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祕

在大自然所有動物裡面,貓科動物家族有著超高的知名度,比如獅子、老虎,一個被稱為“草原之王”,一個被稱為“森林之王”,加上這麼多年在影視作品裡面的露臉,在全球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不過貓科動物家族十分龐大,除了我們熟知的獅子、老虎之外,還有許多同樣強大而美麗的猛獸,比如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這種大貓,雖然在知名度和力量上面不及獅虎,但卻同樣充滿魅力。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獵豹

這種大貓就是獵豹,提到獵豹,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速度奇快,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景象便是獵豹在疾馳著,的確,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儘管它們在64km/h的速度下才能狩獵成功,但是獵豹在100米的短距離衝刺速度卻能夠達到112km/h,陸地上幾乎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追上它

一些大貓愛好者可能現在還有印象,在2012年的時候,一隻名叫薩拉的11歲大的雌性獵豹,用5.95秒的時間就跑完了百米,這比博爾特創造的記錄9.58秒少了3秒多,被譽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獵豹。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美麗的大貓

現代所有的貓科動物都由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演化而來,經過數次分化之後,其中古貓類演化的三個分支中(真貓類、真劍齒虎類、恐貓類),只有真貓類倖存了下來,並最終分成貓族和豹族兩個分支。獵豹原先作為貓科獵豹亞科裡面的唯一物種,但是後來經過修訂之後,獵豹亞科被取消,如今歸類為貓亞科獵豹屬裡面的唯一物種。

根據貓科動物進化系統發育樹可以看出來,獵豹與美洲獅、細腰貓的親緣關係最近,這三個物種共同構成了美洲獅譜系,它們在中新世期間可能擁有共同的祖先,大約在670萬年前,獵豹逐漸與美洲獅、細腰貓分開,往不同的方向進行分化,最終成為現代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樣子。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獵豹

1775年,德國博物學家約翰正式描述了這一物種,獵豹體長1-1.5米,尾長0.5-0.8米,肩高0.7-0.9米,一種在21-72千克之間,雄性略大於雌性。

整體毛髮呈現淡黃色,腹部通常是白色,身上覆蓋有大約兩千個實心的黑色斑點,尾巴靠近末端的部位有黑色環狀斑紋,這些斑點與花豹、美洲豹的都不一樣。

獵豹頭小且圓,耳朵短,從內眼角到嘴角有兩條黑色的條紋,這是它最重要的標誌。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帝王獵豹(王獵豹)

傳統來說,獵豹被劃分出了5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東非亞種、北非亞種、西非亞種及印度亞種,但是經過重新修訂之後,現代獵豹分成三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西非亞種、印度亞種。

獵豹有一個明顯的變異,使得它們身上的斑點形成斑紋和大片斑塊,頸部長有較為明顯的鬃毛,但是比獅子的短很多,這種變種則被稱為帝王獵豹,相較於普通獵豹來說,帝王獵豹體型更大、力量更強。

獵豹、花豹、美洲豹

對於貓科動物不是很熟悉的人,可能見到獵豹、花豹、美洲豹的時候會“傻傻分不清楚”,畢竟它們在外表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名字又帶有一個豹字。其實這三種動物有很大的差別,只要稍微認真觀察一下,便能夠分清它們究竟誰是誰。

首先最容易判斷的就是獵豹,前面說過,它內眼角到嘴角之間有兩條長長的斑紋,頭小,身形較為纖細,只要見到這些特徵,幾乎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隻獵豹。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三種大貓

要區分花豹與美洲豹就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並不是說超難,其中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身上的花紋,花豹身上的底色主要為深金色到淡黃色不等,斑點較為勻稱,呈玫瑰花狀;

美洲豹底色多為橘黃色或者深黃色,身上的斑紋比較不規則,也呈現出玫瑰花狀,但是其“玫瑰花”的中心有細小的斑點,依靠這點便能快速分辨出究竟是花豹還是美洲豹。另外,與花豹相比,美洲豹身上的肌肉線條更加明顯。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獵豹正在追捕獵物

雖然這三種動物都帶有一個豹字,但是嚴格意義上的豹指的是花豹包含其所有亞種,獵豹、美洲豹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豹。獵豹不屬於豹屬裡面的物種,是不能像獅虎一樣咆哮的大貓,只能發出小型貓科動物所能發出的“咕嚕”聲,相對應的,這種“咕嚕”聲,豹屬裡面的物種也不會。

花豹與美洲豹都會咆哮,根據形態學,美洲豹與豹子的關係最為密切,但是根據DNA上的數據來看,卻沒有這類相關的定論。

為速度而生

獵豹之所以能夠跑得這麼快,我們觀察它的整個形態,似乎就是為了速度而生的。獵豹體重較輕,脊椎又長又靈活,身上結實而纖細的肌肉能夠推動身體前進,巨大的鼻腔可以幫助獵豹在高速奔跑時能夠大口大口地吸進去氧氣,保證血液能夠輸送更多的氧氣,維持身體健康,這使得獵豹從0到95km/h的速度僅需要三秒左右,強大的瞬時速度讓獵豹的爆發力極強。

當然,儘管獵豹的速度能夠達到112km/h,巨大的鼻腔也能保證氧氣供給充足,但是其高速奔跑的時間卻很短,如果長時間高速奔跑,會使得獵豹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都超負荷工作,身體積累的熱量無法快速排出,極容易造成虛脫,所以獵豹奔跑一定距離之後必然要減速。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斑鬣狗(左)與獵豹

在很多紀錄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鏡頭,那就是獵豹捕獵完成之後,先會在獵物旁邊坐著喘下氣先,這並不是它不夠餓,而是因為高速追擊之後的獵豹十分虛弱,乃至無法進食,必須休息一下,鬣狗等競爭者往往瞅準這種絕佳的機會,將獵豹好不容易捕獲的獵物搶走。

獨特的內耳構造

很多人都知道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當你速度越快的時候,視線就會變得模糊,往往不能緊緊盯著某一物體,但是獵豹似乎沒有這種煩惱,那麼獵豹是如何在高速追逐時仍能夠緊緊盯著獵物的呢?

這裡面就要歸功於獵豹內耳的特殊構造了,發表在《科學報告》上面的一篇最新研究表明,獵豹內耳的某些部位能夠使得它在衝刺時保持頭腦平衡,眼睛始終盯著獵物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疾馳中的獵豹

研究者們用高分辨率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分析了21只貓科動物的頭骨,發現了現代獵豹前庭系統在性狀和比例上都有顯著的差異,比12種現代、2種滅絕貓科動物的前庭系統在內耳所佔據的空間都要大得多。

所有現存貓科動物前庭系統所佔據的平均體積為32.4%,而獵豹的比率在38%-43.7%之間,上半規管與後半規管較長,這有助於獵豹在高速奔跑時保持頭腦及視覺的穩定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被當做寵物的獵豹

瀕臨滅絕的大貓

提到獵豹,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人們經常將它與豪車聯繫在一起,在中東某些地區裡面,富豪們常炫耀他們的寵物獵豹。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獵豹幾乎都是非法買賣獲得的,有買賣就會有“殺害”,一隻獵豹幼崽在交易時價格往往在1萬美元以上,一些人為了追求利益就會鋌而走險,大肆誘捕獵豹。

在2016年的時候,《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篇報告,裡面提到了全球僅剩7100只野生獵豹,相較於1990年,下降了93%左右,並且在未來的15年間,還會減少53%,如果不轉變拯救機制的話,野生獵豹可能真的要步華南虎後塵了。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獵豹分佈圖

從目前獵豹的分佈區域圖來看,相較於歷史分佈區域來說,減少了91%左右,它們曾遍佈非洲大部分地區及亞洲大部分地區,但是如今亞洲地區的獵豹幾乎快要滅絕了,而在非洲地區,也只能在安哥拉、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看到。

南非是獵豹棲息地最大、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樂觀估計也只有6800只,且只有18.4%的獵豹生活在國際公認的保護區內,其餘則生活在人類牧區或者狩獵區裡面,生存狀態極不樂觀。

保護獵豹的措施及意義

獵豹雖然有著強大的速度和力量,但是這一切在人類面前都變得十分渺小,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就有一群科學家們呼籲將獵豹的生存狀態升級為瀕危物種,由此可見獵豹此時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目前,非洲所有範圍幾乎都積極參與了對獵豹的保護計劃當中來,並且針對性地開展了許多保護措施,其中包含了直接保護措施,比如保護環境、監測種群信息等及簡介保護措施,如宣傳教育等。在伊朗,獵豹幾乎得到了完全的保護,全部生活於保護區當中。

靠速度取勝的大貓:淺談獵豹高速追擊下的奧秘

獵豹在整個其棲息地範圍內的分佈密度都很低,所以保護起來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值得慶幸的是人們已經意識到這種動物的珍貴性及其不樂觀的生存狀態。

獵豹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起到了控制大部分食草動物及小部分食肉動物數量的作用,對維持當地生態環境平衡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保護獵豹,也就意味著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這是百利無一害的,另外,保護了獵豹,也意味著保護了全球動物資源多樣性,誰也不想,我們的後代子孫,只能在書籍或影視資料裡面見到這種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