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一、東北礦產資源豐富,近10個礦種儲量居全國首位

東北現在已探明資源儲量豐富,有將近10種礦產都是居全國首位。現在已經探明儲量是84種,有60種有大中型的礦床存在,石油、金、鎳、菱鎂、鐵、錳、鉬、金剛石、石墨等礦產探明儲量佔全國首位,銅、鎂、石膏、鉛、錫、大理石等居全國前五。

東三省的鐵礦儲量是1240.6億噸,佔全國儲量的1/4,石油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油頁岩儲量211.4億噸,佔全國68%,煤炭669.1億噸,佔全國9%。

根據不完全統計,自建國以來,東北地區已經累計給國家提供了50億噸煤,現在東三省還有很多的資源型城市,為東北甚至是全國的經濟發展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2017年各省(區、市)地質勘查投入示意圖

我們可以看出,在2017年,黑龍江的地質勘探投入是8.69億元,居全國第四,其次是遼寧、吉林。

二、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建國初期,為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在中國“一五”計劃期間,承擔了國家的56個重點項目,遼寧省有24項,黑龍江有22項,吉林10項,投資也佔據了當時投資的近一半,堪稱新中國的工業搖籃。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三、功成名就的“老將”

“一將”:名副其實的“鋼都”——鞍鋼。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鞍鋼是中國十大鋼鐵之首,名副其實的“鋼都”,自1949年到2000年,鞍鋼累計生產鋼2.81億噸、鋼材1.84億噸,生鐵2.75億噸,累計繳稅68.55億元,還形成了老英雄孟泰、“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等一系列的模範人物。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

“二將”:“中國油荒終結者”——大慶油田。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中國最大的油田就是東北的大慶油田,從開始開發,大慶油田連續27年保持著5000萬噸以上的高產和穩產,提供了我國所需原油的一半。該油田的發現也結束了我國油慌的歷史,還湧現出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英雄人物。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鐵人”王進喜

“三將”:“印在人民幣上”的煤礦——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東北的產煤量達到了全國的一半,到了“一五”期間仍佔四分之一,最著名的就是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從1953年累計到現在採煤量達2億噸,素有“百里煤海”之稱。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四、當時依礦而生,如今桃李天下

1.東北大學(原東北工學院)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建立於1923年,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著名工科大學,國家“111計劃”和“卓越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2016年,在中國一流大學中排名26。

2.遼寧科技大學(原鞍山鋼鐵學院)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始建於1948年,1958年成立本科學院——鞍山鋼鐵學院,隸屬於原冶金工業部,是我國較早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2002年更名為鞍山科技大學,2006年更名為遼寧科技大學。

3.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吉林大學前身是長春地質學院,入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學校,是中國五大地質院校之一。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還擔任過校長,曾讓美國軍艦退後一百米的黃大年教授也是出自該校。

4.東北石油大學(原東北石油學院)

東三省:別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東北石油學院是於1960年在松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於2010年4月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還被譽為石油界的“黃埔軍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名總裁都畢業於此。

東北地區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巨大,雖然現在有一些油田、煤礦等礦產臨近枯竭,但是我們不會忘記東三省的礦業貢獻,也永遠不會忘了這裡的地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