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點擊上方“鈞瓷網”可訂閱哦!



初秋時節,再次到訪神垕。漫步老街,感受著濃厚的鈞瓷氛圍。同行的友人對鈞瓷的歷史很感興趣,遂引友人前往任慶輝的鼎盛鈞窯。

沿著崎嶇不平的道路往前走,友人對路兩旁的破舊廠房驚歎不已。“這些都是神垕鎮歷史的見證。那幾間房子,曾經存放著原鈞瓷二廠燒製的眾多鈞瓷精品。”記者向友人簡單介紹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鈞瓷的復燒歷史,不知不覺間就到達了鼎盛鈞窯。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任慶輝在查看鈞瓷作品

“這幾座窯就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原鈞瓷二廠輝煌歷史最好的證明。”鼎盛鈞窯藝術總監任慶輝大師指著廠房中的幾座紅磚老窯感慨地說。用紅磚砌的窯爐,遍佈黑色的煙燻痕跡,外部蜿蜒著歲月的裂縫。這幾座老窯已存在數十年。

“大家看到的老窯,現在可以用來燒製鈞瓷。我10多年前接手承包的時候,到處是破敗的景象。窯裡雜草叢生,窯爐上面幾乎垮塌,我一點兒一點兒地修復、整理,才有了現在的模樣。”任慶輝說,老窯在他的手中恢復了生機,只要窯火生起,經過幾十個小時的燃燒,就能夠從窯爐中取出一件又一件充滿色彩之美的鈞瓷珍品。這些鈞瓷,延續著老窯的傳奇。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任慶輝作品(1)

對於國內外來到神垕的遊客和鈞瓷愛好者來說,神垕的歷史遺蹟和釉彩萬千的鈞瓷值得參觀和欣賞。如果他們想實地瞭解鈞瓷的歷史,那麼,原鈞瓷二廠的廠區和這幾座老窯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這些就是活著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鈞瓷恢復燒製,神垕鎮的國有、集體鈞瓷企業相繼建立。鈞瓷一廠、鈞瓷二廠、東風瓷廠等企業,為鈞瓷復燒和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除了一件件知名的鈞瓷珍品外,鈞瓷界的眾多大師曾經在這些鈞瓷廠工作、學習過。提起原鈞瓷二廠,人們總會想到久負盛名的鈞瓷作品《寒鴉歸林》。作為鈞瓷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原鈞瓷二廠的鈞瓷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了鈞瓷愛好者、收藏家的青睞。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任慶輝作品(2)


20世紀90年代中期,鈞瓷二廠停產,這些有著輝煌歷史的老窯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2006年,任慶輝承包了老窯所在的廠院,清理了窯內、窯外的垃圾,並於2012年重新點燃了老窯。從此,這些老窯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任慶輝看來,如果想用老窯燒出精品,就要堅持傳統器型,使用原鈞瓷二廠的傳統釉方,採用傳統煤燒工藝。為了適應這座老窯的燒成規律,從復燒的第一窯開始,任慶輝就堅持傳統器型,用原鈞瓷二廠的傳統釉方。原鈞瓷二廠採用煤燒工藝,釉料成分天然,技術複雜。其作品造型古樸端莊,釉質玉潤,窯變自然,釉色絢麗多彩。所以,原鈞瓷二廠的作品憑藉“似玉非玉勝似玉”的獨特藝術魅力和令人拍案叫絕的釉色變化,得到了專家學者、鈞瓷愛好者的好評,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多年來,任慶輝使用老窯燒製出無數件鈞瓷精品,並在各大鈞瓷展覽和評比中不斷獲獎。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任慶輝作品(3)


在鼎盛鈞窯的展廳裡,任慶輝的作品不僅釉質肥潤、玉質感強,釉色或豔麗多變,或素雅清靜,或渾厚凝重,“似玉非玉勝似玉”,而且有一種與傳統鈞瓷一脈相承的藝術美感,讓人流連忘返。鼎盛鈞窯的煤燒作品,極易出現“橘皮”和“豬毛孔”等藝術特色,表面看起來細孔密佈,但與窯變出來的不同色彩相結合,極為特別。眾多煤燒鈞瓷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特點,釉面色彩豐富,同時出現多種色彩,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裡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

此外,由於釉質較厚,這些煤燒鈞瓷更加大氣、凝重、耐看。在用老窯燒製傳統鈞瓷的同時,任慶輝沒有放棄探索和創新。他還建造了幾座新窯爐,燒製創新作品。他對傳統配釉方法和原料進行改革,大膽採用中國美術中調製顏料的方法調配釉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搭配,創造出極具特色的新釉色。在鈞瓷造型上,他不斷實驗、創新,將新釉色和新器型完美結合。


「鈞瓷網」12年前承包“二廠”老窯,他想延續“鼎盛”傳奇


任慶輝作品(4)

走進鼎盛鈞窯,看到那幾座曾燒製出無數鈞瓷精品的老窯,聽著關於它們的歷史,人們能深刻體會到,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也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神奇色彩。“這些年,我在這裡燒出了很多精品,也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成就。在我看來,這些老廠房、老窯爐的價值遠不止於此。這裡有活著的歷史,完全可以變成一個景點,一個展示鈞瓷復燒歷史的活著的博物館。”任慶輝說,希望更多喜愛鈞瓷、想了解鈞瓷歷史的人來這裡感受鈞瓷的魅力。

堅守老窯,燒製精品,這座老窯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監製:鈞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