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比亞迪外供電池開始接單了!聯手長安阻擊寧德時代

摘要:7月5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舉行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擬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受到媒體和業界的高度關注。業內揣測,長安汽車、比亞迪從競爭對手變身合作伙伴,聯手發力動力電池,即開啟阻擊寧德時代。

比亞迪外供電池開始接單了!聯手長安阻擊寧德時代

比亞迪外供電池開始接單了!

7月5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舉行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擬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受到媒體和業界的高度關注。業內揣測,長安汽車、比亞迪從競爭對手變身合作伙伴,聯手發力動力電池,即開啟阻擊寧德時代。

開放 從“競爭”走向“競合”

據悉,合資公司將落地重慶,規劃產能10GWh,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將充分利用並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生產、營銷方面的優勢,共同在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電池的產業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此次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合作不僅體現在動力電池領域,未來將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深入展開技術合作,基於雙方PHEV、EV技術優勢探索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並通過汽車智能化技術的突破,打造全新的人、車、科技一體化移動出行新空間。

此外,雙方還將圍繞電池回收再製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同時,長安汽車也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關係和資本紐帶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

比亞迪股份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此次成立全新合資公司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

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表示,比亞迪和長安汽車合資生產的電池產品,將在1-2年後搭載在汽車產品當中,未來會有更多合作產品會跟消費者見面。

作為曾經的競爭對手,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的合作也意味著新能源產業正在由“競爭”走向“競合”。長安汽車通過比亞迪在新能源電池方面的優勢,可以做大做強整車業務;比亞迪藉助長安汽車著手動力電池外銷,擴大動力電池市場份額。此次牽手對雙方而言將是1+1>2的“共贏之局”。

阻擊 動力電池戰場硝煙瀰漫

1995年,比亞迪以電池起家,在電池領域擁有24年的研發、生產、應用等豐富經驗及15年的動力電池研發經驗及與整車廠的無縫對接經驗。

在2016年之前,比亞迪一直穩坐國內動力電池首位,但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與能量密度掛鉤,公司前期主打的磷酸鐵鋰電池業務受影響以及採用自產自銷的運營模式,阻礙電池業務擴大市場份額腳步,導致被較早佈局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超越”。

居安思危,更要居危思變。去年比亞迪開啟動力電池對外開放的戰略,著手動力電池剝離工作,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會拆分完畢,2022-2023年完成獨立上市。

比亞迪外供電池開始接單了!聯手長安阻擊寧德時代

6月27日,比亞迪青海動力電池工廠正式下線,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2019年全部投產後年產能可達24GWh。若以比亞迪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唐”(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的電池為20KWh/輛計算,相當於可滿足120萬臺“唐”的電池需求。

同時,比亞迪宣佈2020年動力電池總產能將增至60GWh,高於寧德時代計劃的2020年電池總產能50GWh。

動力電池行業硝煙瀰漫,巨頭作戰時代已然開啟。日前,前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教授表示,未來奧迪在華生產的電動車,將會採用比亞迪或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就目前來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居首,但比亞迪已開放電池供銷體系,誰能更勝一籌還未成定局!

誠如王傳福所講,放眼全球,電動化也已經成為定局,各國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已經陸續發佈。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爆發,鋰產業將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