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十一”小长假就要来啦!

趁着秋高气爽,

你是想去大西北看看沙漠风光,

还是想去海边抓住夏日的小尾巴?

啥?

景区门票太贵,

“吃土”去不起?

一大批重点景区都降价了,

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今天,23号小组就来说说旅游这件事儿,让你的“十一”旅行计划更加完备。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1

314个景区降价或免费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为了让老百姓出门旅游成本更低,各地都在全力推动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截至8月29日,已有21个省份出台了157个景区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在“十一”黄金周前,还将有157个景区出台措施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

在这314个景区中,5A级景区有121个、4A级景区有155个。一些著名景区降价幅度明显。比如,扬州瘦西湖旺季票价从150元降至100元,青岛崂山旺季票价从245元降至180元。

景区门票价格高低对游客人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2

文明出游,旅游者要爱护旅游资源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近日,网络热传的一段视频让人痛心,视频里几名游客擅自闯入张掖七彩丹霞特级保护区,对地表土层进行破坏。事发之后,警方介入,专家评估,但都无法挽救这六千年的原始地貌。七彩丹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个脚印就需要60年的恢复期。而有人却肆意践踏,这长长的一串脚印真是让人又气愤又心疼!

“好风景都不可被辜负”,游客一定要爱护旅游资源。

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如果恰逢旅游景区所在地有重大突发事件,被限制旅游活动,旅游者应当积极配合。如果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3

报团旅游要看清合同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不少人图省事会跟随旅行团出游,在报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旅行社是不是正规。

正规旅行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有人会选择包价旅游合同。这种合同是指旅行社预先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过履行辅助人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导游或者领队等两项以上旅游服务,旅游者以总价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

合同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

(二)旅游行程安排;

(三)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

(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

(五)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

(六)自由活动时间安排;

(七)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

(八)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

(九)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详细说明前款第二项至第八项所载内容。

当然,在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把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一并告知旅游者。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4

别图便宜选择“低价游”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近些年,“低价游”饱受诟病,却一直屡禁不止、禁而不绝。一些所谓“低价游”旅行团实际上已变成宰客坑客的“购物团”。

事实上,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如果你遇到了被强迫消费付费旅游项目或者购物的情况,可以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5

发生纠纷不要怕,四种途径帮你解决

这些景点门票“十一”降价,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高高兴兴去旅游,一旦发生纠纷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旅游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受理机构接到投诉,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者。

如果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解决,即双方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旅游者一方人数众多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选代表人参加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