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造成幼儿出现厌学期的主要原因

  1. 教学方法的呆板单一。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往往采用教师先分析讲解乐谱中出现的基础知识,然后示范练习曲目,幼儿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熟练后进行回课。每节课的学习时间是45分钟到l小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这种教学方法的呆板单一,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较容易造成幼儿产生厌烦心理。
  2. 教学内容选择难度大。在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难度较大。有的教师经常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迎合家长的意愿,为学生选择曲目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一味追求进度,有的一味追求考级,没有充分考虑儿童的弹奏基础、身心发育、学习特点等,使幼儿学习起来产生畏难情绪。
  3. 不良的练琴习惯。一部分孩子练琴没有规律,一曝十寒,回课前突击猛练,平时练琴重量不重质,不能精益求精,练习方法不得当,练琴质量不高,上课效果必然受影响,长此以往产生恶性循环。
  4. 家长的攀比心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学琴的目的,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注重孩子学习了几首曲子,考了几级,忽视了学琴过程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体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由于攀比心理,总将自己的孩子与周围的琴童相比,缺少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使幼儿产生厌倦应付的心理。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解决幼儿厌学期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

  1. 游戏的方法§ 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动形式,它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既能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又是家长和教师进行教育的最佳手段。美国教育家洛克说的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从而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尽可能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2. 抽签的方法★ 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学习的曲目,是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发明的。他从抽彩票现象有感而生,人们对于抽中的彩票那种惊喜,会带来好兆头的心理,使他将抽签的方法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方法是: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为其选择了几首难易程度相当的不同曲目,写好后由幼儿抽签,抽中的曲目作为本次课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方法也可用于曲目的巩固练习。幼儿在抽签前的忐忑心理,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 趣味训练法♥ 想方设法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基于儿童注意力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在准确形象地指明练习动作要领时,力求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柏西·布克在《音乐家心理学》一书中谈到“一种把枯燥无味的东西与使之产生共鸣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方法能让烦闷无聊的东西变得有趣”。因此,幼儿在进行基本技术训练时,可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诸如速度的提高,力度的加强与变化,节奏型的改变,奏法的更换与手指触键动作的改变等帮助孩子进行训练。如在教学中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马上更换练法,并积极参与,用吟唱和击拍来提醒孩子,排除烦燥,再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手指弹奏的力量,两手对力度不同的控制力,对节奏的感受力,特别是奏法的更换(断奏、连奏、非连奏),又能使大脑不会总是重复同一形式而不集中注意力,增强了孩子练习的新鲜感。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二、选择切合幼儿特点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切不可拔苗助长。选择适合幼儿接受的内容来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钢琴弹奏的技能技巧,保持其稳定的学琴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有直观图像的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想象力,便于幼儿理解作品。因此,可选择《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以及《巴斯第安》等带有卡通图画的书作为入门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幼儿弹奏水平、生理心理特点等确定曲目。教师不要盲目贪大、求快,违背教学规律,片面追求技能技巧,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以幼儿能轻松完成为目的,螺旋式上升,经常让幼儿体验成功,体会学琴的乐趣,感受音乐的美。在曲目选择上,把练习曲和乐曲相结合进行教学。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三、良好练琴习惯的培养

练琴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幼儿有极大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十分重要,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可持续学琴的重要保证。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1. 做好练琴的准备工作。正确引导幼儿进入练琴状态,练琴前先将准备工作做好,如放书、拿小板凳、喝水、如厕等,练琴后就不能再随便出入离开座位。
  2. 养成定时练琴的习惯。可根据家长和幼儿的时间,尽可能选择定点练琴,时间的确定要科学合理,使幼儿在家长的督促下能自动自觉地练琴,养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
  3. 培养正确的练琴方法
  • 慢练是儿童必须使用的正确练习方法。慢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不甚精确,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得尽善尽美,而进行慢练时,就像将某个技巧的片段在手指上做了解析,手指和大脑便按照形成了的正确习惯演奏出来,坚持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慢练还要和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作斗争,慢练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
  • 分手练习。经常分手练习,可以使每个音都达到要求,学习效率更高。在初学阶段,分手练有利于提高准确性,如指法、下键的准确性等。因为左手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经常进行分手练习,并特别注意倾听左手弹出的声音,改善触键,弹奏的技能技巧就会得到飞速进步。

四、家长要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孩子学琴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孩子学琴要求过高,比较严厉,易产生攀比心理,不能正确对待孩子自身的特点,强迫孩子学琴。由于钢琴学习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对孩子个性发展影响很大的活动。因此,要始终把握好学琴在孩子发展中的地位,以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为首要目的。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孩子,为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幼儿演奏的条件,体会成功的快乐,让幼儿的学琴活动快乐地持续下去。

儿童学琴厌倦怎么办?这篇文章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