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能讓自己自律,卻不一定能讓他人同樣自律

能讓自己自律,卻不一定能讓他人同樣自律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全文 1298 字 | 建議閱讀 2 分鐘

文 | mickjoust

雖然,我會經常說開始行動,但實際上,我也知道要想讓一個人真的行動起來有多難。

俗話說,改變自己容易,改變別人很難。

對於自律來說尤其如此,這個行動只能靠自己來完成,別人並不能真的幫到你。

而能夠做到自律的人,也希望身邊的人也能做到自律,可現實是,別人可能根本不關心。

我們總有一種當自己學到一個好能力時,就希望別人也能儘快學到,這樣的願望是善意的,但可能別人的並不需要這樣的善意。

1

因為改變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我們自己能做到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別人不一定能真的做到,不強求理解,而是理解別人,找尋志同道合的人,更重要。

這年頭,我們都希望別人能多理解我們一點,但實際上,我們可能並不需要這麼多人理解。

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也並沒有什麼不好。

因為即便做了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可能換來的依然是誤解,嘲諷,輕蔑,難道不被理解就不活了?

有時,堅持多一點自律,自己理解自己,很重要。

當然,有人能和我們一起行動,並能理解我們,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現在,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加入一些小的社群,都會遇見那種能夠不用言語而理解的人,我們通常稱這樣的人為知己。

但,知己的數量是有限的,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不被理解的狀態中。

畢竟人是社會生物,需要不斷和人進行連接。

不過,人和人相處的時間長短並不能有效的衡量被理解的程度,所以,我們才倍加珍惜知己。

......

能讓自己自律,卻不一定能讓他人同樣自律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2

現在隨大流做行動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看看那些每天打開手機不停的刷著朋友圈的人,你就能知道別人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會毫不思考的做行動的人有多少了?

而且他們還取了一個很漂亮的名字,叫朋友推薦,或流行趨勢。

或許在生活中,隨大流的方式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可能想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簡單滿足,還想要精神上也能有所不同。

當然,這樣做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比如,不被理解。不想去相親的孩子,不被父母和親戚朋友理解;用自己覺得有效的辦法學習,卻被身邊的人嘲笑為不知道變通,不找捷徑......

而實際上,這些不被理解的人,可能採取了更好的行動,只不過他們人微言輕,影響不了太多人。

而那些想要別人理解自己的人,可能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像強迫孩子理解當父母很辛苦的行為。

說到底,本質都是頭腦想不清楚為什麼非得要行動,為什麼要按自己的想法行動而不被別人所影響?

思維上如果想不清楚,自然行動也就不會發生。

現在很多人都想獲得超人一般的自律能力,可實際上做的行動卻是,別人說自律很有效果,跟風去做,要是哪天不自律要是證明有效果,猜想他們可能又會去那樣做。

跟風行動,變成了現在最流行的行動原則。

能讓自己自律,卻不一定能讓他人同樣自律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3

特立獨行靠自己行動,雖然現在有很多人都在提,但是實際上做到的並不多。

因為這很容易招來不被理解,離群索居的孤僻形象,而人有時會害怕別人貼上這樣的負面標籤。

行動需要靠自己去完成,別人不能幫忙,而能理解別人為什麼不做行動,也很重要,更是一種能力。

要想獲得這種能力,需要的不是自己能做到,別人也一定能做到的壯志雄心,需要的是先做好自己,再看別人願不願意開始。

因為能夠獨立承擔痛苦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行動,為什麼不行動,其實很重要。

持續踐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不同意見。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