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網貸利息那麼高,為什麼還有人去借?

夢幻財經


先說萬惡的舊社會,鴉片戰爭以前,我國農村長期的借貸利率是200%到300%利息,所以為什麼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將利率定為2分(24%),因為這個利率水平在當時是完全借不到的。

研究利率可參考的還有鴉片戰爭之後,外國人獲得白銀之後發現了中國農村一個巨大的市場,這麼高的利率紛紛吸引洋人做起了借貸生意,利率大概也是2分到3分。

我想用歷史說明一點,之所以利息高,就是因為借不到,資金的需求方和供應方沒有打通。當然有人說那麼要銀行大量出借啊!可是事實是,這種借不到的情況也是雙方導致的。如果貸款人出現了比較多的違約,那麼出借人就會減少,利率就會升高。高風險高收益。銀行也不敢隨意貸款,畢竟他還是要想辦法收回來錢。

最好的降低利率的辦法,是讓借貸的風險降低,以前有農村朋友告訴我:“講信用的人家1分利就能在村子裡面借到錢,經常賭博的,家庭不和睦的3分利都借不到。”貸款人也是有博弈的,他們一般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借錢,沒借過錢的刷臉支付寶也能貸到款,而捉襟見肘的別說P2P了,很多還被迫向“戴大金鍊子”的人借錢。

所以借貸又叫信用,為什麼很多人願意高利率借貸呢?因為他們信用不是很高,卻總是缺錢想貸款。P2P只是個平臺,他連接借貸雙方,體現供需關係。


凱恩斯


首先糾正一下,針對個人純信用、無抵押、無擔保的網貸有好幾種類型,並不是所有網貸都是高利息。

一、持牌照的正規機構:如銀行、消費金融、網絡小貸等。例如:農業銀行網捷貸、中國銀行中銀E貸、中信銀行信秒貸、建設銀行快貸、杭州銀行公雞貸等。

銀行系的網貸一般都在在線申請,立刻放款;它打通了當地社保、公積金、個稅等數據,加上查詢個人徵信數據;可以判斷申請人的還款能行及信用狀況通,過大數據風控模型是否授信放款。

這類網貸要求高,徵信良好,負債比較低。

二、無牌照非正規機構:如P2P、714、民間高利貸等。這類型網貸利率高,要求低。

這類網絡貸款利率偏高,明知是利滾利的圈套之下,還是會有很多人著急跳坑,他們這些人一般都是急需錢。

而一般選擇網貸,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借款的基本上可歸類為大致三類:

1、利息低或者正規渠道貸款受限,信譽有損

第一首選正規的借貸渠道,可能貸款額度沒有那麼高、或者就沒有貸款資質。

第二是信用貸、信用卡、借唄都已經出現逾期,信譽上已經受損,又需要還錢,只能通過網絡進行借貸,來拆東牆補西牆,而自己的收入不見增多,花費也不曾減少。

就這樣陷入超前消費,進入網絡借貸的死循環。

2.因意外事故導致走投無路

明知網貸是坑,還要往裡跳的人最可憐,他們或可能是家屬重病或走投無路才進行網貸,有些人明知這輩子都可能還不上還是要貸款,什麼利滾利,爆通訊錄都已經不在乎了,過一日算一日。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參與各種網絡遊戲,導致自己輸得一敗塗地,只能網貸來填補漏洞。

3、擼網貸壓根就沒想過還

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沒有錢嘛,肯定要逾期啊,不逾期沒有錢用,這輩子都不可能還錢的,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靠擼一點小貸才可以維持得了生活。


我是金融家


自2012年起,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也有人調侃,“年年難過年年過”。事實是自從2012年後,我們確實感覺一年比一年的困難,缺錢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的運營而需要貸款,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2016年8月就中國經濟說道:“下行壓力較大,困難不可低估”。

很多個人和企業寄希望於銀行貸款,但是卻發現銀行貸款越來越難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小智簡單分析一下:

01

銀行網點分佈不足

根據智信度統計數據,我國每1.5萬人才有一個銀行網點,遠遠不足應對需要貸款的人群。

浙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比較靠前的省份,卻面臨2.24萬人才有一個銀行網點覆蓋的窘境。而這僅僅是我國目前銀行網點覆蓋率的縮影,讓更多人能享受貸款的便利,在這不足的網點面前顯得捉襟見肘。

02

壞賬率攀升

自2012年起,銀行不良率持續攀升,據中銀報告分析,2016年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會超過2%。

不良率的攀升造成銀行的貸款門檻變高,而越借不到錢的個人和企業越無力發展償還貸款,反而造成更多的不良貸款,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結果就是銀行銀根越來越緊。

03

貸款評級門檻高

銀行將客戶信用等級分為AAA級、AA級(AA+、AA、AA-)、A級(A+、A、A-)、BBB級、BB級、B級。

基本到了A-級,就不會有銀行肯放款了。而大部分去貸款的個人或企業的信用等級都在A級以下,所以日劇《半澤直樹》裡一句經典臺詞形容銀行“晴天放傘,雨天收傘”才會引起大眾的共鳴。

可能的確是“年年難過年年過”,但是也別忘了“事事難成事事成”,除了銀行以外,還有民間借貸作為銀行的補充,讓更多人有錢可貸,有錢可賺,


智信度


但凡能從銀行借到錢,否則誰會去利息更高的P2P借錢?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邏輯。下面詳細聊聊。

1、首先,明確一下P2P的概念

看到下面很多朋友的回答,完全混淆了P2P與消費貸、現金貸的關係。這是一種常識性錯誤。通俗來說,P2P指的為投資人與借款人進行借貸撮合的平臺。而那些京東白條、螞蟻借唄、微粒貸、百度有錢花這些屬於“消費貸”及“現金貸”, 投資者只能從這些平臺借款,不能投資。

2、實話實說,從P2P平臺借款,利息高嗎?

利息“不是很低”,目前行業借款年利率普遍不超過20%——當然,個別做個人借貸為主的平臺會高些,但利息高低都是相對的。

再強調一下,這不是“現金貸”平臺的借款利率。

我們對比一下民間借貸、現金貸、P2P平臺的借款月息。

1、民間借貸——平均月息3~4分利:民間借貸更多是2014年之前,小微企業的資金來源。2013年我在一家做政府採購供應鏈金融的公司工作,據我瞭解,當時民間借貸(如小貸公司)的月息,在有擔保的情況下普遍不低於“3分利”,也就是3%,算上手續費,年化利息接近40%。那時我們的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對於這些小微企業來說,3分利確實不低了,甚至會給經營造成負擔,但他們依然要借,不然業務無法開展,最後少賺點錢,也總比餓死強。

民間借貸的借款用戶是大多數小微企業,尤其做貿易、生產、物流行業的小微企業。

2、現金貸——平均月息4分利起:現金貸的特點是小額、短期、純信用貸,借款人普遍資質較低、信用較差,很容易逾期,壞賬率居高不下。因此,現金貸平臺要想賺錢,就一定要採取“高息”策略。一個年化利息在200%多的現金貸平臺朋友曾告訴我,只要他們逾期率控制在不高於40%,就能保證盈利。當然,由於現金貸平臺借款的期限一般為1~3個月,短的甚至只有7~15天,因此用年化去計算未免有失偏頗,而且意義也不太大;但純粹從利息角度而言,現金貸平臺也絕對是目前網絡借貸中,利息最高的一個。除非你短時間內急需用錢,否則不要去借。

現金貸的借款用戶基本都是個人,而且集中在25~35歲、工作不穩定的人群。

3、P2P借款——平均1~2分利:2014年之後,P2P的大發展使得小微企業、個人經營者多了一個非常好的借款渠道。一般來說,有抵押擔保物的P2P借款,月息1~1.5分利,也就是1%~1.5%;如果是個人信用貸的話一般也不超過2%;有些P2P平臺與擔保公司、保理公司合作,對接的是一些偏中型的企業,做安全性更高的供應鏈借款,年利息一般也不高於15%。相對而言,這也並不是很高了。

P2P的借款用戶則寬泛很多,既可以是有一定消費能力、有穩定收入與資產的個人,也可以是上面說的中小微企業。

為什麼要去P2P平臺借錢?

再說下題頭的話:但凡能從銀行借錢,誰會去利息更高的P2P借錢?

為什麼說管銀行借錢,利息一定能做到最低?因為目前只有銀行可以做“攬儲”,即“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因此銀行拿“錢”的成本一定最低,所以貸款利息也可以做到最低。

但眾所周知,銀行貸款的門檻較高,導致很多有資金需求的經營者望洋興嘆。

  • 從企業角度來說,只有實力雄厚、股東有背景、現金流穩定的大型企業才能順利的獲得貸款,甚至這些企業不借,銀行都追著借;而那些經營規模不大、缺乏足值抵押擔保物小微企業,銀行借款之路則困難重重。有統計顯示,2016年能獲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只有約50%,更多小微企業只能進行民間借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從P2P平臺借款。

  • 從個人角度來說也如此,只有信譽良好、收入高且穩定、名下有車有房、或者“鐵飯碗”職業的人才能順利借款;而且那些工作不穩定、名下缺資產、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次級貸人群”,基本都會被銀行拒之門外。這些人如果有借錢的需求,只能從P2P平臺甚至現金貸平臺去借,而這些平臺會開除高於銀行貸款利率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利息——你借不借吧?不借的話你從別處更借不到錢,借的話面臨的高利息往往自己無法承受。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這些沒有還款能力的次貸人群,積累到一定程度所爆發的,這是後話,我們有空單獨聊。

最典型的,就是現在有很多做“三農”的P2P平臺,借款人多為各地的農民朋友,他們有家庭承包的土地要種植,同時手裡也有農用車、房屋等可供抵押擔保的物品。但在銀行看來,做三農貸款生意,一是沒什麼賺頭,二是很多借款人達不到風控要求,三是這個領域逾期率較高,但農民朋友要開展種植養殖活動,必須要有資金去購買原料與農用品。而P2P平臺的出現,滿足了這些農民朋友對資金的需求,為他們的種植、養殖生意提供資金幫助,當然,利息一般在年化20%左右,不算低了。


最後說一下,個人認為,銀行借款也好、P2P也罷,利息的高與低永遠是相對的。

如果一個企業從事的是暴利行業,那麼100%的借款年息恐怕也不在話下;

而如果一個人沒有穩定收入、負債累累,就算只有10%的借款年息,恐怕也是“不能承受之貸”。


金投手閒話理財


1、因為信用狀況不佳而被銀行拒之門外

眾所周知,不是所有人都符合銀行貸款的條件,P2P貸款的借款者中存在被銀行拒之門外的非優質客戶。

2、急於用錢,P2P審批程序更簡單

傳統銀行貸款審批程序相對繁瑣,通常銀行需要2-6周時間對借款者進行綜合評價,甚至還需要實地考察。P2P平臺則通過純線上方式進行貸款審核,只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身份證明、固定資產價值、收入流水、經營證明、央行徵信報告等材料,即使需要實地考察客戶狀況,也只需幾個工作日即可完成,最快一天審核完畢。在"時間即是金錢"的21世紀, P2P行業無疑滿足了借款需求更加急迫的客戶,而這部分客戶是銀行所不能服務的。

3、中小企業和個人貸款難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放貸條件苛刻,低成本放貸主要針對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小微企業常常陷入融資難的困境中,走P2P之路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去年發佈的《中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在有銀行信貸需求的小微企業中,能獲得貸款的比例僅為46.2%,還有42.2%的小微企業並未向銀行申請貸款。其中,"與信貸員不熟"、"沒有人為我擔保"以及"沒有抵押品"是提出貸款申請的小微企業被拒絕的主要原因。


喬永亮


客觀的說下P2P是幹嘛的。才能知道為什麼有人找P2P借錢。

所謂的“個人對個人”,意思是說,有這樣一個平臺,他會把想借款的人和想放貸的人連接在一起,你們雙方自行協商利息,平臺抽個提成就行。

這就好比張三需要1萬塊錢,找到李四,李四的朋友王五正好有錢,這筆交易就完成了。李四在中間跑腿了,你們報銷個路費,請客吃個飯。也就這樣了。

但是,對中國想放貸的人來說,問題變了。我通過平臺借錢出去的,你平臺想借給誰是平臺的事情,平臺只要給我利息就足夠了。

但問題在於,作為P2P平臺來說,他本職工作只是中介,就好像你找中介租了個房子,中介當然不負責給房子倒垃圾。再者世界上哪有投資不虧損的買賣呢?NB貸款的那群人把錢放股市啊,你看虧成什麼樣?

於是乎,P2P公司只好自己成立一個資金池,誰給我利息高,我借給誰。但是,這有倆問題:

1. 國家不允許P2P設立資金池。

2. 法定最高利息36%。

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P2P公司只能是誰給的利息高就給誰借錢,反正本金越吸越多,但是對外借款的人,還款能力,沒辦法查的。真辦理了抵押登記,都沒法監督。

當然違法了。

於是好多人一看,P2P公司之間,信用沒有聯網,一次性借個100家的,一年不到就死了80家,剩下的還欠,還賺50多家的錢。——這屬於主動碰瓷的。

另外在好多人已經無法從正經途徑借錢了,那借P2P平臺吧。說起來搞笑,一個連朋友都坑的人,你會信他不去坑P2P平臺?

借P2P的人,從內心深處他們想還錢嘛?

而對P2P平臺來說,韭菜割夠了就順勢暴雷唄。

然後那些“投資人”???


酒騎風


P2P的利息那麼高,為什麼會有人找P2P平臺借錢?


有部分是因為網賭,有部分是因為資金一時無法周莊。

網賭的就不說了,這個大家都懂,只有出沒有進。

至於資金週轉的,有一部分,但是不知道有多少。

這樣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大多吧,都是有一個問題橫在眼前,如果找銀行貸款什麼的,太麻煩,而且只用短時間。

然後等貨款到手就可以還上去,可能只有幾天到兩三個月不等。


但是,有時候貨款到了時間,特麼還不到手怎麼辦?

這時候手裡沒有資金,於是就只能找另外一個平臺借錢還上去。

於是,特麼就掉進這坑裡了。


而且,這兩年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

尤其是一些剛剛開始創業的個體戶,更是憋屈到想死。


就說我吧,還有一筆是前年的債務還沒有收回來。

當時P2P那邊要還啊!

多幾筆這樣的債務,特麼就轉不過來了。


然後,國家一開始整治市場,本來很多平臺可以借到的。

眼看著再熬幾個月就可以度過去,結果還進去借不出,然後就坑死了。


說起來,這事兒不怪國家,只能說根源還是在信用問題上。

就像我那個前年的債務,如果沒有那個事兒,後面的也就不會發生。


P2P有好處,但是,如果可以儘量不要用。

萬一真的轉不過來,就掉進去爬不起來了。


司暢Ailan


因為、有錢就可以任性!管它利息高不高、能借到就是本事……

在現實中找人借錢、還要低三下四的……在網絡中不同、只要你想借、動動手指填下資料、就能拿到、幾分鐘就到賬!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還、最多就是被爆通訊錄、被電話恐嚇、語言攻擊、大不了就做老賴……

人只要走到走投無路、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即使利息再高、只要有人願意借、就肯定會貸……雖然利息是高了一點、沒辦法啊! 別問為什麼、因為只有你經歷過了才會知道!


只懂你的好


可能你身邊有很多人在買P2P理財產品,但你肯定很少見到或者就沒見到過身邊的人在P2P平臺借款。對於很多人來說,身邊的人都是出借人而非借款人,那麼,到底誰是借款人呢?

你和你身邊的朋友家人為何不在P2P平臺上借款?原因很簡單,利率比較高,真正需要錢的話,小錢透支下信用卡,大錢要麼找銀行借低息貸款,要麼找父母兄弟或好友週轉下,不到不得已,可能不會考慮P2P平臺。某種程度上,真正在P2P平臺上借款的人,也是面臨著種種不得已的人。

那車抵貸為例子,車抵貸的主流群體是小商小販小老闆,這些人所有的身家都在存貨或應收款上,現金比較緊張,規模太小從銀行借不到錢,基於經營週轉需要,才會考慮把車輛抵押出去。基本上很少有白領去做車抵押,去做抵押的白領,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有不良嗜好的,一類是家屬中患有重病、走投無路的。


滿兜理財


首先確定一下,你問的是人,還是企業。還有一點是,正規的p2p比高利貸要低很多,那些寫著xx貸的只從事放貸的公司也不能稱之為“p2p”。

在國內,不管是企業還是人,融資渠道相對都是這麼幾種,親友、銀行、p2p、民間借貸。融資成本也是遞增,親友之間可以無息或者協議低息,期限也可以協議,這是最佳的融資途徑;其次是銀行,特點是融資成本低但審核週期長且成功率低,銀行對資質和還貸能力審核很嚴,即便你完全符合條件,也會有其他因素導致貸款不成功;p2p,對貸款人審核資質要求較低,審核週期較短,借款成功率較高,利息較高;高利貸,對貸款人資質無要求,簽訂即出款,借款成功率高,利息高,複利無限滾動。

從上段可以明顯看出一點,融資成本是和借款人資質、審核週期、借款成功率相關。那麼反過來,資質信用好,不太急著用錢的,都會有充裕的時間來選擇融資成本低的銀行、個人渠道,資質信用低、急著用錢的,就會去選擇融資成本高、授信出款時間短的p2p、高利貸方式。

壞賬率這種東西,銀行正是嚴格審核借款人資質和還款能力,才能一直保證較低的壞賬率,同時也是社會最低融資成本出借方。p2p提高利率來試圖覆蓋壞賬風險,同時還想盈利,請注意我用了“試圖”一詞,因為成了的活了下來,沒成的可能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關於企業利潤低,為什麼還要去借高利貸?能生存大多都不會去冒險,只有生存不下去了才會不得不去做。能夠從銀行借貸的,誰去借高利貸?當然企業作死把自己信用額度、授信資質用爛,那就是企業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