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湖北三城市入圍全國外貿百強 中部地區唯武漢連續11年上榜

8月2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海關獲悉,海關總署發佈了2017年中國城市外貿競爭力報告及全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湖北省有武漢、黃石、鄂州3個城市入圍,並且武漢綜合排名較上一年度上升4位,武漢市是中部地區唯一連續11年上榜的城市且穩居前30強。

據瞭解,2017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由官方發佈,是外貿排名最權威數據。該評價體系由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發展競爭力和潛力競爭力5個分項共25個指標組成,定期對全國28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外貿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和排名。評價體系不僅關注“規模”與“速度”之間的較量,更關注城市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成長動力。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和東莞。

湖北三城市入圍全國外貿百強 中部地區唯武漢連續11年上榜

據介紹,中部地區共計23座城市上榜,數量與前一年持平。安徽省7個城市入圍,江西省有5個城市入圍,湖南省5個城市入圍,湖北省3個城市入圍,山西省有2個城市入圍,河南省1個城市入圍。

從2017年百強榜單來看,中部地區擁有鮮明的中心(省會)城市領跑特徵,6座省會城市均上榜且位於榜單前50強,鄭州綜合得分是73.4分,排第19位,比上年下降8位;武漢綜合得分是73.3分,排第20位,比上年上升4位。合肥排第26位,太原排第34位,南昌排第41位,長沙排第47位。

湖北省上榜的3城市中,武漢綜合排名較上一年度上升4位;黃石排名下降4位,居全國第59名;鄂州排名下降17位,居全國第99名。武漢是中部地區唯一連續11年進入全國外貿百強榜的城市,並且是唯一連續11年穩居前30名的中部城市,綜合競爭力持續居於中部地區前列。武漢的效益競爭力、潛力競爭力中部領先,發展競爭力保持良好水平,結構競爭力持續上升。

武漢海關負責人分析,從分項指標來看,作為“效益競爭力”重要指標,武漢的一般貿易出口產品高度化指數位列全國第四(一般貿易出口利用外部市場消費拉動內部經濟發展,該指數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產業水平、科技發展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水平等,其高度化指數用於衡量一般貿易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較前一年提升4位,顯示出武漢通過近年來有效推動核心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在高技術含量商品製造及出口方面已形成全國領先的競爭實力。“發展競爭力”指標中的人均實際利用外資額指數位列全國第七(該指標用來衡量各城市投資環境的優劣,折射當地對外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也較前一年提升4位,顯示出武漢近年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進招商工作,對外資吸引力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