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從“大遼”走來-外媒眼中的中國航母之路(中)

世界航母建設史上的奇蹟

日本《世界艦船》主筆多田智彥稱,最遲從2005年4月開始,中國網絡上開始出現“瓦良格”號翻新改造的照片,但從造船工程的角度看,中國人的行動應早在幾年前就啟動了。香港《亞太防務》曾援引內地《世紀》2013年第6期的一篇報道稱,中國領導人下決心利用廢棄的“瓦良格”號船體續建中國第一艘航母是在2004年,一位主管國防工業的領導當時說:“這麼條船,8年要弄出來,難度很大,我們努力一下吧。根據我多年跟船打交道的經驗,從科學上講,它是很困難的。”用總設計師朱英富的話說,續建航母的條件之艱難可謂空前,“‘瓦良格’拖來時只有一個殼體,我們這邊沒有設計圖紙,沒有規範,沒有經驗。我們也曾想跟原研製方俄羅斯合作,人家拒絕了,想想也對,從經濟、政治意義上講,不合作也是對的,他們設計建造的航母還在服役,不能把自家老底跟我們抖出來啊。”


從“大遼”走來-外媒眼中的中國航母之路(中)


面對難題,中國工程團隊完全按照新船研製的流程,從方案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一段一段的,走萬全過程。需要強調的是,與別的水面戰艦不同,航母不僅平臺要搞上去,上什麼飛機也是必須同步考慮的課題,畢竟艦載機是主要武器,沒有飛機的航母就是空的。跟飛機的配合完全是從零起步的。另外,雖說中國有很多造艦船的經驗,但造這麼大的船跟造驅逐艦還是有很大差異,“形象來說,造驅逐艦像造一幢大樓,造航母像設計一個小區,整個配套、運轉都不一樣,涉及到許多新的設計理念。再有一個問題,是一般艦船設計我們需要軍方提出需求——作戰需求、基本需求,這一次軍方說我們也沒用過航母怎麼提需求啊?需求牽引的做法在這裡是做不到的。”朱英富強調,工程技術人員在測繪復原與技術論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很多需求是根據軍地雙方共同研究後提出來的。通過供需雙方大量地、不斷地交流,提出中國首艘航母到底要搞成什麼樣的。“經過八年努力,我們最終將一座‘爛尾樓’建成具有較強作戰能力的航母。”朱英富興奮地說。

2005年8月初,“瓦良格”號已經以中國海軍的灰色塗裝全新亮相,隨即技術人員開始全面重建其內部系統。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號轉移至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第三工場的30萬噸級船塢,工人們剷除舷側的俄文艦名,這意味著它將改用中文名字。對此,中國軍迷展開熱烈猜想,有人說它會叫“施琅”號,也有人說它應叫“毛澤東”號。實際上,這是美國現役航母的命名法則,和中國海軍的傳統並不一致。

按照航母續建要求,艦體上要安裝的上萬套設備由1 000餘家科研院所生產研製,上萬名科學家、工程師,數萬名專業工人在全國各地的生產線上連續幾年時間的奮戰……大連廠軍代表室曾為新中國監造過幾百艘軍艦,但續建航母的壓力依舊大得令人吃驚。一位軍代表說:“我們內心深處是真怕,就怕國家鉅額投資的航母中途出點岔子,就怕不能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建造任務……”全艦3 000多個艙室,設備種類多型號雜,管線密如蛛網,以最簡單的航母艙室內部通信系統為例,僅涵蓋的電話、廣播設備數量就達4 000餘部,而全船類似專業系統近百個,幾乎任何一型涉及全船的設備安裝量都是以千為單位,海量的軍檢驗收任務壓得軍代表喘不過氣來,每天工作時間十幾個小時。

據透露,“遼寧”號全艦安裝的電纜長度達3 000多千米,走在航母的任一通道,成捆的電纜整齊密佈頭頂,形同經絡聯通四面八方。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幾千千米的電纜是不到一年時間完成施工驗收的。《解放軍報》曾援引參與過第一代攻擊核潛艇和防空驅逐艦研製建造的電氣領域軍代表的話說,面對航母“巨系統”的電氣工程,他至今不敢想象是怎麼一步步挺過來的,全艦數萬個設備用電量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電站數量之多、電源種類之全讓人歎為觀止。

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航母建設的重中之重。艦船損管監控系統是確保安全出航的必備條件,全艦上千個煙霧及溫度探測器不能有絲毫閃失,李玉生和戰友們走遍全船每一個角落,用煙霧模擬試驗測試每一個監測探頭的靈敏度,確保損管報警100%合格頂用,成為官兵海上試航的“安全守護神”。而防火是航母建造的巨大難題,一些大國航母的建造過程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火災,“遼寧”號航母施工及試驗高峰期,同時在艦人員近5 000人,500餘個動火部位,可謂“隱患就在身邊,危險就在眼前”。軍代表室創造性提出安全工作網格化管理,將航母工程的安全延伸到每一個細枝末端,每個動火點都必須配備專門的看火人員,攜帶防火設備,一旦發生火情苗頭,就迅速撲滅。安全的精細化管理,使得航母整個建造歷程無火災,創造了世界航母建設史上的奇蹟。


從“大遼”走來-外媒眼中的中國航母之路(中)


“飛鯊”騰空

儘管中國得到“瓦良格”號航母船體,但最關鍵的艦載殲擊機卻付之闕如,為此中國採取自力更生與吸收借鑑外國經驗的發展道路。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在一篇題為“紅星照耀太平洋”的文章中稱,中航工業(AVIC)下屬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於2009年10月完成殲-15“飛鯊”重型艦載殲擊機的開發,稍後又完成機翼摺疊試驗,做好首飛前的一切準備。這款飛機外形據稱酷似俄航母上起降的蘇-33“海側衛”艦載機,曾一度被西方駐華武官認為是中國早年從烏克蘭買來的那架不能飛的T-10K技術驗證機(即蘇-33的前身)。

香港《兵器戰術圖解》報道,殲-15實際是基於中國沈飛研製的殲-11B陸基殲擊機為基礎研發的,改動主要在機體結構加固、增前緣鴨翼、主翼摺疊等方面。西方專家注意到,儘管殲-15看似與蘇-33接近,但兩者的細微差別卻意義深厚,例如俄方工程師為儘可能多地向航母上裝載蘇-33,將飛機主翼的摺疊稜線設置在翼面最寬處,已經非常靠近機體,力求飛機停放時騰出多一點艦面空間,但這樣做的後果是導致主翼整體耐壓強度下降,掛載重型彈藥受到限制,反觀殲-15則把摺疊稜線設在翼面的外緣,確保靠近機體翼根部位的掛架有足夠強度,以便攜帶大尺寸、大重量的導彈和炸彈。為了滿足艦載機採用阻攔方式著艦時所需要承受的巨大過載力,中國工程師還發揮聰明才智,將殲-15的前起落架支柱直接與機身主承力結構連接,從而提升了起落架的結構強度,並把單梁單輪式改為倒T字梁雙輪式,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飛機在著艦時遭阻攔索拉扯所產生的縱向機身下沉力。為避免在航空母艦上使用時,海上高溼和鹽霧等環境對殲-15的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工程師們進一步對殲-15機上結構實施加固,蒙皮和各種口蓋也進行以防腐蝕、防黴變和防水為目的的改進設計,對飛機蒙皮接縫處進行了干涉鉚接,對機身表面的接口和口蓋進行了塗膠密封。

據日本《航空世界》雜誌披露,中國沈飛似乎對蘇-33並不“感冒”,他們更希望殲-15扮演“青出於藍”的角色。據報道,蘇-33僅僅是一種制空戰機,對地和對海打擊能力低下,而艦載機的多任務作戰能力對於提高航母整體實力至關重要,沈飛顯然汲取蘇-33的經驗教訓,利用中國自身在電子科技和材料工程方面的領先優勢,開發出國產殲-15多用途艦載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殲-15開發過程中,西方媒體持續炒作中國無法開發飛機著艦阻攔裝置(Arresting Wires/Gak)的話題。但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國艦載機著艦阻攔系統開發完全獨立,任何“拒售”都無法阻止中國的“航母雄心”。臺灣《尖端科技》就披露一個細節:殲-15艦載機與航空保障系統的開發互為促進,尤其後者的科研攻關更強調“全國一盤棋”,幾百臺(套)保障設備實施同步檢驗。其中,艦載機阻攔機安裝平面精度高達十萬分之一,這個精度堪比“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外太空對接。當航母安裝阻攔機的過程中,艦體晝夜溫差變化導致的細微形變都被在場軍代表認為影響安裝精度,判定軍檢質量不達標。緊接著,中國海軍軍代表王五成主動排查問題根源,與廠所研究制訂工藝改進措施,選擇在溫度恆定、人流稀少的後半夜進行安裝作業,經過連續一個月徹夜奮戰,重達百噸、幾十米長的巨型機械精度超差被控制在0.5毫米以內。至於需要具備較高抗疲勞連續工作性能的阻攔鋼索,軍代表更是與相關企業密切合作,經過千百次磨合試驗,終於使遭受國際封鎖的高硬度、高韌性阻攔鋼索安裝上艦。分析人士指出,從俄中軍貿的歷史來看,中國從來就是堅持“以我為主”,俄羅斯賣先進技術是“人情”,不賣是“本分”,經濟和科技實力都有長足進展的中國不可能會因為一點小的技術障礙而喪失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