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点击上方“钧瓷网”可订阅哦!



初秋时节,再次到访神垕。漫步老街,感受着浓厚的钧瓷氛围。同行的友人对钧瓷的历史很感兴趣,遂引友人前往任庆辉的鼎盛钧窑。

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往前走,友人对路两旁的破旧厂房惊叹不已。“这些都是神垕镇历史的见证。那几间房子,曾经存放着原钧瓷二厂烧制的众多钧瓷精品。”记者向友人简单介绍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钧瓷的复烧历史,不知不觉间就到达了鼎盛钧窑。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任庆辉在查看钧瓷作品

“这几座窑就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原钧瓷二厂辉煌历史最好的证明。”鼎盛钧窑艺术总监任庆辉大师指着厂房中的几座红砖老窑感慨地说。用红砖砌的窑炉,遍布黑色的烟熏痕迹,外部蜿蜒着岁月的裂缝。这几座老窑已存在数十年。

“大家看到的老窑,现在可以用来烧制钧瓷。我10多年前接手承包的时候,到处是破败的景象。窑里杂草丛生,窑炉上面几乎垮塌,我一点儿一点儿地修复、整理,才有了现在的模样。”任庆辉说,老窑在他的手中恢复了生机,只要窑火生起,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燃烧,就能够从窑炉中取出一件又一件充满色彩之美的钧瓷珍品。这些钧瓷,延续着老窑的传奇。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任庆辉作品(1)

对于国内外来到神垕的游客和钧瓷爱好者来说,神垕的历史遗迹和釉彩万千的钧瓷值得参观和欣赏。如果他们想实地了解钧瓷的历史,那么,原钧瓷二厂的厂区和这几座老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这些就是活着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钧瓷恢复烧制,神垕镇的国有、集体钧瓷企业相继建立。钧瓷一厂、钧瓷二厂、东风瓷厂等企业,为钧瓷复烧和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了一件件知名的钧瓷珍品外,钧瓷界的众多大师曾经在这些钧瓷厂工作、学习过。提起原钧瓷二厂,人们总会想到久负盛名的钧瓷作品《寒鸦归林》。作为钧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原钧瓷二厂的钧瓷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钧瓷爱好者、收藏家的青睐。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任庆辉作品(2)


20世纪90年代中期,钧瓷二厂停产,这些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窑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6年,任庆辉承包了老窑所在的厂院,清理了窑内、窑外的垃圾,并于2012年重新点燃了老窑。从此,这些老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任庆辉看来,如果想用老窑烧出精品,就要坚持传统器型,使用原钧瓷二厂的传统釉方,采用传统煤烧工艺。为了适应这座老窑的烧成规律,从复烧的第一窑开始,任庆辉就坚持传统器型,用原钧瓷二厂的传统釉方。原钧瓷二厂采用煤烧工艺,釉料成分天然,技术复杂。其作品造型古朴端庄,釉质玉润,窑变自然,釉色绚丽多彩。所以,原钧瓷二厂的作品凭借“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令人拍案叫绝的釉色变化,得到了专家学者、钧瓷爱好者的好评,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多年来,任庆辉使用老窑烧制出无数件钧瓷精品,并在各大钧瓷展览和评比中不断获奖。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任庆辉作品(3)


在鼎盛钧窑的展厅里,任庆辉的作品不仅釉质肥润、玉质感强,釉色或艳丽多变,或素雅清静,或浑厚凝重,“似玉非玉胜似玉”,而且有一种与传统钧瓷一脉相承的艺术美感,让人流连忘返。鼎盛钧窑的煤烧作品,极易出现“橘皮”和“猪毛孔”等艺术特色,表面看起来细孔密布,但与窑变出来的不同色彩相结合,极为特别。众多煤烧钧瓷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特点,釉面色彩丰富,同时出现多种色彩,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

此外,由于釉质较厚,这些煤烧钧瓷更加大气、凝重、耐看。在用老窑烧制传统钧瓷的同时,任庆辉没有放弃探索和创新。他还建造了几座新窑炉,烧制创新作品。他对传统配釉方法和原料进行改革,大胆采用中国美术中调制颜料的方法调配釉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搭配,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新釉色。在钧瓷造型上,他不断实验、创新,将新釉色和新器型完美结合。


「钧瓷网」12年前承包“二厂”老窑,他想延续“鼎盛”传奇


任庆辉作品(4)

走进鼎盛钧窑,看到那几座曾烧制出无数钧瓷精品的老窑,听着关于它们的历史,人们能深刻体会到,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神奇色彩。“这些年,我在这里烧出了很多精品,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在我看来,这些老厂房、老窑炉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里有活着的历史,完全可以变成一个景点,一个展示钧瓷复烧历史的活着的博物馆。”任庆辉说,希望更多喜爱钧瓷、想了解钧瓷历史的人来这里感受钧瓷的魅力。

坚守老窑,烧制精品,这座老窑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监制:钧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