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教會孩子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

曾有人問,當媽後,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毫無疑問是

孩子發生意外

上個廁所都要百米衝刺的速度,就怕一不留神,孩子有個閃失。孩子上了幼兒園,當媽的更是一萬個不放心!

二寶上了幼兒園會不會成為受氣包?

奶奶沒接上他,會不會跟別人走了?

眼瞅著要入園了,今天,科長就跟大家好好說說孩子的安全問題:被欺負和被拐騙。

(如果有關於“孩子入園”的其他疑問,可以滑到文章底部,給科長留言。)

01萬一被欺負了怎麼辦?

我們先來分析孩子面對攻擊時做出的反應及可能的後果。

被攻擊不還手:

打人的孩子下次會繼續攻擊,而被打的孩子,當下次再被攻擊時,仍會選擇退讓。

被攻擊還手了:

反擊成功了的孩子,下次會繼續反擊,而打人的孩子下次會收斂、停止,或轉換攻擊目標;反擊未成功的孩子,下次會繼續被攻擊。

尋求外力協助:

在大人的介入下,打人的孩子下次會收斂、停止,或轉換攻擊目標。

➤ 入園前,教會孩子四點!

① 強化權利意識

孩子被打的時候選擇退讓,很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在哪裡。平時要告訴孩子:

玩具是你的,你可以不給別人玩。

身體是你的,不可以讓別人隨便碰。

教會孩子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

② 大聲說“我不要”

在日常,教會孩子說警告用語,教會孩子勇敢說“不”。

不可以!這是我的玩具!

你再搶,我就要生氣了!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看起來不那麼好惹。

③ 出手反擊,打不過就逃

當對方開始動手時,適時地出手反擊是可以的;當發現推不倒對方時,要趕緊迴避並向大人求助,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④ 學會一些交往“金句”

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是直覺行動性,看到喜歡的玩具,先是“我也要玩”,然後就動手拿。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

“謝謝!”“對不起!”

教會孩子禮貌用語,引導孩子禮貌交往,也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到集體中。

這三件事不要做!

○ 指責孩子。家長的指責,是在強化被打時的感受,加劇孩子的恐怖情緒;

○ 以暴制暴。不管三七二十一,替孩子出氣。孩子看在眼裡,會有樣學樣;

○ 忍氣吞聲。擔心表達太多老師會厭煩,就連忙表示不要緊。不僅沒有實質性解決衝突,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

科長叨叨:

入園後,發現孩子被欺負,家長在心疼、生氣的時候,要冷靜下來,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法。

02萬一被拐騙了怎麼辦?

2018年4月13日在東莞湧口幼兒園的“防拐騙演練”中,

136名僅有3名兒童未上當

對此,幼兒負責人表示:“我們經常會進行防拐騙教育,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孩子受騙。”

教會孩子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類似的話語在孩子耳邊說了不下100遍,可一進入實戰,就全線崩潰。

➤ 孩子為什麼轉頭就上當?

① 幼兒本來就很“健忘”

3歲前後,孩子用到的主要是機械記憶,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去機械地記住所接觸過的事情,這樣也就很容易忘記。

② 人販子騙術防不勝防

別怪孩子聽不進去,很多時候是人販子太精,運用多種多樣的騙術:

● 用東西進行誘惑。利用糖果、玩具、iPad哄騙,總有一樣能俘獲孩子的心;

● 利用孩子的善心。請孩子帶路或幫忙,拐走孩子;

● 冒充家長的朋友。

謊稱是熟人,孩子更易丟掉戒心;

● 給孩子貼上標籤。一旦被拒絕,就會用“你不是好孩子了”的話語誤導孩子;

● 強行將孩子抱走。更有猖獗的人販子威脅、恐嚇,甚至強行將孩子抱走。

➤ 如何教會孩子防拐騙?

① 把話說得足夠清楚

比如,我們口中的陌生人是誰?小朋友的家長?還是警察叔叔?孩子眼中的壞人是,長相恐怖/穿黑衣服的人,我們擔心的是,不認識/從未見過的人。

再比如,不讓孩子收陌生人的糖。那其他沒有被列舉的東西呢?事實上,不只是糖果,飲料、氣球、iPad等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要。

因此,我們要舉一反三,並向孩子發問:如果叔叔要帶你去看小狗狗,你會去嗎?

教會孩子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

國外網友用一隻狗成功拐騙走兒童

② 約定一個秘密“暗號”

有的人販子可能是熟人,有的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這時,之前和孩子約定的“暗號”就派上用場了。

“你爸爸有事,跟我走吧!”

“我們的暗號/安全密碼是什麼?”

孩子有了清晰的模板:只要對方沒說對,他都不願再相信!

教會孩子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

蔡少芬和兩孩子約定暗號

③ 有策略地“助人為樂”

讓孩子明白,大人要找大人幫忙,有困難要找警察叔叔,而不是向小孩子求助。

“我迷路了,你帶我去遊樂場好不好?”

“那邊有警察叔叔,你可以問問他。”

這樣的回答,既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又保護了孩子助人為樂的品格。

這五件事要注意!

○ 不要拿警察嚇唬孩子,警察很無辜;

○ 不要在書包、外套上貼孩子的名字;

○ 不在朋友圈暴露孩子的隱私信息;

○ 教會孩子使用電話報警求助;

○ 讓孩子記住家長的名字、電話號碼及家庭住址。

科長叨叨:

孩子入園在即,少不了危害萬千家庭幸福的人販子,而孩子戒備心弱,很容易被套路。

所以,平時要儘可能多地演練,讓人販子無機可乘。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防備意識,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做到用心、細心和當心~


【科學家庭育兒】

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