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北海市兩大公園重新定位!升級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定稿了

北海市民普遍關心的中山公園、長青公園升級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終於定稿啦!

據瞭解,兩大公園升級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前期通過面向社會多次徵求市民意見,經兩次徵求市人大、市政協意見後,經市規委會、市常務會、有關部門反覆修改,最終由市委常委會審定通過。

北海市兩大公園重新定位!升級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定稿了

❒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從整體佈局到單體建築及周邊的建築,都具有中西文化風格相結合的特點。但中山公園原貌的文化主題不突出,雖名為“中山公園”,但園中幾乎沒有任何與孫中山有關的元素,缺乏主題性。此次修改,將中山公園定位為“人文與藝術的博物館”。在公園大門的設計中,根據市民徵集的老照片,融入北海特有的騎樓樓身與女兒牆等裝飾元素,重建展現北海與中山公園歷史文化的公園大門。

中山公園的細節方面,融合北海濱海城市海洋文化要素,打造設施構築風格,引領公園主題,強調生態質樸結合現代的風格,材質以石材、木材與不鏽鋼鋼板為主。海門廣場的提升設計,將粵劇表演引入廣場;北海一中(北京路校區)對面的三角綠地將利用現狀場地,改造成口袋公園,佈局運動場地,形成北京路綠道的公共驛站。

北海市兩大公園重新定位!升級改造項目的設計方案定稿了

❒ 長青公園 長青公園體現著北海的紅色歷史文化和公祭主題,但原貌的設計主題不突出,革命紀念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多數市民只將其當作休閒散步的公園。此次修改,將長青公園定位為“詩一般的紀念”。在公園大門的設計中,通過紅飄帶的語言,採用鏤空鋼板、和平鴿等元素,象徵經過革命的歷史長河,構築當今和平生活。

長青公園分為五個區域,包括紀念瞻仰區、休閒遊憩區、科普教育區、文體娛樂區、生態體驗區。在細節方面,英雄紀念碑打光主要用聚光燈模擬太陽光照集中碑身,重點打單色暖光,圍繞紀念碑地面使用數個泛光燈作為輔助光源;結合公園內的水體景觀,合理規劃公園的集水區,形成一系列匯水節點,通過生態邊溝、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人工溼地等海綿城市設計手法,打造環形水系,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雨水通過環形水系匯入公園原有湖體,在適宜位置建立雨水淨化回用系統,用於園區日常用水、道路澆灑、植物灌溉等。

相關鏈接

中山公園升級改造項目的園路工程、鋪裝工程、綠化工程、配套服務設施工程以及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等,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環評、水保、可研、初步設計方案的評審工作,並完成施工圖設計和預算控制價的編制。在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項目升級改造工作進展順利,中山公園項目進展計劃正按6月底發招標公告,7月底開工的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長青公園之園建工程、水體工程、綠化景觀工程、交通工程以及室外給、排水工程等已完成項目立項、環評、水保可研、方案初設的評審工作。

目前,長青公園停車樓已委託市規劃院設計,但方案尚未得出。相關部門正在儘快出具長青公園新的用地範圍,儘快辦理新的用地範圍土地證,以便辦理建設施工許可證。長青公園項目進展正按6月發招標公告,7月開工的時間節點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