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亞運會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結束後,筋疲力盡的孫楊被隊友攙扶出場,你如何評價?

qzuser



亞運會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結束後,筋疲力盡的孫楊被隊友攙扶出場,你如何評價?北京時間8月20日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在格羅拉蓬卡塔水上中心結束了游泳第一天賽事,孫楊領軍的中國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取得亞軍。賽後,孫楊被隊友挽扶離場。令人肅然起敬而又心痛不已。孫楊是第四棒出場,前三棒的隊友季新傑和汪順當晚還有比賽,其中季新傑取得男子800米自由泳第5,汪順則獲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


第三棒結束時,中國隊落後日本隊0﹒94秒。第四棒孫楊與松元克央較量。最後50米孫楊拼命追趕,逐漸縮小與對手手距離,不過最後日本隊仍以0﹒28秒的優勢最終奪冠。賽後孫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本來不打算參加接力比賽的,但現在女隊稍為薄弱些。在這種情況下,男隊也要站出來(為國爭光)!


事實上,此前孫楊和季新傑一樣,也是剛剛參加完男子800米自由泳併力拼日本選手竹田涉瑚。在300米時還落後對手0﹒26秒,到400米時孫楊開始列第一。從450米開始孫場逐漸將距離拉大,直到700米時孫楊已是大幅度領先,並完成最後的完美衝刺,以7分48秒36奪冠並涮新亞運會紀錄,贏得他在本次亞運會的第二塊金牌。


正因為他在800米時拼得太兇,加上獲第5的隊友季新傑也同樣拼到了最後,所以在男子接力上孫楊和隊友雖然竭盡全力,仍屈居亞軍。但正如他所說的,本來不打算參加這項賽事,只是,但為了為國爭光,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參加,即使賽後虛脫。這就是中國運動員的風采!國家利益面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國家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如果我們的每一名運動員,都能夠像孫楊和他的隊友一樣,頑強拼搏、不怕苦不怕累、即使耗盡最後一絲力氣也決不放棄,相信會會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即使成績不如人願,人們也會理解和支持的。


孫楊此前一度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在社會上引起過一些非議。即便在這次亞運會上,也出現了“球衣事件”。但僅就本次男子接力賽而言,孫楊是值得尊敬和褒揚的,也是值得更多的運動員學習的。中華民族正是這樣,在國家利益、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刻能夠挺身而出。這,正是中華民族泱泱數千年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巔的原因之一!


久古gg


這一幕讓人心疼,孫楊本屆亞運會報名參加了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泳的比賽,而4x200米接力的比賽原本不是孫楊的項目,但是孫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女隊在這次亞運會上相對較弱,所以男隊需要承擔更多,他出戰接力比賽也義不容辭!

中國隊拼盡全力

4x200米自由泳接力項目在北京時間8月20日晚進行,中國隊4名運動員中,孫楊、季新傑、汪順都參加了今晚的單項比賽,所以體能也是一大考驗,最終中國隊以中國隊以7分05秒45獲得亞軍,而日本隊則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以7分05秒17奪的冠軍。孫楊雖然沒能代表中國隊獲得這枚4x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但是中國隊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險些追上並趕超日本隊,也讓中國同胞感到非常驕傲。下圖為孫楊最後一棒觸壁瞬間。

孫楊有傷在身

目前孫楊已經參加了3項比賽,他在參加亞運會之前背部就有傷,我們能夠看到他後背貼了膏藥進行治療。孫楊今年12月份就27歲了,每年大量的訓練必然會給他造成傷病的困擾,而這一次亞運會孫楊同樣是帶傷作戰,能夠斬獲2枚單項金牌非常不容易。據媒體透露,孫楊在昨天比賽結束之後一直拔火罐治療到凌晨1點鐘,每天的游泳比賽(預賽、決賽)安排也比較滿,所以對孫楊的體能也是一種消耗。

孫楊為國爭光,我們也為孫楊感到驕傲!作為中國游泳隊隊長,孫楊的榜樣作用非常大!希望孫楊可以好好休息,儘快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後面的比賽繼續為你加油!


Hisports


北京時間8月20日男子4x200米接力賽中,孫楊惜敗日本隊最終拿到了亞軍,本次亞運會孫楊報了四個單項,不過4x200米隊員全部被替換,季新傑,汪順,孫楊,都面對一晚雙賽。

雖然曾經表示過身上有傷,因為治療晚上一點才能睡覺,本來想退出4x200米接力的,但是現在女隊的成績不好孫楊必須站出來,所以選擇帶傷作戰,輸給了日本隊,但是孫楊做法令所有人肅然起敬,他希望不要給孫楊的傷病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雖然在800米自由泳雖然奪冠,但是沒有使出全力,應該是為了4x200米接力,在第一天200米自由游泳結束後因為後背疼痛,孫楊選擇用拔火罐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孫楊的傷病越來越多。

孫楊在奪冠之後,包括給父母慶祝生日,包括訓練之後回到房間,都是壓力比較大,讓他承受太多。肩負的太多,所以孫楊真的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夠支持並喜歡這個小夥子。

帶傷出戰他為了榮譽,為了祖國真的是。出了太多太多,感謝孫楊!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點贊!

悟空呵呵


亞運會孫楊的表現就像上個賽季季後賽詹姆斯的表現一樣,實力圈粉!

精疲力盡的背後,是強大的為國爭光責任感

孫楊在8月20日晚,接連參加了男子800米自由泳、男子4×200米後取得了一金一銀的不錯成績,但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800米自己保留了實力,接力賽留有遺憾,把自己該做的責任做好,給其他三位年輕隊友做榜樣!”





孫楊在亞運會上報名參加了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泳,是否參加4×200米接力是要根據他身體的狀況決定的,他完全有理由不參加,但孫楊並沒有這樣做!在接受採訪時說到“這次亞運會,女隊相對較弱,男隊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在接力賽後,我們也看到了精疲力盡的孫楊被隊友季新傑攙扶出場的一幕!而這一幕孫楊的背後是強大的為國爭光責任感!

當晚的接力賽實況

男隊也身先力行,兌現了採訪時的承諾!在8月20日晚,接力隊的隊員孫楊、汪順、季新傑都參加了當晚的單項賽事,所以體能成了他們奪冠路上的“攔路虎”。最終日本隊創造亞洲新紀錄,7分05秒17奪冠,中國隊則以0.28年的微弱差距獲得亞軍。比賽中,我看到最後一棒的孫楊雖然落後日本,但始終沒有放棄,差點就追到日本隊。即使最後沒有追到,但他那種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感染了現場觀看比賽的人,也讓中國同胞感到感動、驕傲!

帶傷出戰

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孫楊是帶著背傷來參加亞運會的,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或許只看到了他奪冠後的輝煌時刻,卻沒有看到他背後努力訓練的汗水。長期大量的訓練,也使得孫楊的背部出現傷病。每次孫楊參加完比賽後都會採用一些中醫手段進行康復治療,這樣才能使身體恢復機能。最近媒體也是透露出孫楊在賽後康復治療到凌晨才休息,而比賽也是安排的很滿。在得不到充足休息時間的情況下,孫楊依舊能斬獲2金1銀,不禁讓我感嘆:“孫楊的實力是有多強大”?


結語:

這屆亞運會我被孫楊圈粉了,從“國旗墜地,要求重新升旗儀式”到“為國爭光,博到精疲力盡”,再到“男隊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看到了孫楊作為游泳隊隊長做了他所有能做的。最後我想說“孫楊,我們以你為傲,中國以你為傲”,願你後面幾天取得更好的成績!

對於孫楊賽後筋疲力盡的一幕,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SPN評球


孫楊就是中國游泳隊的菲爾普斯,這種為國爭過的隊員不應該被猜疑

一件頒獎服事件把孫楊推上了風口浪尖,我覺得真的簡單的事情不應該讓如此優秀的運動員被各種謾罵和譏諷,孫楊奪得首塊金牌時候的做法大家看在心裡,那可是全球直播讓主辦方重新放一次國歌重新升一次國旗。

這一次的4*200米接力賽,孫楊真的是拼了命的為國爭光。以至於上來的時候孫楊是被隊友架著走出去的,這種做法難道不是愛國。一件頒獎服就說明孫楊是為個人的利益了嗎,有些事情我們作為普通人不會明白,但是獎牌就是實打實的為國爭光。



儘管以微弱的差距遺憾只拿到亞軍,但是孫楊的做法讓國人欣慰。壓力在孫楊身上太大了他一個人同時參加多項比賽,而且休息時間嚴重不足,休息的環境也不夠好。無論怎麼樣寧澤濤事件不能再發生一次。

我覺得應該抱著寬鬆的心態去對待孫楊頒獎服的事情,做錯了就改。寧澤濤事件的案例放在哪裡供人參考,所以希望國人可以對孫楊多一些讚美少一些謾罵。


體育其實是把槍


首先為孫楊點贊,體育活動要的就是一股拼搏精神,結果是另外一回事!客觀的說,接力比賽中孫楊的確體力上受到了前面比賽的影響。200自是孫楊的主項,孫楊也拿了冠軍,實力上強於日本的第四棒,接棒時中國隊落後不到0.3秒,孫楊接棒後第一個50米就落後到最多出了2秒,雖然後面孫楊奮力追趕,終究無力迴天,最後落後0.28秒,就是說孫楊最後一棒沒有追回前面的落後!

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孫楊能成中國游泳的救世主,還得提高整體水平是正道!


陳光律師


看了比賽,感覺央視採訪有點不合時宜,運動員剛剛比賽完,正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卻要接受採訪,有的已經疲憊得說話都不利索了,尤其是後面還要比賽的運動員,建議把採訪時間放在休息室裡,等運動員卸會兒再進行。孫楊很棒,如果不是前面落後多了,完全可以奪金牌的


平凡男人53


央視最後主持人都按耐不住在流淚 本人懷疑中國對肯定在賽後出現了一些狀況 然後立馬鏡頭就切換到了擊劍賽場! 果不其然 孫楊累趴 但他是全場比賽最耀眼的大神,不是隊友落後太多 他定能拿下接力的冠軍。霸氣十足 雖敗猶榮 !


上境之髓


看過前面的報道,知道孫楊原本是不出戰4x200米自接力賽的,但因女隊的成績不理想,因為要擔當更多的責任,為了國家榮耀,才臨時出戰。

比賽中我們看到孫楊儘管疲憊之極,但依然竭盡全力,第四棒上他趕超了近2秒的時間。最後只差一點0.11秒,就逆襲成功了。

說實話,看到累壞了的孫楊和他的隊友,我非常心疼。他們盡全力了。雖敗猶榮!!!

面對這樣的孫楊,我們還能說別的什麼嗎?向英雄致敬!!!


歲月如歌yctcy


難道不應該嗎?中國體育培養機制不同,所有運動員從市隊,省隊,國家隊都是國家拿錢培養,難道不應該為了榮譽拼搏嗎?既然是應該的,那何必給個人貼上強有力和過度包裝的標籤。到底是媒體之過還是誰之過。媒體的報道總是誇大和用力過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