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明年,本市將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低收入農戶如期實現脫低目標,全市234個低收入村全部摘掉低收入帽。這是記者近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的。
“低收入農戶幫扶一直是本市的工作重點,本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8年快於全市居民。”市農委副書記康森告訴記者,2018年,全市共有低收入農戶6.8萬戶、14.5萬人,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524元,同比增長17.1%,快於全市居民平均水平8.1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快增長。
為了不折不扣完成幫扶任務,本市通過扶持產業幫扶一批、促進就業幫扶一批、山區搬遷幫扶一批、生態建設幫扶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社會力量幫扶一批的“六個一批”精準幫扶低收入村、戶。截至2018年底,本市共安排產業幫扶項目582個,包括特色種植、林果、休閒旅遊、光伏等方面,惠及2.6萬戶低收入農戶。
延慶區劉斌堡鄉下虎叫村就是其中之一。下虎叫曾是個低收入村,2016年起,村裡引入社會資本,將老宅子盤活,發展起鄉村高端民宿項目,先後建成了12處民宿小院,取名“山楂小院”。
自從有了“山楂小院”,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一下子火了。城裡人紛至沓來,不僅能享受空調、衛浴、飄窗等現代酒店標配,還能在院裡的山楂樹、玉米垛中找到了鄉愁。這下,村民們當起了院子管家,承擔餐飲、接待、清潔、維護等工作,在家門口就了業。同時,通過網絡銷售平臺,村裡的甜糯玉米、山楂汁等農副產品也備受歡迎,賣出了高端價格。
通過“山楂小院”帶動產業融合發展,下虎叫村村民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通過入股農村合作社、搞特色種植等,去年村裡的32戶低收入戶全部摘掉了貧困帽。
除了產業幫扶,對一些存在地質災害威脅等的低收入村、戶,政府出資對他們進行搬遷,讓他們住上新居、過上新生活。密雲區溪翁莊鎮尖巖村是上世紀50年代整體從密雲水庫邊搬遷的移民村,當時建造的石頭房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2015年,村裡利用搬遷政策投入2800萬元,歷時兩年多,將村內200多戶村民的老房子全部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山區搬遷、產業幫扶等政策,尖巖村80%低收入農戶成功“脫低”。不光尖巖村,2018年,本市共有5個低收入村、555戶低收入農戶搬離險村,住上了保暖、安全的新居,並培育發展起了後續產業。
至2020年,本市將持續推進“六個一批”精準幫扶,全面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策”,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同時,對未就業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加強精準就業幫扶,力爭到2020年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實現就業。
閱讀更多 北京日報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