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文 | 蘑菇姑姑


01 徐錦江父子:“子強父弱”

前段時間,綜藝節目《一路成年》頻頻上熱搜,其中刷屏最多、笑點密集的,要數徐錦江和徐菲父子倆。

而最經典的一幕,是徐錦江在自己做不了飯時,慘兮兮的自白:

如果不來這個節目,我也不知道自己這麼無用、無能。我自己一個人簡直生活不下去了。我不合群,也不夠堅強。我什麼都不會,生活都不會,生存都不會,太沒用了……

說完還哭了起來,這跟銀幕上的硬漢形象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成年版的《爸爸去哪兒》,節目《一路成年》以幾個明星家庭裡的父子、父女在旅行中做的遊戲為節目線,展現他們的親子關係。

徐錦江也是參與者之一。

他在節目裡不是在哭,就是在摔跤、逃跑、生病,完全是一個大寶寶的狀態。

但意外的是,有這樣一個“不堅強”的老爸,卻有著一個自主獨立,充滿包容和耐心的兒子。

節目一開始,徐錦江還沒起床,兒子徐菲帶著媽媽出了門。

起床沒找到家人的徐錦江開始奪命連環call。

一天之中,徐錦江竟然給兒子打了三十多個電話,他不會做早餐,不會點外賣,不會操作電腦……每個生活問題,都需要兒子時時在線給予支持。

兒子徐菲也很習慣這樣的互動方式。

節目來到四川鄉村錄製,高原反應讓徐錦江身體不舒服。

他不停地抱怨生火也生不著,徐菲說:包在我身上了。

晚上睡不著,徐菲摟過老爸說:我摟著你睡覺吧!

騎馬的環節,所有家庭都是孩子坐在馬上,只有他們家是他坐在馬上,兒子在牽著馬。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這畫面似乎很傳神,徐菲更像爸爸,爸爸徐錦江則像個寶寶,父子關係顛倒過來了。

02 達康書記父子:“父強子弱”

節目中還有其他幾個家庭,對比起來觀察,發現很有意思。

尤其是“達康書記”吳剛跟他的兒子。

吳剛有一個特別好的三口之家:夫妻關係親密,兩人都是特別優秀的演員,兒子陽陽正在父母的影響下,讀著導演系的課程。

吳剛和兒子出門錄節目,大小事件都要打電話彙報,還要在住的地方貼上媽媽的“聖旨”——不要駝背,多吃水果,多喝水。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吳剛夫婦,在兒子心裡有著長輩和重量級前輩的雙重身份

但這也造成了陽陽在和父母的互動中,有一定的“矛盾性”

吳剛夫妻都是特別傳統的中國父母,特別“關心”兒子,不放心這,不放心那。

節目的第二期,吳剛臨時要退出節目去拍戲。

走前,他跟兒子交代了一大通——“要堅持、要忍耐、要有團隊精神……”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兒子在一旁一邊點頭一邊附和,但臉上卻掛著不耐煩和憋屈,表情管理到扭曲。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待爸爸暫停叮囑的間歇,他匆匆跑出屋子去透氣。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對兒子來說,這樣的叮囑,是一種既被關心,又被框住的感覺。

父親那麼厲害,本身就很有壓力,這時對一個成年的他處處教導——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孩子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沒什麼自己可發揮的空間,需要用“透透氣”,來給自己撐開一個空間。

曾奇峰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60分的媽媽剛剛好,100分的媽媽很嚇人。

因為:

太完美的父母,會讓孩子無法發揮,父母的缺點,是孩子創造力的空間。創造力,是孩子在幻想層面彌補父母的不完美,如果父母太完美,孩子就不需要創造了。

作為觀眾,看到這一幕體會到什麼叫“父強子弱”——

在陽陽身上,是一種無力感;在爸爸吳剛身上,是一種無可挑剔的全能感

這剛好跟徐錦江徐菲「子強父弱」的一幕形成鮮明的對比。

03 孩子的獨立,需要父母成全

為什麼明明父母自己很棒,也在用心照顧孩子,卻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事實上,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一直在變化

嬰幼兒時期父母對孩子來說是「權威」,父母的庇護讓孩子從中形成自己的安全感,學會愛和信任的關係;但獨立,卻都是從打破這種“庇護”開始的。

學走路時,孩子就要通過一次次推開父母的手,自己往前走;

剛有自我意識時,孩子就要故意叛逆,不聽父母的話,要聽自己的;

學術概念上把這叫做“叛逆期”,但本質上是孩子在掙脫父母愛的庇護,找“當自己的感覺”。

對成年初期18歲左右的孩子尤其如此,只不過這次叛逆的幅度更大。

這裡的叛逆,不是行為上頂撞父母,而是心理意義上的反抗:

確立自我主體性。

讓父母的聲音退居第二,自己的聲音排第一。

此時,父母若對孩子肯定多,他總是被看見,被允許以自己的方式做事,這個過程就很順利;

否則,父母若「製造阻力」,孩子將很難打破父母的庇護。

節目中,吳剛對成年兒子的一大堆交代,從他的角度理解是關心;

但對兒子的來說,就是一種「干擾」和「阻礙」。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我們本來就想要去做某件事,

但是如果父母把你想做的事情說出來,

我們就不太想做了。

這是因為,人本身具備“向上”的自主動力,但父母過多的叮囑和交代,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性。

為了擺脫這種感覺,孩子可能會做完全相反的事情,來捍衛自己的「主權」。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成年期之後,親子關係進入下一個階段:父母在變老,孩子一步步變得比父母強大。

父母如果願意承認自己老去,就完成了一個家庭關係權力轉換交接的過程。

顯然,節目中這幾對即將成年的父子父女,正處和父母很微妙的關係體驗中。

有的父母因為太成功,有的父母性格很強勢,有的父母對孩子保護比較多……

他們的庇護都是難以打破的,特別這幾個明星父親都是影帝級別的,這可能都是孩子自我確立的阻力。

04 越關懷,越憤怒

如果父母這個“天”始終超越不了,對孩子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他們將用盡一生去尋找“認同感”。

電影《盜夢空間》裡,在科幻的外衣下講述了一個兒子和強勢父親和解的故事。

富二代費舍的父親,一手打造了世界第一的商業帝國。

但兒子從小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屈指可數,長大也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如父親。

當他的父親去世,他帶著深深的傷痛和遺憾。

作為繼承人,面對父親的產業他有一種信念:一定要把這個產業做到比父親還成功,證明自己!

這種無意識想做大做強的力量,令他的對手感到很恐懼。

對手請來盜夢大師們給他的腦子植入一個信念——讓他放棄做大父親產業的想法,以此來瓦解他們家的產業。

盜夢大師們的植入計劃圍繞著他和父親的愛恨關係展開。

盜夢大師們設計了一個場景,讓富二代和臨終前的父親相遇,父親向他展示了自己的保險箱:

那裡並不是商業機密,而是自己一直珍藏著的兒子童年玩的小風車。

並且對他說:我一直對你極力想成為我這樣的人很失望……

(他的意思是你應該成為你自己,你不用向我證明你自己,你本來就很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看到這一幕,富二代痛哭流涕。

他感到父親對他的愛和祝福,內在的傷痛也深深地被療愈了。

醒過來之後,由於潛意識的成功植入,富二代真的決定解散父親做起來的龐大商業集團,轉而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商業計劃。

因為從那一刻開始,他相信自己無需再去證明什麼,他已經得到了父親的肯定,也得到了更強有力的愛的支持。

他相信無論做什麼,父親都希望他開心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示,一個兒子,他個性化的存在,如果沒被父親肯定過,而父親又永遠無法超越,那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這相當於他將一直鎖在父親的“眼光”裡,他可能一輩子做了很多事,但其實每件事都在訴說唯一的情感——

父親,你看!我在這裡,我做好了。我足夠優秀了嗎?我配成為你的兒子嗎?

而像富二代費舍,只有釋放了這個情結,才能夠真正地做自己。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生活中我們也看到很多這樣的親子關係:

父母又優秀又厲害,又關心自己,簡直無可挑剔,但孩子就是莫名奇妙地很不爽,就想和父母對著幹!

究其原因,是這種父母的關懷裡,存在著一種隱形“競爭”。

他們認為,孩子這不行那不行,隨意評價他們。

有時候則是打著愛的幌子,過分擔心孩子,替他著想。

實際上是在說:你不如我考慮周到……

就像現在,很多女人生完孩子後,因為復工,不得不邀請自己的媽媽來幫助照顧小孩、做家務。如果媽媽“做得太周到”,會使得母女兩人在無形中產生一種微妙的競爭感。

因為父母替你想到、做到、還呈現了很強的能力,把一切事情都處理得很好,但這也代表著孩子的機會被剝奪了!

孩子體驗到一個感受——我永遠成不了父母那樣的大人。

這種挫敗,讓他們陷入被關懷的“憤怒”中,但這份憤怒只能憋著,因為表面上父母並沒有錯啊。

父母越是關心備至,孩子的內心衝突就越劇烈。

05 不成熟的父母和孩子競爭,成熟的父母成全孩子

在生活中,那些始終無法超越的父母,並不一定都是優秀、事業成功的父母,可能只是對“我是你父母,我只想對你好,我又沒錯”這個信念迷之堅持的人。

實質上,無論做什麼關心孩子的事,他們的眼中都沒有孩子的感受,而是在宣誓主權,表示“你在我的控制範圍內,你並沒有成長到超越我的理解”。

他們在對孩子的成長表達否認和恐懼。

因為當一個孩子超越了父母的認知範圍,代表了這個孩子在潛意識層面“拋棄”父母,擺脫了他們的控制。

但只要不夠成熟的父母,才會恐懼被拋棄,他們的做法就是——

用自己的成功經驗來碾壓孩子;

而成熟的父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和生命力,並且願意烘托他們成長,也相信與孩子之間的愛,不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減少。

孩子需要從“勝利”中體驗生命力。

從某種程度上說成長,其實就是打敗父母,讓自己成為勝利者。

只有這樣,孩子才可以毫無顧慮地享受成長。

畢竟,被允許打敗父母的人,才有勇氣打敗別人,成就自己。

“達康書記”也沒躲開的父母陷阱:為什麼被關懷的孩子,會憤怒?

作者簡介:蘑菇姑姑,國家二級諮詢師,前大型婚戀網站主編,多家媒體心理專欄簽約作者,情景式女性寫作療愈推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