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古時候,立儲君是國家的大事,皇帝需要在眾多兒子中選出一位來當太子。

當然這立太子也有很多規矩,比如說首先要考慮嫡子,也就是皇帝和皇后所生的兒子,從中選擇年齡最大的來繼承皇位。

如果沒有,則在考慮庶子,依然是按年齡來算,而賢才則被放在了最後。顯然並不是皇帝喜歡哪個人,就能立其為太子。

比如說當初朱元璋原本最鍾愛的是自己的四兒子朱棣,但其僅為燕王,太子是他的大哥。立太子不是簡單的事情,不少皇帝為此傷透了腦筋,比如說康熙此前就幾度廢立太子,顯然他對其非常重視,也非常敏感。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當然儘管康熙在立太子這件事上非常頭疼,但他的孫子乾隆卻非常隨意,似乎對立太子之事並不在意。

我們知道乾隆的即位著是嘉慶,他資質平平,在治國方面其實並沒有展現出多大才能,而且前面還有幾個大哥,再者是皇帝對其也說不上喜歡。

顯然論哪一點,嘉慶都沒資格當太子,繼而成了皇帝,那麼他為何能夠當上皇帝呢?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介紹一下乾隆,他即位的時候已經有二十五歲了。

而在即位之初他也很有意思,曾在廟前許願希望能夠在位六十年,為什麼是六十年呢?是因為他爺爺康熙在位的年限超過六十年,他作為後輩自然要低一些。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當然這只不過是他的一個美好願望,畢竟真實現的話,他到時就八十五歲了,這在古時候恐怕全國也找不出幾個人來。

當然最後乾隆還真的如願當了六十年皇帝,最後到了八十五歲時,為了不違背年輕時的諾言,於是乾脆去當了幾年太上皇,快到九十歲時才去世。

此前幾位太上皇是逼不得已才當地太上皇,比如說李淵是因為兒子要上位,但乾隆卻是因為當得太久不想當了,這在眾多帝王中還是頭一回。

乾隆兒子其實不少,一共有17個,在他還是太子時,兒子就有好幾個,坊間還傳聞他在民間有私生子。而在這17人中,11人早早便去世,不少人小時候就夭折了。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因此只有6個人能夠健康長大,而太子也主要是在這幾人中選擇。一開始乾隆也選好了太子,並且不是嘉慶,但是此後乾隆健健康康活到了89歲,這幾個兒子都沒他活的時間長,只有嘉慶一人活到了最後。

因此嘉慶能夠當皇帝,還是因為他比幾個哥哥活得久,顯然有時候年齡小也是種優勢。而乾隆選他當太子,也不過是無奈之舉。

當然嘉慶即位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當時他已經36歲了,比他父親即位時整整大了11歲。如果嘉慶最後也沒能熬過,恐怕太子就只能從孫子裡選擇了。而他也確實能熬,畢竟36歲在古代也不年輕了,和順治、康熙等人比起來,年紀要大上很多。

既沒特別好的資質,又不是乾隆最喜歡的、嘉慶為何還能當上皇帝?

而嘉慶最後當了皇帝其實也非常憋屈,特別是剛開始那四年。乾隆退位之處其實不想把皇位讓出來,畢竟皇帝當久了也會上癮,但君無戲言,他還是把位子讓給了兒子。

有意思的是,歷史上前幾位太上皇都沒有實權,說白了就是個名號而已,但乾隆還掌握著軍機大權,基本上朝中各項事情還得需要他點頭才行。

而當時的嘉慶也就和當太子沒啥區別,什麼事情都得看父親的臉色,所以當時和珅等人氣焰囂張,他也沒有辦法下手,畢竟對方是父親身邊的紅人。

而當乾隆駕崩以後,嘉慶乾的第一件事其實就是對和珅集團下手,宣告著自己的上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