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陸續有女生開始來月經。私下裡其他女生會偷偷地討論:

“啊誰誰誰已經來m了,我那天看到她拿著m巾去廁所的。”

“這你都能看到?不是放褲袋的嗎。”

“星期一穿校裙的哪裡有褲袋啊。”

“不過我媽說還是這種事還是別聲張比較好。”

“怪不得她也一直沒有跟我們講。”

……

後來又聽聞隔壁班一個女生的書包被男生偷偷翻開,拿出裡面的衛生巾。體育課下課後,這個女生回到課室,就看到一群男生壞笑著把攤開的衛生巾拋來拋去,一邊偷瞄她的反應,上面用水彩筆塗出的一灘紅色格外招眼。

消息很快在全級傳開,女生人人自危。已經來過初潮的,每次經期都千方百計把衛生巾藏好掖好,沒有的則祈禱暫時不要來,生怕這樣的尷尬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於是自然而然就養成了習慣,衛生巾要麼放包裡最內層,要麼用大一點的不透明收納袋好好地裝上。來月經的時候都儘量穿有口袋的褲子,這樣可以直接把衛生巾放到褲袋。如果剛好穿了裙子,那麼必須用不透明收納袋把衛生巾裝好,才可以用手拿著它去廁所。

而如果是去超市、小賣部買衛生巾,多半都會帶好書包或環保袋把衛生巾放進去。實在是情況緊急沒有書包,小賣部阿姨也會好心地拿黑色塑料袋來幫忙包好衛生巾。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身邊的女生都是這麼做的。我則地隨著大流,雖然我開始來月經的時候,“來m”已經不是值得被同學議論、捉弄或霸凌的事情。

這麼說來,都是女生需要用到的東西,衛生巾比起紙巾的地位實在是差遠了。

拿著紙巾上廁所不怕被人看見,但是拿著衛生巾上廁所就必須小心遮掩;到超市買紙巾可以自由自在地拎著,買衛生巾就好像氣短一截,必須要裝進袋子裡;所謂的PUA教男生約會的時候最好隨身帶兩包紙巾,這樣需要的時候很容易營造“細心體貼”的暖男形象,但是沒有建議男生隨身帶兩張衛生巾以方便女生的不時之需的。

因為紙巾可以擦嘴擦汗擦屁股,這三件事不論男女都有需求。

可是衛生巾只能在月經時用,這件事只有女生有需求。

更進一步來說,是因為經血被認為是不潔、髒汙的,是上不得檯面的、說不出口的,是隻能用“大姨媽”、“倒黴了”、“那個”來指代而不能直呼其名的。

於是連帶著衛生巾也遭了殃,必須跟月經一起被hush-hush(噤聲)。

我們抱怨肚子疼的時候,身邊的人關心說是不是因為“來那個了”,後半句總要低上八度,唯恐被別的什麼人聽到。

但是聽到又怎麼樣呢?頂多就是知道這個女生在來月經,就像成千上萬的女生也在來,就像更多的女生將要來一樣。

排卵後沒有受精,就會有月經——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道理大家也都懂,但這種“正常”似乎天然地不同於運動後就會出汗、喝水後就會排尿的“正常”。難道血液和子宮內膜的碎片就比汗液和尿液更骯髒?更見不得人?否則為什麼提到前者就得用上低八度的嗓門?

月經、汗液、尿液都是人體健康的信號,它們的正常與否,常常是用來判斷人體各個相關係統是否正常運轉的依據。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刨除各種汙名,它們都只是與身體運轉相關的生理現象,也應該僅僅代表這樣的意思。它值得我們的重視和了解,而非遮掩和羞恥。從這個角度講,月經揹負的汙名是莫須有的。

而在年輕女生這裡,月經有時意味著羞恥,有時卻又意味著特權。

捫心自問,身體有一點點不舒服,但是沒有大礙的時候,我們有沒有以來月經為藉口跟體育老師請過假?尤其是遇到男的體育老師的時候?

嗯,坦白從寬,我有。只是一次,但是的確為了逃避課前8圈操場跑,說過這樣的謊。那一次全班一大半的女生都舉手說請假,男性體育老師也就大手一揮,全都準了。

老師遇到這種情況也基本沒轍,甚至都也沒有想過,為什麼來月經就可以不跑步?來月經到底應不應跑步呢?對於健康女性來說,來月經就意味著一動不能動了嗎?

羞恥來源於汙名,“特權”來自於默許。

它們之間似乎有某種隱秘的聯繫。

在女性帶著衛生巾上廁所必須遮遮掩掩的時候,在大家默契地用低八度的聲音談論痛經時,我們其實就是在集體無意識地將男性隔絕在月經問題之外。

而汙名和默許,就是這種隔離的兩面。隔離意味著——在男生這裡,月經是女生的事情,他們不想了解,不方便了解,沒必要了解。

因為不想了解,所以不知道嘲笑某個不慎弄到褲子上有經血血跡的女生,就是在當月經汙名化的幫兇。因為不方便了解,所以睜隻眼閉隻眼,默許一大半的女生撒謊逃避體育鍛煉,讓這些女生獲得優於沒有撒謊的其他女生以及所有男生的“特權”。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因為沒必要了解,所以自古以來男性反對女性向上晉升的理由千千萬,總有一條叫做“女性的工作狀態會受生理期影響。”男性沒有相關的體驗,也不去嘗試瞭解,卻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所以在需要藉口的時候可以毫無障礙地搬出這套說辭。

其實只要稍作了解,就會明白,生理期的確會給女性帶來些許不適,但對於大多數健康女性來說,生理期的存在,並不會影響她們的工作質量,假思索地將生理期視作輕視女性工作水準的理由,實在是對認真工作的女性不太公平。

所以索性都不要吧,不要特權,也不要羞恥。讓月經只代表月經,讓它迴歸本身的生理意義。

我們曾經集體無意識地將月經汙名化,眼見著它成為每個女性的一點顧慮、一點羞恥、一點小心翼翼。那麼我們現在能不能集體有意識地改善這種局面?

要大大方方地攤開來談論,要毫無顧忌地帶著衛生巾去洗手間,要讓所有女性都知道,來月經沒什麼大不了,沒什麼要遮掩,也不應該被默許來換取所謂的“特權”。

所有默許自己退一步的事情,都不是真正的權利,它會讓你在想要追求進一步的時候,被綁住雙腳。

更重要的是,關於月經的教育和討論,要把所有男性都囊括進來。媽媽帶著小男孩去超市買東西,把衛生巾放進購物車的時候,就可以主動告訴孩子,女性為什麼需要用到衛生巾。學校進行性教育的時候,不必男女分開,讓男生女生各自了解異性在青春期需要面對的生理變化和挑戰——或許以後就會少一些女生抱怨男朋友只會說“多喝熱水”。

在將來,不會有女生因為月經初潮而被同學議論紛紛;隔壁班女孩的衛生巾被男生故意拋來拋去的事情不會在她的女兒身上重演;而所有人,無論男女,幫自己的女性朋友、親人買衛生巾時,就像買紙巾一樣順手。沒有人猶豫著,覺得徒手拎它回去似乎不太好。

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作者 | 維維安周

戳原文閱讀《我花了二十年才和胸部和解》

為什麼帶衛生巾上廁所,總要遮遮掩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