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文丨阿麼

素材自中國教育研究 小石頭侃升學

澳洲Mirror 及網絡

如今,出國留學是很多家庭的選擇,有的像團長前幾天介紹的

成都超級學霸魏偉(>戳這裡看詳情)

一樣,大學申請,有的則是高中後大學前申請。實際上,不管什麼時候申請出國,孩子的準備工作都在小學甚至更早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那麼,各位家長朋友,你知道國外名校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嗎?

今年的申請季已經收尾,儘管有像魏偉這樣包攬全球6個頂尖名校offer的超級學霸,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更為普遍的現象:有人發現美國高校,尤其是美國頂尖名校,招收的中國留學生很少,而更多招收的是印度留學生!

此外,最近美國大學註冊和招生人員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調查研究發現,參與調查的250所美國院校中,中國本科申請者減少了25%,中國研究生申請者減少的比例達32%!

為什麼美國高校在減少招收中國留學生?一些“人氣很旺”的名校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可以看出,中國留學生年年減少的原因,與“歧視”無關。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耶魯大學:我們不收中國學生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表示,不收或者減少招收中國留學生,主要原因還是在學生自身!他說:

“思維方式那麼僵化、偏執,社會交往能力又那麼差,除了自己狹窄的專業就不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表達自己,讓我非常痛心。”

過去多年招收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後去學術市場找工作時,他們的表現大都不好。以2015年這些學生應聘教職工作為例,美國前30名金融系畢業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他們找到的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可是,這麼多中國博士生沒有一個被金融系排前15名的大學選中。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哈佛教授:更喜歡“咖喱味”的印度學生

實際上,哈佛大學減少招收中國留學生的理由也與耶魯差不多!

哈佛大學張伯庚(Julian Chang)教授表示,中國留學生更熱衷抱團,他們對於融入當地朋友圈缺乏興趣,這樣影響語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在他們走入外企職場後也會顯露出弊端。他說:

“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習慣,比如說他們在美國的企業裡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去看球,不跟大家一起吃飯、玩兒,那就很難加入領導圈。”

雖然印度人口音中帶有濃重的“咖喱味”,但他們從不憚於發聲;而中國學生說英文沒問題,但是要走到高層,用英文辯論,闡述觀點的時候就會顯出弱勢。

印度學生在一起,經常為了討論而討論,不惜時間和精力;中國學生更沉默謹慎,唯恐“禍從口出”,但這也意味著容易錯失良機。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只是出現在中國孩子身上。

你在培養“優秀的綿羊”嗎?

曾在耶魯執教的Deresiewicz教授,把一些精英學生形容為“優秀的綿羊”:

“他們聰明勤奮,似乎時刻都鬥志昂揚、精力充沛,但又總是感到焦慮、壓抑和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理想,他們只是在人云亦云的價值觀裹挾之下,盲目而又順從地向著一個方向前進:華爾街上的金融或諮詢公司……”

這些孩子,優秀卻沒有思想,知道如何成功,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能收穫最好的物質生活,卻也最容易陷入虛無之中。而這種窘境,源於我們很少引導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發問,也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從事“無用”的哲學思考。

這是現在全世界隨處可見的一種普遍現象,社會的壓力讓他們的父母選擇了增壓,但高強度的學業並沒有輔以足夠的軟實力教育,孩子們具備著過人的技能、高超的智力,但卻只有一顆空洞的心。

這些孩子沒有任何“思辨力”可言,離開書本幾乎是半個“廢人”,他們並沒有什麼夢想,也沒什麼目標,甚至都沒有多少能長久堅持的興趣,他們大都不熱衷於社交,除了大量時間用來學習,幾乎就是在手機、電腦和遊戲上消磨時間。

這樣的孩子,就是成績很好很聽話的“優秀的綿羊”。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中國人有天賦,又勤奮,

可是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

開始不愛招中國學生了?

無論是耶魯還是哈佛,這些美國頂尖高校更看重的是學生的思辨能力,而不是死板的考試成績!

關於這一點,之前魏偉在分享自己的經驗時也提到過:

本科四年我最大的進步在於心智的成長——開始不再人云亦云,形成批判性思維;開始敢於問為什麼,勇於展示自己,逐漸體悟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更重要的是,開始明白自己未來想要幹什麼樣的事、究竟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魏偉

與哈佛大學醫學院Tom Schwarz教授

而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更是直接指出了咱們中國孩子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他指出,這個問題並不是孩子長大後才出現的,而是與其從小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這不是種族歧視,因為他自己的也是中國人。

中國學生從小就被灌輸“聽話”“順從”等觀念,沒機會鍛鍊講話辯論。長大後即使想學習辯論、學習演講技巧,也很難改變從小被迫養成的“聽話不作聲”的習慣。

看到這裡,

團長覺得不管孩子是否會申請出國留學

這個觀點其實都不無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孩子

就是在以是否“聽爸媽的話”

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

然而這個標準真的合理嗎?

父母的話該怎麼說孩子才更願意聽呢?

孩子自己的話,父母又應該怎麼聽呢?

……

今天我們不妨就來聊聊『聽話』這件事

你只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曾經我們擔心,父母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此留下遺憾。但是在今天,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出發點來說,這是好事。

但一些父母也會在孩子的教育中走向另外一種極端,那便是過度參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

父母掌控孩子的每件小事,讓孩子進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引導孩子考入名牌大學,最後找到“好”工作。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在父母事無鉅細的照顧下,孩子常常對長者和權威者的言論習慣性地選擇認同、順從,成為“聽話的好孩子”。當然也有“不聽話”的孩子,他們會對父母的關心感到厭煩和抗拒,比如一篇小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吐槽媽媽的關懷: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

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QQ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週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她一天三頓給我做營養餐,逼我運動鍛鍊身體,讓我學這學那,批評我表揚我,時常吵鬧,偶爾溫馨……如果這些都是愛,那麼我也是愛她的。畢竟,世界上永遠會有“媽媽”這個物種,僅此一點,這個物種應該是值得我們這些媽媽的小孩憐惜的。

——《媽媽這個物種令我憐惜……》

不知道各位寶媽們有沒有從字裡行間看到自己平時的樣子呢?當孩子用“憐惜”來表達對媽媽的情感時,你的心裡是不是有些複雜?

耶魯:“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只因中國孩子太“聽話”?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作為過來人,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少走彎路,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或許忘了,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是成為自己的人,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壓制孩子的意志,最終會讓孩子在不同程度上丟失“自己”。

或許在要求孩子聽話的同時,父母也應該聽聽孩子的想法。

你聽到孩子說的話了嗎?

01

孩子需要消化的時間

前不久,一個視頻在微博熱傳:一個犯了錯的小女孩,面對媽媽的反覆質問追責,一邊哭一邊和媽媽據理力爭,雖然認錯了,可媽媽仍然不依不饒。

最後孩子不得不心碎地說,“我知道錯了!”、“請你們出去,我只是想靜一靜!”……

視頻時長14分鐘左右,下面是文字版:

向上滑動查看演講全文

正確的教育方式,是避免過度呵護

朱莉·利斯科特-海姆斯

我從沒想過做一個育兒專家,事實上,我本身對育兒也沒什麼興趣。只是因為當今有一種育兒方式,會把孩子搞得一團糟,阻礙他們個人特質的培養。而這種育兒方式,正大行其道。

我想說的是,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去擔心父母沒有足夠參與到孩子的人生、教育以及養育過程中,這理所當然。但如果走上另一個極端,也會有很多壞處,比如家長認為,孩子自己不可能成功,除非父母可以隨時保護和糾正,關注孩子的每件小事,掌控他們的每個細節,引導他們進入名牌大學,找到好工作。

當我們這樣養育孩子,其實是給了孩子一種清單式的童年。

清單式的生活,就是:

我們確保他們安全、健康、吃好、喝好,然後期望他們進入好學校,並且是好學校的好班級,在好學校好班級中還要取得好成績。並且不只是成績,還要拿高分,不只要好成績和高分,還要獲得榮譽和獎項,要參加運動、活動、還要有領導力。我們告訴孩子,不要只是參加社團,還要創建社團,因為大學喜歡這樣的學生。還要參加社區服務,因為要讓大學看到你會關心他人。

這些都是期望中的完美,我們期望孩子能做到完美,而我們自己卻從沒做到過。有這麼多要求,做父母的就得和每個老師溝通,和校長、教練、推薦人溝通,如此一來,我們更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秘書。

然後對孩子,視為珍寶的孩子,我們要花心思來督促、哄騙、暗示、幫忙、嘮叨、甚至討價還價,確保他們不會在頂尖大學申請這件事上搞砸,或者故步自封,或者毀了自己的未來。

那麼在清單式童年中長大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首先,他們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整個下午都沒有空閒,因為我們覺得任何事都要充實起來。就好像每一項作業、每個測驗、每個活動,都與我們為他們規劃好的未來成敗攸關。

我們不讓孩子做家務,甚至不讓他們有充足睡眠,只需要他們把清單上的事情做好。在清單式童年中,我們口頭上希望他們開心,但當他們放學回家,我們通常第一時間問的卻是作業和成績。孩子從我們臉上看到的,我們的認可,我們的愛,看到的他們的價值,卻是來自成績單上的 A。和他們走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像寵物展上的訓狗員一樣表揚他們,哄他們跳得再高一點,再遠一點,日復一日。

等上了高中,他們不會問,“我該對哪些課程,哪些活動感興趣呢?”他們只會去問輔導員,“我要怎麼做才能進入好大學?”然後,當他們拿到成績單,如果拿了幾個B,甚至是可怕的C,他們會狂躁的給朋友發短信,“有誰考這個分數進了好大學嗎?”

我們的孩子,無論高中畢業時結果怎樣,都被壓得喘不過氣,心理脆弱,精疲力竭。他們比實際年齡更老成,盼望著大人告訴他們,“你已經做得夠多了,小時候這麼努力已經足夠了。”他們現在卻在高分的焦慮 和沮喪中慢慢枯萎,有的孩子會想,這樣的人生最後究竟有沒有意義?

我們做父母的,當然認為這都有意義。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就像如果他們進不去我們期望的這幾所好大學,或者找不到好工作,他們就沒有未來。

或者,只是我們認為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或者只是貼在車屁股上的未來。就是這樣。

但如果你看看這件事的後果, 如果你有勇氣看的話, 你會發現這不只讓孩子認為他們的價值來自於成績和分數,更是在他們正在成長的意識裡, 我們傳遞了一個信號:“嘿,孩子,沒有我你什麼都幹不成。”

隨著我們的過度幫助,過度保護,過度指導和過度關懷,我們剝奪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機會,自我能效是人類心智的重要準則,遠比通過父母讚美建立起的自尊更重要。自我能效是當一個人看到自己的行動能產生成果而建立起來的,而不是父母代表他們做出的行動, 是他們自己的行動能產生結果。

簡而言之,如果孩子們要建立自我能效,就需要他們為自己的人生做更多思考、規劃、決定、 行動、期望、應對、試驗、犯錯、夢想以及體驗。

那是不是說,每個孩子都很努力,都很積極,都不需要對他們的人生有干涉和關心,我們應該退後,任其發展呢?當然不是。

當我們把成績、分數、榮譽和獎勵看做他們童年的奮鬥目標,當孩子去追求進入理想中的大學,找到理想的工作,這種對於成功的定義太過狹隘。

我們應該更少關注具體哪些名牌大學他們應該申請或進入,而更多關注他們的習慣、心態、技能、身心健康,有了這些,他們才能在哪兒都成功。 我們需要將重點放在打造一個能幫助他們為成功奠基的童年上,比如,愛,比如,做家務。

你沒聽錯,我是說的做家務。史上歷時最長的人類研究被稱作哈弗格蘭特研究。這項研究發現,“專業上的成功,取決於小時候做的雜活,越早開始越好”,這種挽起袖子開乾的心態代表著——可能有些不想做的工作,總要有人去完成它,這個人也可能就是我,我會盡力去改善整件事情。這就是在工作中獲得先機的東西。

在清單式童年中,我們不讓孩子做家裡的雜活,當他們長大進入職場,還在等待一個清單,但這個清單已不復存在。而他們已經缺乏動力和意識,不能挽起袖子去開幹,不能望向四周,並心想,我怎樣才能幫上同事們的忙?沒有能力去思考我怎樣才能提前一步預見到老闆的要求?

哈弗格蘭特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人生的幸福,來自於愛,不是對工作的愛,是對人的愛:我們的配偶,我們的夥伴,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家庭。所以我們要教孩子如何去愛,要愛別人,他們要先學會愛自己。想要他們愛自己,我們就要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

所以,請放下對成績和分數的痴迷吧。

當孩子們放學回家,當我們下班回家,不妨關掉電子設備,把手機放到一邊,看著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看到我們臉上洋溢的喜悅,就像第一次看到我們初生的孩子。

我們應該說,“你今天過得怎樣?今天有什麼高興的事嗎?”如果你的孩子回答,“午飯”。那就繼續問“今天的午飯哪裡比較棒?”我們要讓他們知道, 他們本身對我們很重要,而不是成績。

當然,你可能會想,家務和愛,這聽起來很好,但是得了吧。大學看的是好成績、榮譽和獎項。

的確,那些最有名的學校需要這些,可是,你不需要為了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一定去那些最有名的學校。幸福和成功的人們也會來自於公立學校,來自於沒人聽過的學院,來自於社區大學,來自於附近的學校甚至被退學。

如果我們眼光放開一些,願意看一些別的大學,拋開偏見,並且意識到孩子考不上頂尖大學並不是什麼世界末日。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不在嚴格的清單約束下長大,等他們進入大學,不管什麼大學,都是他們自主決定的,是他們自身渴望的,想要在那裡有一番作為。

我也有兩個孩子,Sawyer和Avery,他們都十來歲。必須坦白的是,一度,我對待Sawyer和Avery,就像對待盆栽一樣——

我想要小心的把他們修修剪剪,塑造成完美的人,完美到可以把他們送進最受歡迎的大學。但是,我在工作中接觸了幾千個別人家的孩子,我才意識到:我的孩子們不是盆栽, 他們是野花, 未知品種的野花——

我的工作是提供成長的環境,通過家務和愛,讓他們變得強大,愛他們,他們才會愛別人,接受愛。

我的工作不是把孩子變成我想要的樣子,而是支持他們做輝煌的自己。

各位爸爸媽媽,

請適當地放下對成績和分數的關注

在關懷的同時,別忘了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因為,比起“把孩子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父母更應該“支持孩子做輝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