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炒糖色放入大量糖,為什麼菜並不是很甜?

L60


說到糖色,在熟食行業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調色的必需品,而且還有增加滷水焦香的作用(當然那些色素添加劑調色的另當別論),至於為什麼糖色下到菜裡不會甜,這是因為在糖經過炒制變成糖色的過程中,由於溫度持續升高使糖逐步氧化,由此,糖的甜度也逐步的在減弱,這時就行成糖色的微甜微澀的口感,如果這時候還繼續加溫,糖色就會純粹變成苦了,失去所有的甜,這就炒過了,這樣的糖色加菜裡,就會使菜變苦。所以,糖色最好的狀態是,炒好的糖色入口有點微甜,微澀,過苦就是炒老了,過甜就是炒嫩了……

下面我們順便說說糖色的炒法,糖色可用油炒,也可水炒,可用冰糖,也可用白糖,這個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下面我們以白糖油炒來說一下,首先,鍋燒熱,下點色拉油洗一下熱鍋(這就是制鍋)。然後,倒盡鍋中的油,下白糖炒制,不停的翻炒,直到糖化,這時用勺子在鍋裡順時針的攪動就可以,直到鍋中的糖冒泡,這個泡頂得最高時,馬上下提前準備好的熱水(一定要用熱水,不能是冷水)然後燒開就關火,糖色就炒好了!炒糖色的難點就是掌握這個起泡倒水的時機,特別提醒,大家不要像那些書本上所說的,起大泡再掉下去變細泡才下水,這樣就老了,會嘗著一股苦味,切記!

我們一直從事熟食開店快二十年,所發文字皆是自己實際操作經驗,願與各位分享交流,分享我們的操作經驗,解答在熟食開店中遇到的問題,歡迎關注我頭條號,有問題可評論區留言,我們會作後續的一一解答!






譚談滷菜烤鴨


糖色在滷菜,炒菜,燒菜時的主要用於上色,可以讓菜餚色更加的鮮明好看,那麼糖色怎麼炒出這樣的效果呢?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下兩種製作方法。

炒好的糖色要做到不苦不甜而且顏色好看,所

以炒糖色首選冰糖,其次白糖,一般不建議用綿白糖。

糖在加熱遇高溫後,會逐漸產生氧化反應,所以炒好後甜度大減,感覺有一點點甜味。

炒糖色時一般會用小火,首先糖液融化,在炒至冒小泡,然後大泡,關火,在慢炒至深紅,然後在鍋中加入熱水【注意一定要用熱水】小火燒開,整個的過程在烹飪中被稱為炒糖色。糖色炒好後顏色棗紅色、香氣濃郁,可以為菜品著色、增香,是一種純天然,川統的調味上色手法,特別是滷水調製的首選。


我們炒糖色一般有兩種方法

炒糖色共有兩種方法,一種油炒,二是水炒。兩種方法的區別是油炒時間短,比水炒糖色要快三分之二的時間,但不易掌握好,要求廚師經驗豐富、動作麻利;水炒時間長,好處是不容易炒過,比較容易掌握,各有好處。

油炒糖色:鍋下少許底油潤鍋璧,然後倒掉,此時鍋內仍然殘留一點點油,用這些油炒糖色就足夠了。

如果油太多,會在糖液的表面上,不利於我們觀察其色澤,影響判斷,增加熬糖色的難度。在此鍋內下入白糖小火加熱,用勺子推著糖在鍋內朝同一個方向攪動起來,很快糖就融化了,然後炒到冒小黃泡的拔絲狀態,再達到冒金黃色大泡的嫩汁狀態,然後關火,繼續用鍋中餘溫加熱變成雞血紅,然後加入熱水燒開,即成糖色。

水炒糖色:淨鍋下白糖,加入適量清水(以能掩蓋白糖為準),開小火加熱,用勺子朝同一個方向不停攪動,由於糖里加過清水,所以一開始冒大泡,這是水分蒸發的表現,然後糖液依次到達冒小黃泡的拔絲狀態、金黃大泡的嫩汁狀態和雞血紅時加入熱水就可以了。這樣的炒制方法是和油炒相反,先大泡後小泡,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炒出不苦不甜的糖色,為你的菜餚增香添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有不同意見和見意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我,在下飯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