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投其所好”,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明顯的特徵之一。美國學者大衛波德萊爾著書歸納其風格為“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其書中,他“咬牙切齒”的提及了這樣一個讓他過目成災的片段:“‘爸爸,我曬得這麼黑,你還認不認得我?’,這段反胃場面,進一步演變成難以忍受的低級趣味。”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如此“大逆不道”的場面,也只有90年代,不顧一切渲染人性嗜好的港片能夠拍得出。而這一震驚觀眾,留名影史的限制級影片就是——《烏鼠機密檔案》。該片被譽為港片限制級中的“三傑”,出自有“香港第一殺人導演”之稱的鄧衍成。胖哥喜愛的怪咖導演邱禮濤在他面前都要讓三分!從任達華主演的《羔羊醫生》開始,到後來登峰造極,由吳毅將飾演的《弱殺》、以及這部《烏鼠機密檔案》,其每一部都在用極為誇張的殘虐影像來挑戰觀眾的承受極限,癲狂的暴力描述,極端的人性扭曲,是鄧衍成驚悚犯罪片風格的集中體現。

但鄧衍成絕對不是粗製爛俗的奇觀堆砌者,和邱禮濤一樣,他同樣喜歡將現實題材作為故事藍底,以新聞紀實作為影片故事和人物的基礎。比如《羔羊醫生》就取材香港著名的出租車司機連環兇殺案;《弱殺》在影片開頭就黑底紅字的提醒觀眾故事來自新聞,且沒有對人物的歧視,希望喚起影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烏鼠機密檔案》則取材於90年代初“大圈仔”與“越南殺手跨洋作案”事件,利用戲說和演繹方式雜糅而成。另外,影片帶有很重的《省港旗兵》情結和港片導演特有的“97”主題隱喻,這種“情結”和“主題”結合這樣聳人聽聞的故事,越發重口味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鄧衍成擅長用放肆的暴力動作戲與懸疑風格串接講述故事,特別鍾愛大段夜戲作為劇情爆點,這令其整個畫面顯得陰鬱黑暗。其實《烏鼠機密檔案》幾乎沒有露點鏡頭,香豔戲對於當時大多港片來說表現的相當剋制,其純粹是因為殘酷的虐殺場面而評定為限制級。腦洞大開的審訊方式,剪輯迅猛誇張的搏鬥場面,還有令人冒冷汗的復仇行為.....且不論影片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暴力鏡頭,單從影片詭異血腥的故事內容的就註定這是一部鶴立雞群的CULT片。故事的衝突雙方是一個普通的香港人小老闆與精神壓抑的職業殺手之前的意外對抗,前幾幕將一方塑造的極弱,另一方不斷被加強,懸殊的差距使得極強一方的失敗,讓極弱者付出了難以挽回的代價——家破人亡,精神錯亂,生不如死。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香港電影鋪排劇情的技巧雖未及好萊塢,但亦非胡亂堆砌故事與奇觀,亦不是作後現代片段式拼湊。《烏鼠機密檔案》說故事的方式,貌似簡單又漫不經心,但其實是建基於某些由來已久,感染力強的做法。在香港電影中,什麼都可能發生。外表肥胖的阿祥(鄭則仕 飾)經營一家瓦斯小店,為人和善,樂觀寬厚,內有嬌妻和女兒,外有事業,是現代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可懦弱的性格讓他遭受了妻子的羞辱,妻子多次和樓下雜貨店老闆在家中偷情,阿祥不敢聲張,居然還怪罪自己,關上門,提醒兩人不要影響鄰居。失意的阿祥在酒吧買醉,意外結識舞女(關詠荷飾),舞女給他推薦了黑道幫助他修理妻子和雜貨店老闆。酩酊大醉的他,宣稱要殺死兩人洩憤,黑幫中介按照他的要求收取了定金,然後開始辦事。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阿祥斷片後完全記不得與黑幫的交易,在家中見證了黑幫殘暴地對待其妻子和雜貨店老闆。警察認定他有嫌疑,黑幫找他索要高額的尾款,他開始努力回憶,希望讓整個事件塵埃落地.....經過前幾幕的鋪墊,任達華飾演的南洋殺手烏鼠終於登場。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由於阿祥認識其弟弟,找他幫忙擺平香港黑道,兩方勢力意外捲入火併中。弟弟因此死亡,烏鼠血洗香港黑道,並遷怒於阿祥,要他“家破人亡”。就這樣,懦弱的阿祥必須面對強勢的烏鼠。影片沿襲了港片慣用的逐本鋪排劇情發方式,九本格式紮實推進,幕幕遞進,提升張力。家庭分崩離析,妻子出軌、死亡,母親和女兒先後被烏鼠殘忍殺害,劇情設定的一波三折,一個普通的老實人如何受到刺激被激發出強大的暴力潛能,這種CULT片裡常用的反諷方式,被揮灑的淋漓盡致。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肥貓”鄭則仕在該片的演技令人拍案叫絕。丈夫看到老婆偷情時懦弱,被烏鼠幫折磨時的痛不欲生,最後心裡防線完全崩潰後的歇斯底里,把一句臺詞反覆叨唸十幾遍,然後魂不守舍的拼命反擊,其面部神態的逐步轉變讓人難忘。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即使與邱禮濤拍攝的,同年上映的《八仙飯店》中的金像獎影帝黃秋生相比也毫不示弱。鄭則仕出色的演技,彌補了影片本身的粗糙,在過火的情節與深刻的角色當中尋找到平衡點,這也是香港影壇炮製一系列奇案電影的魅力所在。特別是最後十多分鐘的“貓鼠遊戲”,大段的虐殺,反虐殺戲你來我往,此起彼伏,殺手變白鼠,弱者化身殺手,看得人膽戰心驚,又暗爽不止。情節鬆散也好,緊湊也好,《烏鼠機密檔案》都讓人把大眾電影劇情鋪排的手法看得一清二楚,猶如照過X光一樣。特殊手法帶出的熟悉感,讓看似簡陋的鋪排技巧,在換上新包裝後,能使人對分毫不差的效果依然大感興奮。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與其他同類的CULT片相比,《烏鼠》還用殘酷血腥故事描摹出了一個駭人的寓言——“一個人說了就要為他說的話負責”,這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先來一切的偶然,都源自酒後的出言不慎,這種反英雄的暴力悲劇,無疑更令此片成為香港限制級罪案電影中最振聾發聵之作!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另外,不得不提片中隱隱若現的97隱喻,阿祥出軌的妻子是大陸妹,母親多次提醒大陸妹的種種“不好”;還有片中事件的起始點,名叫“1997”的酒吧;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以及任達華飾演的殺手的背景;結合阿祥的移民身份,可以完整的看出加害者,受害者關係背後的歷史隱喻。這與銀河映像97年上映的《恐怖雞》如出一轍。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我必須反覆強調!香港電影中的暴力和血腥不只是一個炫技和單純的噱頭,其帶有現實、紀實風格的那種粘稠的擦之不掉的鈍感和痛感,讓影片不是那種隨性而發或者臨時起意的無聊宣洩,而是人無路可走後的爆發,是千迴百折的退讓後的玉石俱焚,困獸纏鬥。

這才叫港片!“香港第一殺人導演”拍攝,美國學者愛的咬牙切齒

鄧衍成其實並非單純崇尚暴力,只是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決定了他的拍攝路徑,他同樣拍出了帶有社會思考性的、由梁朝偉飾演的影片《黑獄斷腸歌》,在投身電視業後,他暴力血腥的風格幾乎消匿,喜劇風格開始凸顯。這都證明了鄧衍成風格的多樣性。鄧衍成能讓觀眾嗅到人性裡面的暴力氣息,他讓人們有興趣去追索那幽暗深處到底有什麼,理解到日常生活背後有你無法探知的隱情,看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看到弱勢者的情非得以的委屈與爆發,看到寬闊的人生暗河裡,既潛藏著無法預知的血腥,也會間或濺出來零星的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