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天盛长歌》最大的讨论点,竟然是从开始到结束持续而稳定的迷之血扑。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在观众悟出今年流量们集体不好使的时候,这部电影咖大剧也因为收视表现被腰斩,提前让接档剧顶上。(记得上次湖南台砍掉的剧还是三年前的《天天有喜2》)

而陈坤也被踢进了嘲点中心,因为加上之前悄摸摸播完的《脱身》,他转小荧幕挑的两个项目回响都不大。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很多人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状,怪自己这么多年高估了他。

高估了他的功底,高估了他的实绩,更高估了他的观众缘和号召力。

对艺人来说,挑项目有时候像押宝,两次顶配换来大跌眼镜的市场反馈,这种强烈落差能让人自我怀疑。

看得出来陈坤的心态有所折损,在剧播出期间,他多次在微博和ins上带tag自嘲,无奈又可供网友解读出一丝丝酸味,雪上加霜。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如同被人评价“拧巴”二字的剧一样,陈坤作为电影咖下凡,在剧播出期间的反应,也浑身透着矛盾感。过了40应该不惑的陈坤,竟然开始纠结了么?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老实说,其实这种矛盾感在他身上一直存在。

#要流量,但又没真正向市场低头#


这几乎是很多电影咖的矛盾点,再有逼格的艺人也不排斥用综艺/大热IP来收割一波人气。但是呢,希望有流量,却对市场的态度模棱两可,对自我预判有误。

逼格咖不会让自己吃亏,从《天盛长歌》的改编情况就可以见得。

当然,有人认为高级,拉大了剧情格局,目前豆瓣打分确实不错,口碑还在持续上涨中,说明肯定有观众喜欢这种调调的剧;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但也有很多观众不想买账,觉得剧情不尴不尬:上上不去,强行拔高;下下不来,悬在半空里。

突出朝堂之争,从男性视角出发,演员本人是很高兴了,也费了心思去诠释人物。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但编剧火候不到,相当于扇了观众一巴掌,这和大家期待的不一样,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受众。

他的不真正低头,还体现在他始终保持欲拒还迎的姿态上。

一方面有点不屑,不想被现实裹挟,你们爱咋说咋说,对我没什么影响。

但又很难不care外界的看法。好比这次三番五次称《天盛》是小糊剧,实际上是心有不甘,而此前《脱身》的时候也是亲身转发回复营销号: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生活中也差不多,在《我的时代和我》里,反复自嘲是他的常态。只能说,自嘲是超脱还是明明很在意,真的得分情况。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既保守又反传统#


陈坤有水瓶男的冲突感,可以说是保守与反传统的集大成者。

他不太会冒险,看他转小荧幕接的两个项目,打法是谍战一人分饰两角+朝堂权谋正剧。在这之前,胡歌走同样的路线大爆了一把,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有成功的项目经验。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而且潘粤明也在《白夜追凶》里一人分饰两兄弟而回春,后来《脱身》播的时候不是还被拉出来对比么。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另外,有坚持多年的《行走的力量》公益项目加持,大部分人看得出他是真的热爱这个项目,正能量人设拉了不少好感,觉得他有传统艺人不张扬的特质。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传统艺人对家庭保密,他也是,这么多年对家庭和个人生活绝对低调,本人也不怎么抛头露面。

但同时,他又有他的偏执和反传统。

他不想刻意迎合,专心扑在孤傲艺术家的世界里,清高又自持。

这跟他的性格也有关,面对媒体的追问,他不想回答就干脆选择得罪人,怼回去。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我的时代和我》里有一段他早年“行走”的资料,他会因为有人不按规矩来,在路上交谈说话,大发雷霆,闹过不愉快。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个性独特、偏执的人一般不会被所有人接纳,所以当时不少人觉得他的行为有点“疯”。就好比,他也承认自己有时候很难搞,脾气很大,时而像一把锋利的刀,非常自我;但有时候又会很脆弱,情绪失控。

他对自己有要求,对现实有追求,有时候甚至有点理想主义。我看他有个朋友在某档节目中也提过这点: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没办法,这就是一个矛盾感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的人,对立纠结的点,可以说出很多。

走文艺艺术家路线的逼格咖,往往不会把商业标准作为普世标准,但回看他的电影资源,其实大多是商业大片。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记得早两年在《钟馗》电影发布会上,陈坤在预判票房时也表达过,大致意思是自己参与了投资,钱都是从荷包里掏出来的,当然会心疼,心疼了自然有一些生理反应。

所以有时候不得已要对市场谄媚。

这种矛盾感把他推向了尴尬境地,卡在了瓶颈里。

这次之后,有人正儿八经地把他放在中生代的格局里,和其他男艺人来做对比。

资源上,陈坤是有优势的,前几年小爆过的电影有几部。后来虽然也夹杂着诸如《钟馗》这样质量不佳的片子,但不至于像教主一样,被口碑差的电影拖累烂出圈。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这跟艺人本身的曝光量也有关,陈坤此前可以说是体质清奇,路人观感相当不错。

而时尚、代言方面更不用赘述,这位基本处于一骑绝尘的状态,把其他人拉来比的话,和他是弱水之隔。

但回到演员身份来比实绩的话,好像被几位75前后的男艺人拉开了差距。

有网友做了陈坤的作品和成绩表,即便自己和自己比,好像直观来看也有点逆水行舟的意思。(说起来,靠内地花生撑起的商业大片《画皮》,距今已经八年了)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图源/网络)


而近几年徐峥和黄渤的路线非常清晰,乐于放下包袱,作品很少有哑炮,这几年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很多,成了口碑保证。包括邓超,只要不是自己做导演,他的作品也都还扛得住。

他们的市场接纳度很高,能力非常宽泛,也尽可能地去做多种尝试,在这点上陈坤的“面”要窄很多。

而且男演员们之间的抗衡,往往辐射到成熟度、责任感。黄渤邓超在这个维度上的优势会被放大,这些都是有可能转化为国民好感度和观众缘的。

反过来再看陈坤的大众印象,是的,之前大家对他的观感很好。但其实深究的话,貌似他的舆论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盛世美颜的光环盖过了其他。

一直以来外界对他的颜值都是绝对吹捧,可以man也可以阴柔,这种混合气质市场上不多,所以这么多年他的颜还是很能打。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只不过这个年龄的男性艺人,如果永远在强调颜值的话有点尴尬。

人都会老,颜值会受到新生代的冲击,可能还不如他本人说的,享受这个年龄的质感。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2,形象经营好,在线男演员阵营里,他是别具一格的存在。

不在作品宣发期,他基本不出现在大众视野,要么拍戏要么行走。(在《天盛》拍摄期也好几次出去行走)

演员用作品来和观众对话,这很符合好演员要留给观众想象空间的定律,以此来留出神秘感。

而且以往大众对陈坤格外宽容,对他很信任,属于偶尔可以拍一两部质量不好的电影演员,坚决认定他规格高。

只是,观众风向变化太快,这些看似可吹的点,也有马上和“嘲点”无缝切换的危险。

比如这次就有观众对他的演技提出了质疑,陈坤VS子坤、陈坤VS金燕西、陈坤VS风里刀雨化田,和这些对的时间遇上的对的角色相比,陈坤好像没有惊艳感了?

因为我也看了剧,我的直观感受是他在剧中表现人物冷静腹黑的时候OK;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但顶锅盖说一句,一到扮猪吃老虎就有点点油腻,和本人的年龄、阅历和气质都不大合,稍显别扭。

大众心里的演技咖,这次也收到了表演倒退的评价。

功成名就的演员,总要经历几次蜕变,比如陈坤


同样的,“形象经营”不管在哪个圈子里,都需要底气。

就好比营造神秘感,其实也需要底子够硬。陈坤的两度出鞘,都有所磨损。于是也就有很多人diss他包装痕迹显现,小荧幕成了电影咖的照妖镜。

#总结#


嘲点总归是有的,但仅仅因为这个,把演员一棒子打死,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观众喜欢“造神”,也爱“毁神”。但爆的程度看命,扑街的理由却是个很玄乎的概念。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暂时的失利,可以让演员真正“落地”,看到自己所处的尴尬区,然后找到破局的方法。

陈坤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创作力,这是演员能够掌控的东西。就像有基础的学生,调整状态,后面回血应该也不难。毕竟他身上这种矛盾感,也是演员的能量源泉,捕捉好自己的敏感和不安,才能安放好自身的创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