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那些從小學開始就當學霸的人,到了高中究竟有多少人還能一直保持優勢?

自然醒98404206


不知這個問題是側重學習的天賦,還是學習的綜合因素:比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等。所以從這兩個方面的我們來看看兩個例子吧。


我初中是從小學村小考取縣城最好的初中的,所以我們學校集中各個鎮的尖子生。進入學習一個特別突jjinr出的同學,平時學習看他不怎麼努力,甚至上課有時候還睡覺,作業更是被老師點名不知道多少次,但是第一個月考卻讓老師傻眼了,成績公佈他居然考了全校第一,數學英語都是滿分,語文只失掉2分的作文分,就連新學習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都是90以上。一下子老師都不知道怎麼辦,還對他進行了調查,以為考試作弊,但是後來每一次考試在全校的一千名全優秀的學生中都會考到全校前三。這才逐漸打消了老師的懷疑。而我們現在看來他就是那種學習天賦爆表的學霸,學習不用別人那麼刻苦,更是不用去講什麼的學習方法,簡簡單單取得別人的羨慕的學習成績。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學習超級厲害的學霸,知道高中最後怎樣了嗎?在初中畢業時,他也是考得非常好,全縣中考前三的成績,後來他還去市裡單獨參加了他們的招考也是順利通過了。但是這也是他另一端學習人生的開始,高一學習仍舊強勁,高二上學期出現一些問題,最嚴重的是高二下學期,學習退步厲害,老師找他談過了很多次,還特別加強了對他的關心,但是效果還是很差,最終在這樣的學習問題下,他被學校勸退轉學去了縣城高中了,至於高考那一年聽說學習有些起色,但是也是隻考了一個普通的本科。


所以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同學小學、初中,甚至到高中的一些階段完全是典型的學霸,最後的結果為何會這樣的呢?我們還是想想,雖然他是學習天賦的高的學霸,但是他身上有一些問題導致了他不能長期保持優勢,首先是學習的不夠努力,我們都知道學習不僅僅靠天賦,更重要的是後臺的努力,其次是學習習慣,我們看到他從初中開始經常因為作業問題被老師點名,雖然考試很厲害,甚至上課還有時睡覺,那麼這是不是他身上有著嚴重的學習的習慣問題呢?所以他身上的習慣和努力在學習過程中,難度的增加會逐漸掩蓋了他的天賦和學霸的潛質。


所以這個問題除了學霸天賦外,還要加上後天的努力和學習習慣的保證,雖然或許是降低你繼續做學霸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至少我們的天賦和努力都有,那麼對於長期的成長是不是更加重要呢?


思維數學小課堂


我也分享一下我兒子從小學到現在大學畢業出國讀研的經過,兒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非常特出,屬於一學就會的那種,非常懂事,老師特別喜歡他。上小學就在我們縣城的一所實驗小學上的,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做完作業就看書,或者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看的書也不是學習的書,都是他喜歡的歷史書,看到別的孩子做完作業會做一些黃岡試卷,我也買了回來給他做,他從來都不肯做,他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5名以內,年級前十以內,由於他數學奧林匹克在省得了二等獎,在小升初的時候被省城的一所私立學校選拔走了,當時由於沒去進行分班考試,所以孩子進了普通班,這學校是寄宿學校,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是20天去看一次,幫他洗洗涮涮,帶他出去玩玩。至於培訓班什麼的都沒有上,因為真的沒法帶他出去上,在初中三年在他的班上一直第一名,有時班上第二名比他能少20多分,在年級排名基本前五,好幾個老師都會問他當時怎麼沒在實驗班的。高中考進省重點高中,他高中三年睡覺都在11點之前就睡著了,學校的活動豐富多彩,他都會積極參加,看到同學家的孩子在別的學校都是早起晚睡,各種培訓班學習,我當時真怕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南大自主招生一本線就可以錄取,孩子不喜歡南大自招的專業就給拒了,當時我氣的三天都沒有睡好覺,他說他要裸考自己喜歡的學校,高考有點小失利,孩子平生第一次有了沮喪的情緒,離他喜歡的學校缺了四分,最後無奈去了武漢大學選了他喜歡的數學系,在大學四年非常的努力,他跟我聊天說:“媽媽我要是以前高中像我大學這麼刻苦,那麼我肯定能考上我的夢校了”。他是一個自己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孩子,他放棄保研北大的機會申請到美國讀研究生,對他所做的決定作為我們父母一切都是支持。21號就要啟程去美國了,希望他能夠保持好心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好好的學習!


邰紅娟1


應該很少,別的倒不知道,我就講幾個我身邊的例子吧。


我小學在縣裡讀的,成績一直保持在班裡的前十後五,我青梅竹馬一直在班裡的前三,他應該算是學霸吧。他五年級的時候還參加過我們縣裡的競賽,數學還拿了二等獎。


後來考初中的時候,他想去我們縣裡排名第一的中學聖源中學,我媽讓我去排名第二的學校育才中學,因為我弟弟在那裡讀書。他媽媽是個愛嘮叨而且還不是很懂的人,只知道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好,從來只貶低自己的孩子。

他媽媽聽說我媽讓我去考育才中學,也讓他去考。巧的是這兩所學校是同一天考試,只能二選一。他很無奈的選了育才中學。可能是因為他的失望,他考試沒有發揮太好,分數只到了優秀分數線,而我發揮超常,分數到了特優分數線。

我們分在了不同的班級,也很少交流了。我初中學習很用功,一直在班裡保持前三名。聽說他成績還可以,但是他可能還是不甘,在初二的時候自己轉去了聖源學校。


中考,我們縣裡就一所非常有名的重點高中,大家基本都奔著這個去的。我考的還可以,算是掛上優秀線,分到了奧賽班。而他卻連及格線都沒掛上,拖了人拿了好幾千才上的這個高中,好像高二就退學了,在家幫爸爸做生意,現在女兒都上幼兒園了。


而我高一是奧賽班,高二是重點班,高三落到了普通班。我高中學習比初中還要努力,但是成績還是上不去,保持著中上水平,當時是真體會到了有心而無力的無奈。高考發揮正常,離一本線差了幾分,就去天津讀了個二本。


應該很少有人從小學開始就當學霸的人,到了高中,還能一直保持優勢的。


我是Superego,斜槓青年,熱愛心理學,更熱愛分享,歡迎關注!


Superego


說說我自己吧!

我從小就是那種學霸類型的,從上小學開始,一直保持第一,小學基本上是保持到底。我那時候簡直就是我們小學的神話,個子不高腦瓜特別好使,被別人戲稱為“電腦”,就這樣一路被別人誇讚著上了初中,從初二開始慢慢的成績下滑,也許是人家所說的姑娘大了,心思多了,到了初三就有點兒平常的意思了。我們所學過的那篇課文《傷仲永》裡面的那個情節特別適合我,後來又上了普通的高中。


到了高中,有點明白事理了,又開始好好學習,但是怎麼也回不到小學的那種狀態了。再加上關注的人少了,自己就沒有那種勁頭了,普普通通的上完了高中。第一年考了專科,要知道那時候的專科也並不好考,能考上專科也是很慶幸的事情,但是我很不服。

於是,第二年理科轉文科,在複習的那一年,瘋狂的學了一年,至今我的所有的學生生涯加起來,我只記得複習的那一年,日子太苦了,苦的讓人刻骨銘心,那段時間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形容憔悴。簡直沒有一點女孩子的樣子,就這樣終於逆襲,考上了我夢想中的師範大學,現在我是一名高中老師。


雜談與闊論


我覺得,雖然小學時期的學霸,到了高中不一定還是學霸。但高中時期的學霸,一般從小學起就是學霸。

不知道我算不算學霸?當年小升初全公社第一,平均分高出第二名20分;初中升高中預選,全縣第一;高考,全縣文科第一。但是其他考試,我並不經常得第一,所以不大敢自稱“學霸”。

如果我勉強算一個準學霸的話,我太知道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了。因為只有當我專注於學習,並且下了很大功夫去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才好。初中二年級時,各種玩,成績只能維持在班級前十名;高一時,心思全不在學習上,經常倒數前十名。高二時,知恥而後勇,成績逐步提上來。

我覺得,“學霸”是要有天賦的,而小學階段學習好壞是驗證有沒有天賦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成不了“學霸”,意味著學習的天賦不夠,到了高中,也很難成為學霸。

但是,學習好,特別是到了高中階段仍然學習好,僅靠天賦是不夠的。如果高中時學習不專注,不努力,成績下降是必然的。我自身的經歷說明了一切。

我不大相信有上課睡覺,吊兒郎當的“學霸”,起碼我身邊沒有,從小學一直到研究生,18年,沒見過一個這樣的。


不立翁99


我家姑娘應該從小學到高中都算是學霸,小學在家附近上課,覺得成績一直很好,由於是小學,所以考試成績我沒有太關注,年級前幾吧!但是小學畢業前參加深圳外國語學校布吉分校的初中招生考試,砸了,沒有錄上,最後去了一家普普通通的私立外國語學校上學。初中孩子成績基本上都是年級第一,私立學校需要交學費,孩子因為成績都是學校第一,所以除了初一上半期交了一點學費,其他學期都是收到學校獎勵的大支票全免學費,深圳市政府給免的學費撥給學校後退給孩子後,孩子媽就給存起來了,所以孩子讀初中就存錢了。但是中考,又發揮一般,居然連深圳四大高中都沒有考上,去了排名第五的中學。高中成績一直也可以,年級1000人,文理科各一個特優班,孩子在理科特優班,基本上都是班級前五吧,不少次班裡年級第一,因為是特優班所以也是學校前五。一模在市裡大概前十,二模在市裡20幾。高考終於穩定了,年級前4,省排名290吧 去了上海一家C9的大學,提前批錄取的。高考成績應該是正常發揮,肯定是沒有超水平發揮,謝天謝地,小升初與中考都沒有發揮好,高考終於沒有再考砸,事不過三啊!考前我還有一點壓力,擔心關鍵考試又出問題。但是離我們的要求還是差點,我與孩子本來是奔著清北去的,但是現在孩子想裸分上清北確實太難了,如果不參加競賽,很難很難。但是我也心滿意足了,雖然我以前老家同事的兒子、同班同學的女兒、曾經惠州同事的女兒都是考上的北大本科。孩子學習十分刻苦,方法應該也對頭。有一次沒有考好,馬上打電話給我哭起來,說考砸了,自尊心、要強心理,力爭上游。然後雖然沒有特別冒尖科目,但是每一門都不弱。高考肯定一門功課都不能掉隊。覺得要學習好,應該是天賦+後天努力,一樣都不能少。我家三兄弟,農村出來的,都是通過考學校出來的,以前就這個出路。爺爺是國民黨時期的一方鄉紳與官員,國民時期正規政法大學生,與我黨領導者姚喆是一個私塾一個班的同學。所以讀書的天賦也很需要。


250741848


相信那些最終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應該是從小當學霸一直到進入高中時候的,也相信這部分學生中的大部分在重點高中的時候也能夠保持學習方面的優勢,但是也不排除這批學生中有出現開小差的情況的。


就像那時候我上高一時候宿舍裡面的幾位舍友的情況。當時我上高一時候,宿舍裡面總共是住了十個人,其中就有五個是到了高一的時候迷戀於網絡遊戲,經常半夜翻牆出去網吧裡面玩網絡遊戲,這也使得這幾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厲害,經常被班主任叫去談話。這五個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學生裡面有四個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一個是花錢進入重點高中的,而這四個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裡面的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是在班上的十幾名到40名之間,可以說如果他們按照這樣的模式繼續下去的話,將來肯定是能夠考上大學的,但是他們在高一的時候就沒有把握好自己。最終這五個學生裡面有三個人,到了高三的時候學習成績是一塌糊塗,可能最終上的是專科院校吧,而另外兩個學生最終考的都是普通二本高校。


記得當時高一班上有一個從偏遠鄉鎮來的女生,她是上高中以前都是在家附近的學校裡面讀書的,這時候他是不用去學校裡面住宿的,到了高中的時候要在學生宿舍裡面住宿,學生宿舍裡面一般是需要住十個人,這十個人晚上睡覺的習慣也不一樣,肯定有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的情況,這也導致他在高中的時候很不適應這種集體宿舍生活,經常的失眠。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兩個月之久,她最終熬不下去,然後是選擇了轉學到另外一所普通高中去讀書,這也是她人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這個決定的一個最直接結果就是他最終只上了一個專科院校,其實按照她高一進班時候的成績,能考個一本都是有希望的,可惜的是她沒能夠適應高中時候的學生宿舍生活。


我有認識幾個女生,她們本來在初中的時候都是學校裡面的佼佼者,經常是能夠考到年級前十名,但是他們到了高中以後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厲害,後來到了高三的時候甚至連重點班都進不了,只能在普通班裡面,最終上的學校也是普通二本。這種巨大的反差可能是因為初中的學習方法和高中時候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在新進入高中以後沒有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大。

成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在高中時候出現偏差,可能僅僅是很少一部分學生,相信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夠在高中階段努力的學習,最終能夠考到好的大學。


饕餮視聽


我自己就不講了,太久遠,已沒有參考意義。說說我的女兒。

從小就是學霸。學校考試基本都是班裡第一,年級排名前十以內。從小到大從沒有擔心過她的學習,但是經常幫她寫作業。她學習好,理解力強,一直覺得老師留的那些作業很煩心,既簡單又重複。所以她就不做,我基本幫她做了六年的小學作業,告訴她神筆馬良幫她做的。

業餘時間愛讀書,閱讀量很大,凡是我認為有點意思的童話書基本都度過。就連哈利波特,七冊全讀過。畫畫、葫蘆絲、國際象棋都可以。

小升初,本來考上一個著名私立初中,我沒讓她去讀,因為我聽說那裡太重視應試教育,總是讓學生刷大量題。我不希望女兒這樣把時間都耗在刷題上。於是,就去了一個公辦初中,很普通的一個學校。女兒學得很輕鬆,基本班級前三名,年級十幾名以內。比小學有改進的是,作業都是自己做了,因為住校,她沒有選擇。

考高中時,班裡只有兩個同學考上重點高中,我女兒考734分(其中60分是體育成績,文化課總分750分她考了674分)。另一個同學719分。

高中就沒那麼學霸了,因為是重點高中(廣州市第二中學),大家都很厲害,不僅如此,而且都很用功。我女兒基本保持全班前三名的成績,偶爾玩得過分時考過五名以外十名以內。

15年參加高考,以645的成績考取華中科技大學。其中語文135分,只是數學發揮不理想,才考123分。

我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崇尚成長教育、快樂教育,我不喜歡應試教育。所以,平時對女兒要求是隻要知識點會了,作業可以不做。所以女兒學習一直很開心而且從來沒有厭倦學習。初高中寒暑假作業做,小學時基本沒做過寒暑假作業。

就是這樣。


智者三問


我的外甥女從小到大都是學霸,嗯,我跟你們講講她吧。

我自己是一名小學教師,從教十多年。教過的學生大概有一兩千個,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吧。我外甥女的智商和表現,可以說是我從教這11年來見過的最好的學生,起碼要排到前五名了。

因為這個孩子的爸爸,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去國外工作,所以基本上是她的媽媽獨立帶大的,也就是我姐。

我姐平時上班特別忙,找保姆也特別不方便,所以經常把她鎖到房間裡。為了陪她解悶,在外甥女很小的時候,給她買了很多手工類畫冊。外甥。女四歲的時候就可以拼非常複雜立體的小火車,卡車和樂高了。我當時見到那些作品的時候是比較驚訝的,因為那些小火車,章魚,還有小房子都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四歲的孩子不認識字,僅憑圖畫就能夠把充滿邏輯性的東西拼好,所以我是驚訝了。

外甥女在他們當地一直是年級第一名,這個並不奇怪,因為外甥女所就讀的學校是集團子弟學校。可是後來外甥女考上我們本市最好的初中,仍然是第一名。

初中三年外甥女一直都是第一名,有時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太簡單了,但是這真的是我們全市最好的初中啊。到了高中,她還是。偶爾有第二的時候,我們還勸她別太累了,第二挺好的。幸虧孩子進取心也沒有那麼強烈,考第一隻是習慣性所作所為,考第二她也並不生氣,或者是失衡。

姐姐和姐夫兩個人都是高智商高精尖人才。他倆都是工程師,姐姐發明了幾十項國家專利,姐夫是一流大學的高材生,現在開的公司是在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外甥女應該是遺傳了他們的良好基因吧。

但是上天把這麼多優點送給了外甥女,同時又給了她一個不太良好的身體。外甥女從小體弱多病,吃藥打點滴長大的,每年都要住院一陣子。去年僅僅是一個特別普通的發燒,轉化成肺炎,差點要了她的命。ICU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單,姐姐和姐夫都哭暈過去了。外甥女因為這個病休學了一年,都在家裡邊養身體。可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外甥女竟然把高二的所有課程全部自學完畢了。她從小到大,沒有上過任何學習班,培訓班,所有的課本,訓練,輔導資料等,對於她而言都太簡單了,輕輕鬆鬆過關。



也是因為這一年養病,改變了姐姐和姐夫的看法。他們覺得學歷不再重要,生活過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好。他們兩個對女兒的要求也不像從前那樣有很大的希望了。他們希望女兒不要去上清華,北大也不用出國,上一個廈門大學就好了。因為廈門大學風景好,環境好,適合養身體。

我想了想,這樣也好,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家庭幸福也才是最根本的,這樣不是蠻好的嘛。不一定學霸就要當高精尖的人才,有一個完美幸福的人生也是贏家。


愛吃火鍋也愛魚


我兒子從小學時成績就非常好,雖然平時學校班級沒有排名,但根據考分感覺不會岀前三名,尤其是語文和數學。記得小學五年級升六年級的考試數學是滿分,語文99.9分,那0.1分扣的是卷面分。

到了初中,七年級班裡排名基本第一,偶爾第二。到了八年級班裡多數第二,偶爾第一,年級1200多學生基本沒出前20名,經常前十吧!到初中三年級,學校分了小班,在小班裡也沒岀過前5名,中招考試由於有點小失誤,沒發揮出平時成績,考了600多點,平時不如他的考的都比他好,兒子難受好長時間。後來進了本市的第一高級中學小班。

現在在商中上高一,目前剛進行3次考試,基本都是階段前10名吧,我們從來不給他過多壓力,不過孩子學習很認真踏實,願兒子學習越來越好,高考考出優異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