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角头2》一部充满质感的台湾黑帮电影

这部电影最近在互联网一时无两,台湾电影在近十年进入一个瓶颈期,风头正盛的80,90年代已经成为记忆。宝岛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电影工业一直没有太大的市场可以挖掘。投入成本和收益很难成正比,正因日此。台湾电影多数以低成本的剧情片为主,即便如此,也能产生像《一一》,《海角七号》。。。。。等等这样的好片

《角头2》可以说是台湾电影近期爆发的一个流量点,作品讲述的故事虽然老套,但是整片质量很高,高《艋胛》一个档次。当年看《艋胛》完全没有《角头2》的震撼,两片的 聚焦点不太一样,《艋》更多讲述台湾当地社团日常,兄弟之情。《角2》真正贴近黑帮二字,视野胸襟更好辽阔,题材不乏涉及当地非常敏感的政治,而且电影血腥但不过头,帮派之间的刀光剑影里,暗藏更大的旋涡。这点比一般的黑帮电影更有深度和看头。

高质量的电影,众多元素不可缺

如果说《角头2》什么吸引我,除了题材的大胆,我更加欣赏演员的敬业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不提主角的阿仁和刘健,王识贤和 邹兆龙无可挑剔,特别邹兆龙,把刘健表演的让观众不寒而栗。特别提一下健合会几大头马,表演比北馆五虎丝毫不差。坏坏是最起眼的,小辫子和光头,加上打电话的小日本,演员都是用心了揣摩角色了。质感之高,来源于人物的性格的鲜明。

剧情就更加不用说了,简单从帮派之争,直接引伸到地区政治,非常直白的告诉观众,这个地区的黑帮和警察局长,议员,甚至是高层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多少年了,好久没看见千人混打的黑帮街斗场面,伴随一首地道风味的台湾歌曲,直接把人看得热血沸腾,而这个群殴场面,剧组甚至封了整条街道。

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用心,还是用心,从电影出品人的角度,要赚钱,但是作为制作方,除了钱,还有更多东西值得留住

虚胖的几百亿票房电影大国

2017年,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就去到恐怖的559亿。整体容量和消费市场巨大,但是作为国产电影,我只用四个字“粗制滥造”。

中国电影的特点很鲜明: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一、演员片酬高,一些小鲜肉的片酬可以去到制片成本的70%以上。那电影怎么拍?只能让这些流量高的面瘫杵在原地吹鼻子瞪眼,一张床,一间房,两个人就完成了一部爱情片,有木有动作先不提,反正三四线的小年轻一样买票进场看。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二、剧本极其脑残,东凑西拼一个烂剧本,找几个不知名的鲜肉美女,随便乱搞一通,跟闹剧一样,不知道拍这种烂片意义何在,除了造成无谓的浪费,实在想不通拍这种玩意儿的人脑子是不是短路了。

《角头2》,从一部台湾黑帮片,窥探大陆电影的“虚胖”

三、砸钱各种特效。也对,现在整体观影水平不高,你愣是砸出一部中国《阿凡达》也好啊,可惜就爱搞电脑特效,做出来的特效连一般的电脑游戏CG都不如。越看越难受,特别说一下陈坤李冰冰接拍那《钟馗》,哎我去!剧情烂就算了,连特效都烂。

特效好也罢,你不能随便篡改历史吧,什么狄仁杰,我的天啊!老徐,你到底在弄啥?

四、刷票行为屡禁不止,《捉妖记》的刷票行为一笔带过,没任何处罚,导致后面的过程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反正不用负责啊。凌晨开始就排满它,每隔五分钟一场,你能怎么样?

写到这,气堵了,手指打颤了。真的为中国电影感觉到沮丧。虽然每年还是有佳片出现,但是烂片的比例居高不下,每个月都是各种烂片塞满影院。我不想说观众观影水平云云,在这样垃圾遍地的环境,观众没有太多选择余地。

除了3天6000万的问题,国产电影问题实在太多,积重难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