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鋼筋工程量計算——樑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本期我們將繼續分享《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下面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一下樑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分析的詳細圖解內容。

一、梁鋼筋計算與對量

1、梁鋼筋的"平法"應用理論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2、框架樑的鋼筋計算

框架樑鋼筋主要分為:(1)上部貫通筋(2)左(右)支座負筋(3)中間支座負筋(4)中間跨負筋(5)架立筋(6)側面筋(7)拉筋(8)下部貫通筋(9)下部伸入支座筋(10)下部不伸入支座筋(11)吊筋及次梁加筋(12)箍筋

框架樑鋼筋計算

(1)上通筋計算:

1、當所設置的通長鋼筋直徑小於梁支座負筋時與支座負筋100%搭接Lle。

2、當通長筋直徑與支座負筋相同時,在跨中1/3範圍內搭接。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公式:長度=淨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

算法1:hc-保護層+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當框架樑端支座為梁時,該端支座的樑上部縱筋錨固與向跨中的延伸長度可按非框架樑端支座構造,也不需加密區。

屋面框架樑配筋構造: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構造屋面框架樑縱向鋼筋構造(一)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構造屋面框架樑縱向鋼筋構造(二)

左、右支座負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第一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淨跨長/3第二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淨跨長/4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計算:

第一排長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淨跨長/3+支座寬

第二排長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淨跨長/4+支座寬第三排長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淨跨長/5+支座寬當配置多排縱筋但第一排全部通長時,第二排延伸至Ln/3.

第三排延伸至Ln/4.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架立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注:當梁的上部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長度為150架立筋長度=淨跨長-淨跨長/3*2+150*2架立筋與支座負搭接150MM,應有一道箍筋相綁紮

箍筋根數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根數=((左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右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

下部通長鋼筋計算:

長度=淨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同上框架樑下部縱筋可在柱支座外內力較小處搭接,即距邊緣Ln/3範圍內連接。抗震框架樑須避開箍筋加密區。

中間支座下部鋼筋長度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中間支座下部筋錨固長度=max(0.5hc+5d,LaE)

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鋼筋長度=0.8Lni(淨跨)

側面縱向構造或抗扭鋼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構造筋長度=淨跨長+2*15d "抗扭筋長度=淨跨長+2*Lae(同框架樑下部縱筋)

箍筋和拉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拉筋直徑取值:梁寬≤350取6mm,>350取8mm,注意:有許多設計同梁箍筋直徑。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數=((淨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弧形梁箍筋加密區範圍按弧形梁中心線,箍筋間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吊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吊筋夾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長度=次梁寬+2*50+2*(梁高-2保護層)/正弦45度(60度)+2*20d

附加箍筋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1) 附加箍筋與梁箍不扣減。(有觀點說不重複設置)

(2)框架樑箍須滿布但支座內不布。

(3)附加橫向鋼筋所需的總截面面積 :Asv=F/(fyv sinα)

2、懸臂樑鋼筋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單面懸挑樑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的長度:

(1)進去一個錨固。

(2)伸入淨挑長度L.

(3)淨跨長度的1/3.

(4)一個具體的設計值。

懸挑樑上部鋼筋延伸長度:

(1)當L<4Hb時第一排全部至梁端彎折。

(2)當L>4Hb時第一排縱筋至少一半鋼筋至端部彎折,其餘斜向彎下。

(3)第二排延伸3L/4

非框架樑鋼筋計算:

非框架樑端支座錨固長度的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上部鋼筋錨固同框架樑下部鋼筋錨固取12d(La用於弧形梁)

非框架樑端支座負筋長度計算:

端支座負筋長度=左支座錨固+淨跨長/5(弧形次梁為Ln/3)

3、框支梁的翻樣與對量:

上部縱筋長度=水平段(總長-2*保護層)+彎折段(梁高+Lae-保護層)

支座負筋長度=MAX(左Ln/3,右Ln/3)*2.加密區範圍>=0.2Ln,>=1.5Hb.下部縱筋和側面鋼筋算法同框架樑下部縱筋。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井字梁鋼筋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1)井字梁相交存在超靜定反力,所以均不作支座。

(2)井字梁負彎矩分佈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宜作統一規定,支座內力分佈規律通常為跨度較小的井字梁端部彎矩較大,與其相交叉的跨度較大的井字梁端部負彎矩反而較大。井字樑上部鋼筋外伸長度及配筋數值詳具體工程設計。

框架樑加腋構造: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1)加腋框架樑中,梁箍筋加密範圍判斷

(2)加腋鋼筋的錨固取值起始位置

(3)加腋斜筋根數為支座梁底根數-1且不少於2根

4、折梁和折板的翻樣與對量:

外折角縱筋連續通過。當角度a>=160時內折角縱筋連續通過。當角度a<160時陽角折梁下部縱筋和陰角上部縱筋在內折角處交叉錨固。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坡屋面梁邊支座鋼筋構造: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廣義WKL和廣義頂層邊角節點

屋面梁的判斷根據梁的位置而不是梁符號。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框架樑抗震與非抗震之區別(高規)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鋼筋工程量計算——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4)

框架樑抗震與非抗震之區別(平法)

二、梁計算要點梁錨固長度取值

1、樓層框架樑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2、樓層框架樑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但罕有進行鋼筋代換)

3、框架樑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4、樓層高低跨框架樑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高跨上部縱筋彎折15d+c;屋面高低跨框架樑低跨樑上部縱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柱兩邊不等寬梁或鋼筋根數不同而無法貫通的縱筋按梁端支座構造處理。

5、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6、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7、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樑。

8、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9、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樑下部鋼筋。

10、樑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1、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樑下部鋼筋。

12、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LAE.

13、當兩大跨中間為小跨時,且小跨淨長小於左右淨跨之和的1/3時小跨上部縱筋應貫通。當小跨貫通縱筋少於相鄰大跨支座上部縱筋時,大跨多出支座鋼筋進入小跨一個錨固而不是Ln/3. 14 、當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筋綁紮搭接時按較小鋼筋的搭接值。

以上內容為小編整理關於梁鋼筋計算和對量分析及計算要點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諮訊,歡迎大傢俬信或後臺留言給我們!

下一期分享:鋼筋工程量計算——板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計算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