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甄嬛传: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从开头就知道结局

甄嬛传是一部描写后宫女人的作品,描写了后宫女人的争斗。故事从甄嬛传、沈眉庄、安陵容三人同一时间入宫开始,到后来的相爱相杀结束,讲述了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背景,不同的教养给一个人带来的一生的影响。

其实从家庭教养当中,就能看出她们三人迥然不同的结局。

1. 甄嬛

甄嬛传: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从开头就知道结局

对于甄嬛,她的父亲非常地喜欢她的母亲,就算是有小妾,一个罪臣之女,也只能躲在背地里,从不敢抛头露面,所以她母亲正室夫人的位置是非常稳固的。

甄嬛从小博览群书,因此她能够对一些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她父亲都称她为“女诸葛”。

她的家庭教养决定了她的阅读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辅佐君王的时候,她能够针对不同的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因为这一点,她赚足皇帝的宠爱。

同样的,对于万事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一面,在果郡王面前表露了出来。

在与果郡王讨论到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非常直白地指出范蠡不是一个真性情的男人,因为他能够将自己喜爱的女子拱手相让,单单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真君子。

这样的观点,就算博览群书,通古今中外的果郡王都不免觉得新颖,果郡王就对甄嬛这个有着独特见解的女子,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他们的爱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呢!

受父亲母亲的影响,甄嬛的一生所求是“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然而她这个愿望一生都没有实现。

正如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一样,“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真情诺诺,终于随乱红飞花去”,她的家庭教养决定了她的结局。

2. 沈眉庄

甄嬛传: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从开头就知道结局

沈眉庄的母亲也曾在电视剧中出现过,是沈眉庄入宫前的一个片段。

沈眉庄的母亲坐在主位,小妾坐在旁边,沈眉庄作为大小姐,穿着一身华秀锦服,在旁边学习走路的姿态。

只有当沈眉庄的母亲,说走得很好的时候,旁边的小妾才敢附和着是眉庄的母亲说很好,这样就能入选了。

从这一桥段当中就可以看出,沈眉庄的家教极严,小妾是没有任何机会能够踩到正室夫人的头上的,所以造就了沈眉庄端庄大方,温柔得体的性格。

但是同样的,沈眉庄的母亲也只教会女儿如何入选成为皇帝的妃子,只培养女儿琴棋书画,却从未教过女儿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子。

这样的教养,放在一般寻常的大户人家做正室,是极好的,但是作为皇帝的小妾。一个端庄大方、明事理会算数、懂诗词会文字的小妾,就非常地碍正室的眼。

沈眉庄的教养,注定了她有着像菊花一样孤傲高冷的性格。

沈眉庄非常喜欢一句咏菊的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这句话非常贴切的描述了沈眉庄的整个一生。

因此,当沈眉庄遇到皇帝误会她,并且把她贬入冷宫,褫夺封号,降为答应的时候。她心中觉得非常的悲凉,也从此再也不会原谅皇帝。

她的一生,正如她喜欢的那句诗一样,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3. 安陵容

甄嬛传: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从开头就知道结局

安陵容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母亲是秀娘,父亲的官位是母亲捐出来的,而他父亲当官之后,任由妾室欺凌正室,宠妾灭妻,最后安陵容的母亲熬瞎了眼,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

这样的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自卑、懦弱。而且由于母亲不受宠爱,导致安陵容未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琴棋书画这些古代女子的基本功全都不懂。

安陵容害怕成为像她母亲一样的人,所以她千方百计地争夺宠爱,就算甄嬛曾是她的恩人也在所不惜,只为了获得在皇帝心中一个,微弱的地位。

最后终于与甄嬛撕开脸面,她胆小懦弱的性格决定了她注定畏畏缩缩地度过一生。

对于甄嬛和眉庄这样的朋友,安陵容有极大的自卑心:她们都拥有高贵的出身,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常常有一个淳常在来与安陵容争甄嬛的宠,安陵容相形见绌,更加觉得自己卑微。

安陵容又没有与她的朋友们一样的技艺,琴棋书画皆不通,文字一个字也不认得。

虽然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这样的家教教出来的安陵容,只养出了善妒、狠毒的性格了。

古语有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长大后的成就如何,从他三岁的时候就能看到端倪了,一个人的老年如何,从他七岁的样子的就知道了。

七岁前的日子将会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小孩的硬性条件如何尚且不说,最主要的是培养他的孝顺之心,乐于助人之情。

一个人的教养决定了他的一生,而他这一生,都是教养的体现。

管仲曾说:“喜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怀着感恩之心喜气盈盈地对待人,人与人之间就能亲如兄弟,如果每天戾气腾腾地对待别人,就有可能结下仇恨,最后还很有可能兵戎相见。

你待人接物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