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

磨山遲家是煙臺龍口市響噹噹的室外桃源,位於龍口市東江街道南部山區深處。該村先民於明弘治年間從四川遷來,有五百多年曆史,因早年出產石磨而得名,是龍口最早種植果樹的村落。

上了歲數的人都記得早年農村各村一般都建有一座又高又大的房子,主要作用是用於村裡開大會用。

磨山遲家村的梨莊大屋,相當於磨山遲家的人民大會堂,人民公社的年代,每年幾百萬斤的長把梨在這裡包裝出口,文革時期各種的批鬥大會,毛澤東思想學習,憶苦思甜批林批孔和粉碎四人幫慶祝大會,都在這裡舉行。這裡見證了幾十年的歷史,留下幾十年前的歷史遺蹟。

改革開放後,梨莊大屋逐漸失去了作用。如今新農村的建設結束了他的存在,新建築將拔地而起。說實在,這些特殊年代的建築雖然年代不太久遠,但屬於歷史遺蹟。保護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築是對老村落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於磨山遲家這樣一座正在開發旅遊的省鄉村旅遊示範點,大房子的消失或多或少讓人感到一絲惋惜。

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


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
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
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一座承載著幾代老磨山遲家人記憶的大房子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