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巴彥淖爾市醫院首例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成功完成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的2%,而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區。外科手術是食管癌治療的首選方式,傳統的食管癌手術必須“開胸、開腹”或“開胸、開腹、開頸”,屬於外科創傷最大的手術之一,很多患者由於無法耐受,而選擇放棄手術。近日,巴彥淖爾市醫院腫瘤中心胸腹組順利完成全市首例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手術效果明顯優於傳統手術方式,創傷小,康復快,術後併發症風險大大降低,再次填補了我市微創技術的一項空白。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經能下地活動。

72歲的徐大爺近來飲食出現吞嚥困難的問題,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巴彥淖爾市醫院進行檢查。通過胃鏡檢查,確診為中段食管癌,為進一步治療住入巴彥淖爾市醫院腫瘤中心胸腹組。入院完善檢查後,經過腫瘤中心MTD(多學科)討論,對徐大爺病情的仔細分析評估,決定為徐大爺進行微創手術治療。

巴彥淖爾市醫院首例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成功完成

8月4日,胸腹組組長王佔英帶領團隊在河北省人民醫院專家的指導下,為徐大爺行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先予以左側臥位,在右胸壁做4個1cm切口,完成胸部食管的遊離和淋巴結的清掃;隨後患者轉換為平臥位後,在其腹部打4個小孔,送入腹腔鏡以遊離胃並製成管狀;切除癌變食管,清掃淋巴結後,在頸部將殘留食管與管狀胃進行吻合。由於食管周圍遍佈心、肺、氣管、主動脈、迷走神經、肝臟和脾臟等重要臟器組織、血管,因而對術者的要求極高,手術歷時5小時,順利完成。

巴彥淖爾市醫院首例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成功完成

據王佔英主任介紹,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以微創方式避免了傳統手術大切口才能完成的食管癌根治術的缺陷,由於胸、腹部沒有開放切口,呼吸時患者胸腹部肌肉運動未受影響,更有利於術後呼吸功能的恢復。其優點是對胸部和腹部臟器影響小,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後疼痛明顯減輕,術後康復快,大大降低了術後併發症風險,手術效果明顯優於傳統手術方式。

巴彥淖爾市醫院首例全胸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根治術成功完成

微創術後與傳統術後對比圖

文字:孟臻毓

運營:郝巧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