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父親給了我們健康的體魄,父愛是一盞燈、父愛是一把傘、父愛是一首歌……老爹,您在天堂裡還好嗎?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在我們老家,父輩按兄弟們大小排序,老大叫伯、老二叫爹、老三叫叔、老四叫噠,老五叫小噠或五噠,我父親在他弟兄們中排行老二,因此喊爹。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老爹,程相武,出生於1934年,患前列腺、偏癱臥床七年後於2010年12月16日病逝,享年76歲。雖然平時回去照顧伺候老爹少,病逝那天晚上剛好在家陪伴了老爹最後一晚,算是沒有留下深深的遺憾。老爹因在泌陽一中畢業後回鄉當過幾天民辦教師,鄉親們又喊他“程老師”。爹一生忠厚老實,性格溫和,膽小怕事,與人為善,信奉吃虧人常在,重情義,幹得多說的少,在四鄰八鄉有較高的威信。

拾柴火

小時候我印象最深的是爹上東山拾柴火,盤古山東南部山區松樹大松毛多,松毛含油脂,容易燃燒,還有濃濃的香味,是柴火中的上品,好賣錢。在那個羨慕“出著太陽下著雨,山裡娃們吃大米”的年代,冬春農閒季節,爹都要上山拾柴火,一天一趟。往往天不亮時帶著乾糧揹著千擔,和莊上大伯、二伯、七伯們一塊出發,過上二門、出山王、和尚莊、褚灣、六里衝,翻山越嶺,一直跑到桐柏境內李溝、熊家溝、黃連溝等地,挑著一百多斤重的柴火到家時,常常已是黃昏,第二天再到高店街賣掉,為的是給我們兄妹交學費書費,買鋼筆文具。每每想起老爹在那個生活艱苦的年代,起五更打黃昏,翻山越嶺跑二十多里挑柴火的情景,眼淚直打轉,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為了感受當年老爹進山拾柴火的艱辛,體驗老爹走過的山路,工作之餘我曾不止一次的開著車沿著當年老爹走過的路,尋找當年爹說過的李溝、熊家溝、黃連溝、黑山溝、大法溝等,也因此寫出了《泌陽縣一個小山村一腳踏兩市,黑山溝人的呼喚》、《盤古山南三道尖又現美景》、《盤古山下大法溝,這裡有說不完道不盡的鄉情鄉愁》系列文章,藉此紀念老爹生活的艱辛,不忘父親養育之恩。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賣豆腐

如今每當聽到“豆…裡…腐…”一聲聲賣豆腐的叫賣聲,就勾起了我兒時爹到老街學校賣豆腐的回憶。當年我在高店老街上初中時,每天早晨爹就擔著豆腐挑子在校門口叫賣,當時班裡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還瞧不起說,新青,您爹又來了。說心裡話,當時還真有點害羞和嫌賴,時間長慢慢習慣了,隔兩天聽不見爹賣豆腐的叫賣聲,心裡反而不踏實。多虧當年爹賣豆腐掙錢,供養我們兄妹上學,顧著我們家的零花錢。磨豆腐是一項很複雜的工序,很辛苦的工作,下午泡豆子,晚上用驢拉磨或人推磨,漿出來後燒火,用石膏點漿,壓制,經過十多道工序,早上豆腐出來後,還要走村串戶叫賣,磨一個豆腐只掙幾塊錢。為了留存老爹賣豆腐的記憶,感受當年老爹賣豆腐的艱辛,這幾年我曾多次深入到山區農村尋找豆腐挑子,去年在桐柏縣大河鄉王灣一農戶家高價回收了一對豆腐簍子,放在老家農耕文化館裡,留作對老爹賣豆腐的紀念。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睡院裡

記得1981年7月參加完高考後回家放牛,不像現在的學生高考之後外出旅遊放鬆,那時的農村學生考試完就回家幫助父母幹活。印象特別深的是8月份的一天,下著大雨,我穿著破膠鞋,戴著雨帽在北地放牛回家,生產隊長運哥給我了一封信,說是從吳溝大隊部領取的,我一看是駐馬店師範的錄取通知書,牛皮紙信封已被雨水打溼。因當時沒報師範,同意調劑,回家給爹說考上了師範,問爹啥是師範,學啥裡?爹說畢業當老師哩,反正是吃商品糧拿糧本了。後來聽說光屁股孩楊德龍、李雨業等人都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瀋陽機械學院、河南農學院時,也猶豫了幾天,諮詢了老師和班主任之後,在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考慮到家庭的實際困難,還是去縣公安局戶籍室、縣老糧局那裡,開了戶口遷移證和糧食遷移證,成了一名“準國家幹部”。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8月份天熱,農村都有惦著草蓆睡稻場的習慣,高考完回家後,我每天晚上隨鄉親們睡稻穀場,涼風習習,談天說地。自從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爹說啥也不讓我出去睡,每天晚上將我關在院子裡,儘管有蚊蟲叮咬,我理解老爹的一片良苦用心,我是俺莊考出去的第一個國家人,是父母的驕傲和寶貝!寫到這裡淚水又奪眶而出,可憐天下父母心,願天下兒女都能孝敬自己的爹孃!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重情義

河南油田下二門油礦剛組建時,從甘肅玉門、湖北江漢油田轉戰過來的工人們居住條件差,舉目無親,許多油井就在我們村上,爹孃經常給剛來的工人們擔水做雜活,與這些外地來的工人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一點從老爹與油田老工人李章朋叔叔的通信中可以看出。老爹1987年12月25日給轉戰山東博興縣勝利油田工作的李章朋叔叔信是這樣寫的:親愛的弟弟好,弟妹好,見信如見面,您對俺家的照顧和兄弟情誼永遠不會忘記的,特別是油田剛來時那些艱苦的歲月,雖然俺家成份高,但您從來不嫌棄,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穿戴,得到了你和弟妹的不少援助,特別是您把白麵饃攢著送給我家孩子吃,打下來的舊工作服送給孩子們穿,老三新青上學的演草紙也是您給找的,我家能從苦海中熬過來,和弟弟你對我家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遠在山東省博興縣勝利油田的老工人李章朋叔叔來信是這樣說的: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從字裡行間可看出老爹的為人和情義,待人是多麼的忠厚和實在,以至於影響了我們兄妹一生。

打官司

爹一生老實,與人為善,膽小怕事,遵紀守法,這與孃的倔強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印象中爹這一輩子只打過一次官司,而且還是為莊上4家鄉親們打的。1987年元月13日河南油田試油大隊從我們村搬家時,因汙水跑到了我們幾家承包的責任田裡,鄉親們攔著油田車不讓搬家,發生了糾紛。在去魏崗油田指揮部領佔地賠款時,油田方面非要扣除攔車造成的損失,僵持不下時,爹通情達理,牽頭到陳莊人民法庭起訴油田,走法律渠道維權,經當時陳莊人民法庭庭長馮朝坡調解,油田方面做出讓步,不再從佔地賠款中扣除因農民攔車造成的損失555元,並賠償井場汙染費48元。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當時我在高店初中教學,看著鄉親們無助無奈的心情,十分難受,法庭具有如此神奇的威力和尊嚴,法官的良好形象,在一位人民教師心中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這也是後來我決定要到法院工作,當一名為民排憂解難、主持公道人民法官的動因。父親一輩子只打過這一次官司,潛移默化中卻影響了我一生,言傳身教,終身受益。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父愛如山、父愛如海,父親給了我們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