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專家答:光靠走路能獲得足量鍛鍊嗎?

專家答:光靠走路能獲得足量鍛鍊嗎?

credit: 圖蟲創意

人類需要鍛鍊,才能夠保持健康。鍛鍊能夠預防疾病和早逝,同時保持身體靈活。走路是一種輕鬆愉悅的鍛鍊形式。不過,光靠走路能夠獲得足量的鍛鍊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諮詢了五位專家。其中,四位專家說能,一位專家說不能。

不能:Jackson Fyfe,運動科學家

當然,走路勝過完全不鍛鍊。但若想獲得最大的健康益處,我們需要定期進行有氧運動(跑步、騎車、游泳等)和力量鍛鍊(舉重等)。對大多數人來說,光靠走路還不夠,應該結合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走路毫無益處,只不過它的鍛鍊效果不夠全面。

能:Carol Maher,理療醫師

鍛鍊身體能夠帶來許多重要的健康益處。以中等速度走路(5公里/時)能夠實現大部分益處,特別是連續走路10分鐘以上。當然,如果結合更高強度的鍛鍊(如快走、爬山),健康益處會更明顯。

能:Julie Netto,職業療法專家

走路能夠帶來許多益處,而且能夠根據個人情況輕鬆進行調整(步速、強度、距離等)。此外,採用越野行走杖能夠改變運動形式,使它不再侷限於下肢鍛鍊。如果圖方便,可以在跑步機上走路;如果想增加多樣性和挑戰性,可以爬坡、負重走路。證據顯示,走路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而且能夠緩解抑鬱症。此外,走路(特別是遛狗)有助於建立鄰里社交。

能:Kevin Netto,生物力學家

每天走路半小時,步速維持在4-6公里/時,這就夠了。走路具有長期益處,能夠預防慢性疾病。相較於其它鍛鍊形式,它的損傷風險更低。它無需特殊裝備,而且能夠和家人、朋友、寵物共同鍛鍊。在跑步機上走路已經足夠,但這未免太過無趣。你們可以組織“走路小組”,在晨間或傍晚共同鍛鍊。戶外鍛鍊存在汙染和氣候問題,因此可以選擇在購物中心等室內設施進行走路鍛鍊。

能:Tim Olds,健康科學教授

走路可以取得鍛鍊效果,但跑步會更快見效。以中等速度走路時,代謝率是靜息時的三倍;跑步和運動時,通常能夠達到七倍。無論任何年齡,走路和劇烈運動都能夠降低早逝的風險。但如果選擇走路,就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劇烈運動1分鐘相當於走路3.5分鐘。舉例而言:若想將死亡風險降低20%,你需要每天走路56分鐘或跑步16分鐘。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原作者:ALEXANDRA HANS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