜、臭龜。今天我們就講講墨龜,不提廣東草。

草龜,是我國分佈最廣的龜,除了東北、青藏高原、山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沒有發現以外,其他的地方均有發現。 野生草龜棲息於江河,湖泊,池塘中。當然,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沒有野生草龜了。墨龜,其實就是公草龜,在幼體及亞成體時,公草龜和母草龜並無太大差異,在公草龜性成熟時,眼球的眼線會退掉,皮膚及龜殼會逐漸變為黑色,此時身體也不會在長大,待到完全變黑,就是一隻地地道道的墨龜了。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一隻墨龜從幼龜到成體,需要4-8年的時間,但是人為飼養中,會縮短這個時間,目前小編見到最快的,是一年半就墨化了。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最先開始墨化的是眼睛,草龜的眼睛一般是一條線,墨化開始,眼睛會變成圓圓的眼仁。然後,從底板,皮膚緩慢開始墨化,頸部的花紋變暗直至變成黑色。最終全身變為黑色。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墨龜呢?墨龜之說,是從古代就開始有了說法。三國時期曹老爺子就說過:神龜雖壽,猶有盡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事物是要分成兩面來看,神龜雖然長壽,但是也有死的一天,老媽雖然年齡大了,卻依然有馳騁千里的志向。沒有事物只有一面性,一件事有好處就有可能帶來風險,一個人既有優點,那必然也有他的缺點。烏龜雖然行動遲緩,卻有一身堅固的外殼。烏龜爍然膽小,卻能瞬間將四肢及頭部縮入殼內。這種圓滑避禍,韜光養晦的身法,在古代文人眼中,自然是一種值得推敲與追捧的方法。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另一說,中國四大神獸,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唯有這龜是最常見,也最溫順的一種。另外,朱雀、青龍、白虎要麼是官家貴族的象徵或專用,要麼是兇猛異常,是百姓不得親近的,這玄武,是民間文人、百姓市儈可用。

三者,是因為墨龜背上殼形像八卦,就有了墨龜可以辟邪的說法。風水上也用龜甲占卜,更是有人家養龜辟邪,奉為神物。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所以,自古以來墨龜變成了受人們追捧的寵物。

墨龜雖然大多長相差別不大,但是,玩家們還是根據品相分了類。

我們先來說說極品吧,細紋墨龜,細紋墨龜是指背甲上一圈一圈的生長紋比較窄,由於漢劍唐刀身上的金屬紋路一般,細膩且均勻。但是墨龜的生長紋一般不深,即便是野生墨龜,也極少有刀刻紋。如果能遇到一隻刀刻細紋墨,那定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物。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二者是銀線墨,銀線墨主要產地是蘇北地區,蘇北銀線墨最大特點就是將龜放入水中,背甲每塊小甲的邊緣看起來有一條細細的白線,這就是所說的銀線。當然,蘇北草還有一個特點則是葫蘆腰的龜比較多,有些人是不太喜歡葫蘆腰的龜,比如小編,小編比較喜歡梨形身材的草龜。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三者,叫掌墨,顧名思義,就是大小不超過手掌的墨,畢竟公草一旦開始墨化,身體便幾乎不再生長,有些體型很小的墨龜編由此而生。小編養過的最小的墨龜是2兩,最大的一斤8兩。現在手中,還有一隻一斤2兩的墨龜。野墨的體型普遍較小,而塘墨體型相對要大。

國龜之韻,墨龜的淺析與賞析

當然還有一些分類。玩家對於墨龜,除了蘇北銀線墨,就是更喜歡皖南野墨,這幾年,野生草龜已經很少了,市面上更多的是拿仿野的塘墨老冒充野墨。小編的建議,不要刻意追求野墨,塘墨中也有不少精品。

大概就先寫這麼多吧,墨龜玩起來,說頭就多了,有空從玩家手中搜羅些圖來,讓大家欣賞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